字词 | 柳永《玉蝴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柳永《玉蝴蝶》《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①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②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③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④ 难忘,文期酒会,几辜风月,屡变星霜。⑤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⑥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⑦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⑧ 【注释】 ①雨收云断:雨停天放晴。②宋玉悲凉:宋玉《九辩》首句云:“悲哉,秋之为气也”。③蘋花渐老: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④遣:使。⑤文期:与朋友约定在一定的日期做文章。辜:辜负。屡变星霜:几年过去了。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一年为一星霜。⑥潇湘:潇水和湘水,均在今湖南。参见注③。⑦难凭远信:音信无凭。空识归航:谢朓《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航,航船。⑧望:读作平声。义同仄声。 【译文】 放眼望去,雨收云断天放晴,凭依栏杆,四周静悄悄用目光送走秋光。傍晚的景物萧条空疏,不免触动宋玉伤秋之怀,意绪悲凉。水面风儿轻轻,蘋花渐渐老,月下露珠冷冷,梧桐黄叶飘飘。一切都使人情伤,故朋旧友今何在?只见一片烟水茫茫。多么令人难忘,相约的文期,预约的酒会,几番辜负了清风明月,不知不觉岁星走了几个周天,又降过几度秋霜。海空阔,山远遥,不知何处才是友人所在的潇湘?想那双双燕子,都难传远方的书信,指着暮色的穹天,空识了多少回天际的归航。黯然相望,在断鸿声里,久久伫立,直到夜色吞噬尽斜阳。 【集评】 清·许昂霄:“与《雪梅香》、《八声甘州》数首,蹊径仿佛”(《<词综>偶评》)。 近代·俞陛云:“‘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近代·陈匪石:“耆卿善使直笔、劲笔,一起即见此种作法,且全篇一气贯注。梅溪‘晚雨未摧宫树’一首及梦窗和作,虽色泽较浓,实皆学柳,乔曾劬谓‘足见南宋步柳之迹’是也。”(《宋词举》卷下) 【总案】 此首悲秋怀友。以悲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可以上溯到战国时宋玉的《九辩》。《九辩》云:“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羁旅行役,寒士最易悲秋,他们岂仅自悲身世而已!中国古代的文士十分注重彼此间的情感,他们在行旅途中往往思念起自己的故朋旧友,以至黯然神伤,无法排遣。蘋花老,月露冷,梧叶黄,一起环境的萧疏,已含悲意。“遣情伤”,直吐怀人胸情。烟水茫茫,海阔山遥,鸿声斜阳,进一步渲染,更是无限凄凉,虽为写景,情已在其中。至于运化前人诗句入词,如同己出,亦是此篇特色。其中上片“蘋花渐老”,下片“何处是潇湘”,都用了柳恽的《江南曲》,前后映带,意脉联贯不断,更是妙绝。 柳永《玉蝴蝶》《玉蝴蝶》·柳永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是一首抒写秋天雨后思念故人的慢词。上片由眼前的秋景引发到对故人的思念;下片由对故人的回忆抒写到眼前的伫望。首尾回环,融为一体。 词人在上片先摄取了一系列富有秋景特色的镜头:雨后秋光,萧疏晚景,风轻苹老,露冷梧黄,极力渲染出一个气象悲凉衰飒的境界。又以“望”、“凭”、“动”几个动词统领秋景,点出他这位以宋玉自比的词人是这一切秋景的目睹者和感应者。 下片用“难忘”二字紧承上片的末句,将对故人的想望自然紧凑地过渡到对故人的忆念。“孤”是本字,后来通用作“辜”; “风月”,特指男女情事;“星霜”,指岁星(木星)的移动和气候的转凉。这儿举秋以概括四季。 柳永是以善写四时的不同景色见长的,而以秋景写得最多也最好,关键在于他能把凄清秋景的特征与个人的内心悲思、真挚深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形象鲜明,感人至深,此调可为明证。他特别注意词章结构的谨严绵密,连贯统一,做到铺叙曲折委婉,脉络井然有序,“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勾勒提掇,有千钧之力”(周济《宋四家词选》)。这虽是柳永慢词的一般特点,而在这首中尤有突出的表现。此外,本词善于融化前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此时此地的心境,音节之流亮悦耳、对仗之自然天成、语言之形象洗炼“明白而家常”,都充分说明他不愧是一位“才子词人”。 柳永《玉蝴蝶》柳永《玉蝴蝶》柳 永
柳 永 望处雨收云断①,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②。 水风轻、蘋花渐老③,月露冷、梧叶飘黄④。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⑤,几辜风月⑥,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⑦。念双燕⑧、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⑨。黯相望。断鸿声里⑩,立尽斜阳。 注释 ①雨收云断:雨停天晴。②宋玉悲凉:宋玉曾作《九辩》抒发悲秋之思。这里用来比况自己的心境。③“水风轻”句:水面风轻,蘋花衰落。 蘋,一种水草。④梧叶飘黄:立秋时梧桐开始落叶,是诗词中描写秋天的常用意象。⑤文期酒会:指与诗朋酒友欢晤聚会。⑥风月:清风明月,借指良辰美景。⑦潇湘:潇水和湘水,代指湖南。这里指故人所居之处。⑧双燕:代指传递书信的使者,古代有雁足传书的记载。⑨归航:归舟。⑩断鸿:失群的孤雁。 仿郭熙山水图(局部) 【明】佚名 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藏 鉴赏 柳永早年曾到湘中,这首词就是秋景中独立凭栏怅望,怀念湘中故人之作。此处“故人”,有作“友人”,有作“情人”,似在两可之间。 开篇以“望”字引领所见秋景,通过萧条寂寥之景和宋玉悲秋的典故来衬托自己凄凉的心情。“蘋花”之“老”、“月露”之“冷”、“梧叶”之“飘黄”,正是这种秋气萧索、内心悲凉的表现。柳永善于化用前人名句人词,这里的“水风”句化用了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之意,“月露”句化用了南朝宋谢庄《月赋》“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之意。接下来,“遣情伤。故人何在”道出了作者悲秋的原因,也是这首词抒发情感的主题。同时它结构上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阕的回忆往事和进一步抒发思念之情作了铺垫。 下阕回忆往事,抒写离情别绪。“难忘”一词,将思绪一下子从眼前引到了过去,用回忆中的诗朋酒侣秦楼欢宴之乐来反衬现实中的孤单寂寥。“几辜风月”以下四句是感慨之语,又将回忆拉回了现实。风花雪月般的良辰美景,转眼之间又是星孤霜寒,这种况味较酒醒后“杨柳岸、晓风残月”更多了几许悲凉。“海阔山遥”以下数句,是以爱情之语来写朋友之谊,可见作者和故人之间的深情厚意。“潇湘”系娥皇、女英悼舜之地,“双燕”古代指情书信使,“空识归航”则借用了南朝齐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的诗句和化用了唐温庭筠《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诗意。 故此,有人又把此词解读为怀念恋人之作。结句用“断鸿”比喻自己远离故友的失群之悲,“立尽斜阳”的“尽”字写出了作者伫立之久、思念之深,把这种情愁推向了极致。 全词直笔而写,又能曲尽其意。由于起承转合之得当,使得抒情和写景、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形成了一个整体。“开口‘望处’二字,直贯‘立尽斜阳’。‘雨收云断’,是‘目’之所以能‘送’。‘凭阑悄悄’,‘目送’时神味,亦即‘立尽’之根。‘秋光’叫起下四句。”(陈匪石《宋词举》)结句“黯相望”以景结情,既照应了篇首,又给人以无穷意味,抒发了无尽情思。(李飞跃) 集评 俞陛云:“‘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唐圭璋:“此首‘望处’两字,统撮全篇。起言凭阑远望,‘悄悄’二字,已含悲意。‘晚景’二句,虚写晚景足悲。‘水风’两对句,实写萍老、梧黄之景。‘遣情伤’三句,乃折到怀人之感。下片,极写心中之抑郁。‘难忘’两句,回忆当年之乐。‘几孤’句,言文酒之疏。‘屡变’句,言经历之久。‘海阔’两句,言隔离之远。‘念双燕’两句,言思念之切。末句,与篇首相应。‘立尽斜阳’,伫立之久可知,羁愁之深可知。”(《唐宋词简释》) 链接 《玉蝴蝶》词牌。有小令和长调两体。小令始自温庭筠的词作,双调,四十一字或四十二字,平韵;长调始于柳永,双调,九十九字(也有九十八字者),平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