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于鼎 ☚ 取巧图便 人心无尽 ☛ 染指于鼎rǎnzhǐyúdǐnɡ《左传·宣公四年》载:楚人送给郑灵公一只大甲鱼,郑灵公让大夫们一起分享,“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染指:用手指蘸鼎中的甲鱼羹。尝:尝味道。后以“染指于鼎”指沾取非分利益。 染指于鼎rǎn zhǐ yú dǐng❶ 原指把手指放到鼎中蘸点肉汤尝尝味道。《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子公)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❷ 后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与好处。也作“染指羹鼎”。 染指于鼎rǎnzhǐyúdǐng〔述补〕 鼎,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用手指在鼎中蘸一下,品尝滋味。后比喻攫取非分的利益。《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尝之而出。” △ 贬义。多用于描写谋篡作恶。 【近义】染指垂涎 馋涎欲滴 垂涎三尺 〖反义〗不忮不求。 也作“染指羹鼎”。 染指于鼎rǎn zhǐ yú dǐng鼎:古代炊器,相当于锅。即用手指蘸鼎内的羹尝。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左传·宣公四年》:“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