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枣 枣短篇小说集。废名(冯文炳)著。1931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收《小五放牛》、《枣》等短篇小说8篇。 ☚ 莎菲的爱 灰色眼镜 ☛ 枣 枣zǎo此指枣树的果实。通称枣子、红枣。《豳风·七月》六章: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获,收。稻,水稻。毛《传》: “剥,击也。”孔《疏》:“枣当剥击取之。”《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大曰枣。小曰棘。棘,酸枣也。”〔集解〕:“枣木赤心有刺。四月生小叶,尖觥光泽。五月开小花,白色微青。其类甚繁。” ☚ 苕 郁 ☛ 枣读音z·ao(ˇ),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子皓切,上,皓韵。 上一条: 蚤 下一条: 棗 枣〔zao〕 bid neb. ![]() ![]() 枣棗zǎo❶枣树,落叶乔木,枝上有刺。果实叫枣儿,味甜,可以吃,也可以做药材。 枣棗❶枣树,落叶乔木,幼枝上有刺,夏初开花,果实可食。木材坚硬,供雕刻、制家具等用:~子︱~泥︱~树︱~木︱红~︱乌~︱甜~︱酸~︱脆~︱蜜~︱醉~︱囫(hu)囵(lun)吞~。 枣zǎo❶ 枣树,落叶乔木,枝有刺,果实为长圆形,多为暗红色核果,味甜。 枣zao枣茶 枣树 枣红 枣泥 枣子 枣zǎo(~儿)枣子:也有~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五四·1280)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棗 棗 zǎo 亦稱“大棗”、“紅棗”。鼠李科植物棗的成熟果實。略呈卵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暗紅色,帶光澤,主治胃虚食少,脾胃不和,脾虚便溏,心悸怔忡。始載於先秦典籍。《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牝〕痔》:“未有巢者,煮一斗棗,一斗膏,以爲四斗汁,置盤中而踞之,其蟲出。”《神農本草經·上經·大棗》:“味甘平。主心腹邪氣,少津液,身中不足。”明·李梴《醫學入門·果部·大棗》:“入藥用紅棗,蒸去皮核。” 枣【同义】总目录 枣羊角龙骨鸡心木蜜圣花儿百益红良枣 枣棗zǎo枣树。《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荫于街者莫有援也。”也指枣子,枣树的果实。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柿之类。” 枣*棗zaoD4E6 果实名 果实名栗子:栗(霜栗;锥~) 河东饭 ☚ 果的各部分 水果 ☛ 枣jujube鼠李科枣属的多年生落叶果树,小乔木。又名红枣、大枣、中国枣。学名 Zizyphus jujuba Mill。 枣 树 的 枝 生长习性 枣树寿命长, 一般为70~80年。中国一些枣产区保存有数百年和千年以上的古老枣树, 至今仍然结果。如山东省庆云县后张乡周尹村的一株躺枣,估计树龄1 300年以上, 现常年结果50~100千克;陕西省清涧县老舍古乡王宿里村的一株木枣, 估计树龄900年内外, 仍每年结果。枣根生长力强,水平根较发达,超过冠径3~6倍, 以深15~40厘米土层内最多,并易发生根蘖; 垂直根生长较弱。枣枝条每节叶腋间有主芽(正芽或冬芽)和副芽(夏芽)。主芽着生在枣头、枣股的顶端或侧生在枣头一次枝和二次枝的叶腋间,当年多不萌发,第二年萌发为枣股或新枣头,也有时不萌发而成隐芽, 这种隐芽寿命长达30年之久; 副芽着生在一次枝和二次枝的节部, 只能萌发二次枝、三次枝或枣吊, 当年萌发, 不能越冬。枣枝分枣头、枣股和枣吊。枣头,枣股均由主芽萌发而成, 但枣头的二次枝由副芽萌发而成, 是枣股主要着生枝类; 枣吊是枣树的结果枝, 由枣股和枣头基部的副芽萌发生长而成, 一般10~18节, 以中部节的叶面积最大, 坐果最多(见图)。 结果习性 枣树结果早,栽植当年即可开花结果。结果主要靠枣股,枣股是枣树特有的短缩结果母枝,年生长量很小,仅0.2厘米左右, 一旦形成, 每年在其上抽生枣吊,开花结果, 一般3~5年生的枣股结实力强;一枣股着生3~5条枣吊, 过弱的仅1~2条。在枣吊的每个叶腋间都有一个花序, 一般有花8朵左右, 多可达12朵左右, 15厘米长的枣吊平均有40~80朵花, 一般一枣吊结1~4果。枣开花期长, 约2~3个月, 只要条件适宜, 各期花朵都能结果, 但后开的结果差, 枣开花量大, 落花落果量也大, 如山东乐陵金丝小枣的坐果率为0.42~1.60%。 物候期 枣树萌芽、开花较其他落叶果树为晚。在华北地区, 一般在4月下旬萌芽, 5月下旬开花, 8月下旬果实着色, 9月下旬果实成熟, 生长期175天左右。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枣对温度适应范围广, 既耐热, 又耐寒, 生长期可耐40℃的高温, 休眠期可耐-35℃的低温。一般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北系枣为9~14℃,南系枣为15℃以上。不同物候期对温度要求不一:一般春季日平均温度达13~16℃开始萌芽,17℃以上开始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 20℃以上开始开花,22~25℃进入盛花期, 24~25℃利于花粉发芽, 坐果则以22~25℃为宜; 果实成熟期适温为18~22℃, 根系生长要求土壤温度7.2℃以上, 22~25℃达生长高峰。 枣对降水量有较广的适应范围。在浙江、安徽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的地方, 广东1500毫米以上的地方, 枣也能正常生长; 在甘肃年降水量200~300毫米的产区以及华北一带400~600毫米的产区, 枣都生长良好。枣树花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 如金丝小枣花粉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时, 花粉发芽率仅8.5%, 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 利于授粉、受精;果实成熟期需要较低的空气湿度。若连续降雨,影响果实发育和糖分积累,会引起裂果、烂果,导致减产。 枣是喜光树种。栽植过密, 影响发枝, 枣头、枣吊生长不良, 结果少。就光照而言, 枣宜栽于山地阳坡、半阳坡。 枣对土壤适应范围广。除重粘土外, 不论是砾质土, 沙质土、壤土、粘壤上或粘土, 以及酸性土或碱性上, 都能适应; 高山、丘陵、平原均可栽植。一般在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上生长健壮, 产量高; 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5.5~8.4。枣抗盐力亦较强,一般在总盐量低于0.2~0.3%的土壤上表现正常。 主要品种 中国枣品种约有500个以上, 有大枣类和小枣类。 大枣类 果较大,平均重8克以上,树势强健,适应性较强, 树冠较大,叶色较深。品种有❶赞皇大枣。产河北赞皇,鲜食制干兼用品种。发育枝延伸力强,分枝性差,树冠较稀。果大而整齐, 长圆形,平均重15~17克; 果皮较厚, 暗红色; 果肉致密,汁少, 干制率47%。耐瘠耐旱, 早果丰产, 自花结实力差, 赞皇产区多配植斑枣作授粉树。 ❷阜平大枣。又名婆枣。产河北阜平。干性强,分枝力差, 果枝短, 坐果稳定,丰产。果中大, 长圆形或圆柱形, 平均重10~14克; 果皮深红色,果肉厚, 汁少, 含可溶性固形物26%左右,干制率53.1%。9月下旬成熟。宜干制,亦可作乌枣和蜜枣。耐旱、耐瘠、耐盐碱力均强, 成熟期遇雨易裂果。 ❸骏枣。主产山西交城。树势强,发枝力中等,较丰产, 但不很稳定。果大, 圆柱形或倒卵形, 平均重22.3克;果皮薄, 深红色, 肉厚质脆, 含糖量28.7%,鲜食、制干皆可, 干制率40%。9月中、下旬成熟。抗寒、抗旱、耐涝。 ❹梨枣。又名大铃枣、脆枣。产山东北部, 与山西梨枣同名异物, 二者均有结果早,丰产稳定特点。不同是山东梨枣果较小, 平均重15~20克; 山西梨枣果较大, 重约30克。另,前者花粉败育,后者花粉正常。二者皆是早熟鲜食良种。 ❺灰枣。产河南新郑、郑州、中牟一带。树势较弱, 丰产。果中大,长椭圆形,平均重10.2克; 果皮中厚, 棕红色; 果肉致密, 汁少, 含糖量30%左右, 干制率43%。鲜食制干兼用, 9月中下旬成熟。抗旱性较差。 ❻晋枣。产陕西彬县、长武县。树势强, 枝粗硬, 枣股寿命长,产量高, 但不稳定。果极大, 圆筒形或长卵形, 平均重34克, 最大达60~70克, 大小不整齐; 果皮薄, 红棕色; 果肉脆嫩, 致密多汁, 含糖量28%, 干制率35%左右。鲜食制干兼用, 9月下旬成熟,对风土适应性强,但较不耐瘠薄,喜肥水。 ❼义乌大枣。产浙江义乌、兰溪、东阳一带。树势中等, 干性较强, 发枝力中等,自花结实力低, 混栽马枣授粉, 丰产。果大,长圆形,平均重15.4克,赭红色,皮薄肉厚, 质地疏松, 汁少, 吸糖透匀, 为加工蜜枣的优良品种。在义乌8月中旬进入白熟期采收加工。 ❽灌阳长枣。又名牛奶枣。产广西灌阳、金县、临桂等地。树势较强, 花量大, 坐果多, 每枣吊平均坐果2个, 产量高。果实较大, 长圆柱形, 平均重14.3克; 肉质细脆, 含糖量27.9%, 核很小, 主要加工蜜枣,亦可供鲜食和晒制干枣。8月中旬至9月上旬转红成熟。成熟期遇雨易裂果。 ❾冬枣。又名冻枣、苹果枣。产山东北部, 河北沧州、故城, 数量较少。树势较弱, 树姿开张。果中大,近圆形稍扁,阳面有红晕, 外观美, 大小整齐, 平均重12.8克, 皮薄而脆, 肉较厚, 质细嫩, 甜而微酸, 鲜食极佳。10月上中旬成熟。 小枣类 果较小,平均重5克左右。树势偏弱,树冠较小, 叶色较浅。品种有: ❶金丝小枣。主产山东乐陵、河北沧县和献县。树势偏弱, 树冠较小,花量多, 内膛结果较好, 丰产。果椭圆形或倒卵形, 平均重4~6克; 果皮薄, 鲜红色; 果肉致密细脆, 含糖量34~38%, 适于干制, 干制率55~58%, 为干制红枣的最好品种。9月中下旬成熟。耐盐碱,在pH8.4、总盐量达0.3%的盐碱地上, 生长结果正常,但成熟遇雨易裂果。 ❷无核小枣。又名空心枣。主产山东乐陵和河北沧县一带, 多零星栽植。发枝力较弱,树冠稀疏,其他特性与金丝小枣极为相似。果长圆形,平均重4.6克, 红色; 皮薄, 肉细,汁少,核软化。9月中旬成熟。适于鲜食、制干。喜肥水, 成熟遇雨易裂果。 ❸马莲小枣。产河北枣强县。枣吊较长, 坐果率较高, 每枣吊坐果2~3个, 较丰产, 适应性强, 耐涝。平均果重4.4~8.3克, 鲜食制干皆宜。 ❹鸡心枣。又名新郑小枣。主产河南新郑。抗逆性强, 丰产稳产。果实平均重4.9克,肉致密,汁多, 适于制干, 干制率55%左右。 ❺稷山板枣。主产山西稷山、襄汾。树势较强, 结果早, 丰产。果中大, 倒卵形, 平均重8.9克,果皮黑红色,果肉厚, 含糖量33.7%。9月中下旬成熟, 适于鲜食、制干。不耐盐碱, 喜沃土。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 常用嫁接和分株繁殖。砧木多用自根砧和酸枣(Z.spinosus Ha),也有用铜钱树(Paliurus hem-sleyana Rehd.) 作砧木的。铜钱树为鼠李科马甲子属的落叶大乔木, 适应性强, 繁殖容易, 生长快, 根系发达,抗病虫害, 嫁接枣树成活率达80%以上。但不抗寒, 可用于长江以南雨量充沛的地区。嫁接以带木质部芽接, 插皮舌接和切接, 操作方便,成活率高。芽接以5月至8月为宜, 枝接4月至9月均可进行。建园 枣的栽植以宽行密株栽植为主, 一般行距6~8米(枣粮间作时, 行距12~20米),株距3~5米,并依地势、土壤、品种以及气象因子等适当变动。栽植时期春、秋两季皆可,但冬季严寒,1月气温低于-8℃的地区宜春栽。栽植时要配置授粉品种, 授粉树行数应不少于主栽品种的1/4。 施肥和灌水 基肥用圈肥、绿肥、人粪尿等, 应于枣果采收后及时施入, 用放射沟施或全园沟施; 追肥用速效氮肥和磷肥, 全年可施用3~5次。枣树发芽期、开花期、幼果期干旱浇水, 低洼地注意雨季排水。整形修剪 枣树以疏层形和开心形透光好, 产量高。但应注意栽植后幼树的定干高度,纯枣园干高1~1.2米,枣粮间作干高1.2~1.4米。枣树修剪要冬夏结合, 冬剪在萌芽前进行, 主要是: ❶清除主、侧枝基部的直立枝和树冠顶部的直立枝; ❷疏除长度不足30厘米、无力抽生二次枝或抽生极弱二次枝的枣头; ❸通过选留、刻芽和回缩等方法更新结果枝组。随树龄增长修剪量应加重, 要冬夏剪并重。 夏剪一般在发芽后到枣头停长前进行, 主要是疏枝和摘心, 一般剪去枣头的1/3。使全树生长均衡,中等健壮, 通风透光。 老弱树主要是更新修剪, 依更新的轻、中、重分别回缩骨干枝全长的1/3、1/2和2/3, 促发新梢。 枣粮间作 中国枣树栽培,都有枣粮间作的习惯,但应避开枣、粮之间需肥需水矛盾, 达到枣粮双丰收。各地经验证明专营枣园以间作花生、豆类、油菜较为有利。 保花保果 枣树落花落果严重, 为提高产量, 除满足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等生态条件外, 还可采取一些保花保果措施: ❶环状剥皮, 亦称开甲。一般在6月上旬于主干基部环剥宽0.3~0.6厘米, 提高坐果显著。 ❷花期喷水。在盛花期的傍晚或早晨, 喷水2~3次, 明显提高坐果率。 ❸花期放蜂。 ❹花期喷布赤霉素(10~15ppm)、硼砂等均有较好效果。 采收 由于用途不同,采收期可分白熟、脆熟、完熟3个时期。采收可用乙烯利催落、人工摇落或机械震落等方法。树下铺布单, 防止果实损伤。 病虫害防治 ❶枣步曲。又名枣尺蠖。幼虫食害嫩芽、叶片及花蕾,常使枣树大幅度减产以至无收。秋冬翻刨枣园拾蛹,树干缠塑料薄膜阻止雌蛾上树产卵,喷药杀幼虫。 ❷枣粘虫。又名枣实蛾。幼虫食害叶片和果实。冬季刮树皮灭冬蛹, 诱杀成虫,幼虫期喷药。 ❸枣疯病。是枣树毁灭性病害。除及时除病枝、刨病树外, 注意选育抗病品种。此外, 对枣树其他病虫害如刺蛾类、桃小食心虫, 象甲类、叶壁虱、介壳虫及枣锈病等, 也应积极防治。 经济价值 枣营养丰富,100克鲜枣果内含维生素C400~600毫克,维生素P3.358毫克, 蛋白质1.2%,脂肪0.2%,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枣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成乌枣、蜜枣、醉枣、枣酒、枣泥、枣糕; 并可制干枣, 耐贮运。枣还是重要中药, 有润心肺, 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的功效; 果肉中含有降血压的有效成分卢丁。枣花含蜜多, 是主要蜜源植物。木质坚硬, 纹理细致, 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原料。龙须枣(Z.jujube var. tortuosa Hort.) 树姿优美, 可供观赏。 枣common jujube;Chinese dateZizyphusjujuba,别名枣树、大枣、红枣。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染色体数2n= 24,36,40,48,60,72,96。枣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栽培历史约在3000年以上,《诗经·豳风》即记载“八月剥枣。”元代柳贯所著《打枣谱》已记载枣品种73个。 枣common jujube,Chinese dateZiziphus jujuba Mill.,鼠李科,枣属。落叶小乔木。枣是中国栽培历史悠久的特产果树。主产于山西、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浙江等省。叶长卵形,基部偏斜,有三出脉。枣头生长力强,节间较长,托刺发达;枣吊一般较短,深秋脱落。花2~3朵簇生叶腋内,花小,黄绿色。果实大小及形状因品种而异;多为深红色;肉厚核小,味甜。2n=24,48,96。用根蘖分株或嫁接繁殖。有变种多个,中国各地多有栽培,品种很多。果实可鲜食,主要供制干果品,并可入药。 枣 枣林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新疆重要果品,部分地区种植。目前,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巴音郭楞、吐鲁番、哈密等地州。2002年,全疆枣种植面积18836公顷,产量12132吨。其中:阿克苏地区种植面积3460公顷,产量2641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种植面积3331公顷,产量189吨;吐鲁番地区种植面积2346公顷,产量214吨;哈密地区种植面积2309公顷,产量1736吨。在枣的家族中,哈密大枣的品质当为上乘。 枣 枣zaoZizyphus jujuba鼠李科。落叶小乔木。小枝呈之字形弯曲。托叶成刺,长刺直伸,短刺钩曲,栽培品种的刺不发达。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6厘米,边缘有细锯齿,基生三出脉。花小,两性,黄绿色,2~3朵簇生叶腋。萼片5,较大。花瓣5,条形,和雄蕊5枚对生。子房上位,2室,每室有1胚珠。核果小,长圆柱形,红褐色,核两端尖,仅1种子(另一不育)。我国特产,产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和内蒙古。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为我国主要果树和木本粮食树种,已有两千多年栽培历史。深根性,喜光,喜较干冷气候及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碱性或中性沙壤土。果味甜,富含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制蜜饯或果脯、酿酒,入药为强壮剂; 木材坚重,纹理细致,供制木梳和雕刻用; 花期长,为优良蜜源植物。 ☚ 鹅掌楸 紫椴 ☛ 枣 枣Zao鼠李科。落叶乔木。小枝呈之字形弯曲。托叶成刺,一直一弯。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基生三出脉。花小,两性,黄绿色,2—3朵腋生。萼片5,较大;花瓣5,线形,和5枚雄蕊对生。子房上位,2室,每室1胚珠。核果长圆形,红褐色,核两端尖,仅1种子(另一不育)。我国特产,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和内蒙古。各地栽培。为我国主要果树和木本粮食树种,已有两千多年栽培历史。果味甜,富含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制蜜饯或果脯、也可酿酒,还可入药,为强壮剂;木材坚重,纹理细致,供制木梳和雕刻用;花期长,为优良蜜源植物。 ☚ 凤仙花 酸枣 ☛ 枣棗zǎo枣树,落叶乔木,果甜可吃。 枣zǎo《本草纲目》果部第29卷枣(656)。药名。为鼠李科植物枣(《诗经》)Ziziphus jujuba Mill.var.inermis (Bge.) Rehd.,参见“大枣”、 “生枣”等条。 枣 枣鼠李科。落叶小乔木,有刺。单叶互生。花黄绿色。花盘大,多蜜腺。核果长圆形,紫红色。甘肃分布较广。集中产区在宁县、临泽、张掖、永靖、安宁、西固、红古、镇原、灵台、泾川、敦煌、环县、正宁、庆阳、崇信、平凉、景泰、靖远、白银、高台、民勤、嘉峪关等县市、区。甘肃枣的生产以地方品种为主。其中临泽小枣、临泽大枣、敦煌大枣、鸣山大枣、晋枣、小口枣、民勤圆枣、民勤小枣、兰州红枣、靖远大枣、康县木枣等品种栽培较多。全省常年产量1 000多万斤。1985年产量1 325.28万斤,其中宁县枣产量最多达324.02万斤。1995年,全省枣园面积为6.4万亩, 总产量为2 568. 38万斤。 ☚ 杏 晋枣 ☛ 枣(棗)zǎo ❶ {植} (枣树; 枣) jujube; Chinese date 枣Chinese date;jujube 枣鼠李科枣属带刺小乔木,亦指其果实。其树干为古代钻燧取火用木,果实供食用并入药。《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修。”《史记·滑稽列传》:“赍以姜枣。”参见“姜”。信阳楚墓、包山楚墓都曾出上枣核。 枣水果名。枣树枝有刺,叶卵形,实圆形或椭圆形,味酸或酸甜,可食。《东方朔传》载:汉武帝时,上林献枣。刘歆《西京杂记》一记:汉武帝修上林苑时,各地献的枣树有:弱枝枣,玉门枣、棠枣、青华枣、梬枣、赤心枣、西王枣。《史记·司马相如传》记:梬枣似柿。 枣zǎo
枣棗zǎo(8画) *枣(棗)zǎo8画 一部 枣棗zǎo战国以来的会意字。从上下两朿(cì,即刺的本字)。因枣树枝刺多,用上下两朿(即许多刺)表示。晋代以来草书像“枣”,两点表示重复,即上下两朿。约清代楷化作枣。现作规范字。见《总表》。枣树是落叶亚乔木,枝有刺,开小黄花。果实叫枣儿或枣子,椭圆形,熟时红色,可以吃。木材坚硬,可作车船、家具等。 枣棗★繁◎常★常zǎo棗,表意,从二朿(cì)上下相叠,朿为刺,指带刺的树木,二朿相叠表示高大,本义为枣树,一种落叶乔木,引申为这种树木的果实。清代俗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简作“枣”,用两点代替下边重复的部件。 【辨析】 枣(棗)/棘 见173页“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