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體石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教材部 > 經書 > 三體石經 三體石經 sāntǐshíjīng 亦稱“正始石經”、“三字石經”。儒家經書定本之一。三國魏齊王芳正始年間,鐫刻儒家經書,立石太學,因用篆、隸、古文三種字體書寫,故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樹之於[太學講]堂西,石長八尺,廣四尺,列石於其下,碑石四十八枚,廣三十丈。”《北史·江式傳》:“[魏]又建三字石經於漢碑西,其文蔚焕,三體復宣。校之《說文》,篆、隸大同,而古字少異。”《隋書·經籍志一》:“魏正始中,又立三字石經,於自洛陽從于鄴都,行至河陽,值岸崩,遂没于水……魏徵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宋·洪适《隸續》:“魏三體石經,《左傳》遺字:古文三百七,篆文二百七十,隸書二百九十五。” 三體石經⇒見【正始石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