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果树营养障碍nutrition disorders offruit tree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因体内营养元素盈亏而引起的生理机能失调。维持果树正常生长过程中,多种营养元素对果树生理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一旦缺少, 或者失去生理平衡, 就会出现特有的症状, 故又称缺素症。如营养元素过多, 也会造成过多吸收而引起毒害, 形成特定的病症(见矿质营养平衡)。 果树缺素或多素的原因十分复杂。除果树根系发育不良外, 与土壤的理化性状关系密切。大量元素一般是由土壤中含量过少, 引起缺素症; 也可能由于元素间不平衡而造成过多吸收症。至于微量元素常与土壤的pH值、土壤通透性、含盐量以及土壤温度、水分等状况失调有关。缺素或多素的诊断, 目前主要依赖于叶果分析等营养诊断手段。同时, 应全面了解土壤理化性状。然后, 采取相应的矫治措施。 果树缺素或多素的典型症状 在某种元素缺少或过量时, 植株常有不正常的表现: 缺氮 一般表现为新梢短而细, 嫩枝僵硬。叶色均匀褪绿, 从基部开始, 老叶呈淡绿、黄、橙、红或紫色; 新叶小, 灰绿到黄绿色, 苹果和李叶可显著褪绿; 但樱桃、梨、桃叶片褪绿较轻。根据氮的水平和气候条件, 可在季节中任一时期出现症状, 且逐渐加重造成落叶。花芽和花序中花朵数少, 着果率低; 果实小, 但着色较好。核果类早熟; 干果果实不饱满。 氮素过多, 营养生长旺,叶色暗绿,抗寒力低; 果实小, 成熟期晚, 着色不良(核果和仁果类), 品质和硬度降低, 不耐贮藏; 还可降低仁果类的风味和油料干果的含油量; 根系发育不良。 在果树中, 苹果、桃和柑橘对缺氮最敏感。 缺磷 植株矮小, 叶片稀疏, 小而薄(苹果叶小,桃叶呈舌状),叶片带有青铜绿色, 叶柄及叶背面的叶脉有时呈红色或紫色,而且先从新梢基部叶开始发生。枝条生长量降低, 侧芽可能不萌发或死亡, 因而侧枝少,萌动期推迟。开花坐果均少; 核果类果实成熟早,但底色绿, 果实味酸而肉质松软, 风味差。 磷素过多, 易出现缺铜、缺锌、缺铁或缺锰等症状。 缺钾 典型的缺钾症状是叶片灼伤。首先在新长成的叶片上表现出来,然后,症状逐渐扩展到老叶。就单叶而论,随着叶龄的增长, 缺钾症状逐渐加重。核果类果树, 直立的侧枝叶片,在坏死前后失绿后卷曲;多数干果类, 也会发生叶柄向后弯曲,叶片卷曲下垂,状似凋萎, 然后褪绿并坏死; 苹果和梨, 最初是在靠近叶缘处坏死或灼伤, 叶片未焦枯部分, 由于组织生长的不平衡而发生皱缩, 扭曲, 严重缺钾时, 整个叶片坏死,但枯叶不一定脱落; 葡萄和桃树严重缺钾时,老叶产生许多坏死斑, 斑点脱落后, 留在叶片上形成若干孔洞。因钾在树体内能运转和再利用, 故轻度缺钾的枝叶仍能正常生长, 但果实小, 着色不良, 如苹果, 或成熟度不整齐, 如葡萄, 甜橙则皮薄, 但着色正常, 油料干果的含油量降低。 钾素过多, 甜橙果实的皮显著变粗, 严重者, 也会表现叶片坏死等症状。其他果树有时含钾量较高,并不表现受害或减产。钾肥过多时, 常会导致缺镁。苹果也会发生缺铁和水心病。 对钾敏感的果树为欧洲李。 缺钙 果树缺钙首先表现在根系上, 根变短, 根尖停止生长, 有球根出现, 以后长出少量细根, 由根尖回枯, 在枯死根尖后部, 又可生出许多新根, 这种根系强烈分枝现象, 是缺钙的标志, 最后可能发生根腐。较幼嫩的叶, 出现褪绿或坏死斑, 叶尖、叶缘或沿中脉枯死,叶片扭曲,顶芽也枯死。严重缺钙时, 新梢顶枯。缺钙的果实, 常会发生各种生理病害, 如苹果的水心病、苦痘病、内部腐败、低温伤害、痘斑病;梨的木栓斑病、黑蒂; 李和樱桃的裂果; 杧果的软尖(soft mose)等, 其贮藏性能也大为降低。不仅在缺钙的土壤上会发生缺钙症, 在石灰性土壤上, 也常因钙在树体内的分配不当, 而发生果实缺钙。如石灰性土壤上苹果的水心病和痘斑病就非常普遍。 缺镁 成龄果树缺镁, 多发生在生长后期, 首先是在较老的叶片上, 脉间有褪绿斑点, 然后扩大到叶缘, 随之病斑变为黄色或褐色并坏死, 严重的全叶坏死, 早期落叶, 褪绿也会蔓延到枝条上部的叶片。缺镁的叶片呈典型的鲱骨形, 如在梨树上, 叶片中肋两边脉间失缘, 并有暗紫色区, 但叶缘还保持绿色; 甜橙类除上述症状外, 还有一种症状, 是叶片中部脉间失绿, 而叶尖和叶基仍为绿色。由于镁在树体内可以移动,因此, 在严重落叶的树上, 仍能继续生长新叶。结果多的树上缺镁病征较严重,果实不能成熟并早落。 镁素过多, 会导致元素间的不平衡, 而引起其他元素(如钙或钾)的缺乏。 对缺镁敏感的果树有苹果、醋栗、黑穗醋栗及树莓等。 缺硼 缺硼主要导致树体内部分生组织退化, 薄壁细胞壁的功能障碍, 以及维管组织发育不良, 韧皮部与木质部发育不完全。伴随着植物组织发育不良,其外部症状表现为, 顶端生长不良, 顶枯、丛生、生长衰弱、刺激顶芽发育, 而后, 又迅速死亡, 以致形成扫帚状, 叶片发生皱缩、卷曲、增厚、变脆、萎蔫或出现褪绿斑, 有的叶片变短。苹果叶片叶缘平滑无锯齿、樱桃叶缘锯齿不规则; 而山楂、树莓的叶缘锯齿加深。多数节间变短, 叶柄或枝条出现增粗,木栓化,纵裂或横断面突起, 或可出现水渍状的斑块。葡萄的卷须出现坏死。缺硼的果树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受精不良, 开花而不结实,许多幼果可因未受精而脱落,坐果率低。缺硼时, 果实症状最明显, 早期缺硼的果实不能发育, 如苹果、梨的果实小, 畸形如猴头状, 果肉木栓化, 幼果果皮上呈水渍状坏死区, 以致发生裂缝、皱缩、干枯、并形成薄层粉霜; 晚期缺硼时, 果形不变, 但幼果内大片木栓化或褐色溃疡,有苦味(木栓化常与缺钙混淆); 柑橘类, 扁桃、李的果实会有胶状物出现。严重缺硼可致整株死亡。 硼素过多, 仁果类和核果类通常延中脉和主脉变黄, 然后脱落, 而多数干果类先是叶尖, 接着叶缘和脉间坏死, 较老的叶片首先出现症状。扁桃、杏、樱桃、桃、李和欧洲李及苹果、梨和榅桲可见到枝条回枯,1~2年生小枝增多, 果实早熟,木栓化和落果等。果实贮藏性能差; 杏树裂皮流胶, 李可裂皮, 但无胶状物。 对缺硼敏感的果树为苹果和梨。 缺锌 最典型的症状, 是枝梢顶端有呈莲座状小而硬的叶片,有时呈花叶或畸形叶。一般叶形变窄,苹果枝条其余部分光秃; 柑橘类则沿叶片主脉和侧脉产生不规则的绿带, 并在褪绿范围内有细小绿点。桃的褪绿和花叶, 是从枝梢基部向上发展; 葡萄缺锌可使果穗落粒; 核桃和长山核桃及扁桃, 脉间出现红棕色区。缺锌和缺锰的褪绿不易分辨, 但缺锌较缺锰的反差大。 锌素过多, 常会发生缺铁褪绿。 对缺锌敏感的果树为柑橘和桃。 缺铁 果树缺铁的典型症状, 是新梢顶端叶片失绿。轻者脉间变为淡绿色, 叶脉保持正常绿色, 形成网纹状; 重者脉间变黄, 全叶变黄, 或被漂白。一般叶片上无斑点, 但严重缺铁褪绿的叶片, 叶尖或叶缘发红或焦枯, 变褐而死亡。新梢生长受阻或枯梢。 铁素过多, 会发生缺锰症状, 但这种现象在果园很少遇到。 对缺铁敏感的果树为梨、苹果、柑橘和桃。 缺锰 缺锰时从叶片边缘开始褪绿, 褪绿部分发展到中肋, 是缺锰的典型症状。缺锰与缺镁、缺铁有相似之处, 但缺锰时, 不致发生脉间坏死, 且从成熟不久的叶片开始褪绿。而不在最幼嫩的小叶上出现病症, 细脉也不褪绿, 并在脉周围还有一条宽度不等的绿边。桃严重缺锰时, 新梢生长受阻; 核桃严重缺锰时, 叶片脉间出现非圆形青铜色坏死斑; 长山核桃缺锰时叶子变短, 呈圆形, 向上卷曲成杯状, 通常称为“鼠耳”。 锰素过多, 会使苹果树皮发生疹状病, 特别在是元帅和红玉等苹果品种的2年生枝上表现尤为突出,它与树皮中锰过高, 而钙、硼过低有关。以后树皮变粗,裂开呈鳞状, 最后整枝死亡。 对缺锰敏感的果树为苹果、杏、樱桃、柑橘、树莓。 缺铜 在新梢旺盛生长以后, 开始发生梢枯, 有的顶叶变黄或黄绿, 有坏死斑或褐色区。次年, 在枯死部分后面发生一个或多个枝条, 然后,再发生梢枯,如此, 反复数年, 使树形成丛状。梨的小枝和干的皮变粗; 李和扁桃的树皮上出现粗糙斑疹并流胶。中国果园用波尔多液防治病害, 故很少看到缺铜症状。 矫治技术 根据植株的营养障碍症状, 可分别进行调节: 氮的调节 缺氮时可在果树生长期土壤追施氮肥,亦可在生长期根外追氮。喷布时以尿素为宜, 喷布浓度为0.3~0.5%, 喷布时期和次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苹果, 如喷氮过晚, 则果实着色不良, 延迟成熟,红玉品种则易发生斑点病。采收后至落叶前喷5%尿素,可增加贮藏态有机氮, 以利用来年生长。施用时, 应选二缩尿含量低的尿素。 磷和钾的调节 主要从土壤补给, 但如李树结果过多, 出现暂时的缺钾现象, 可以隔两周喷一次硝酸钾(1%)。缺磷时可喷布0.5~1%磷酸铵、磷酸二氢钾或1~3%过磷酸钙浸出液, 对幼苗生长量, 或葡萄含糖量, 以及苹果着色, 均有提高的作用, 对防治柑橘皱皮病也有效。钾肥可用硫酸钾或氯化钾, 中国多数地区用草木灰。 钙的调节 主要用于防治果实缺钙生理失调, 可从幼果期开始,喷布0.5%硝酸钙或氯化钙水溶液, 时间可在盛花后3周、5周, 和采收前10周, 和8周共4次, 也有在生育后期, 即采收前8周到4周, 每隔一周,连喷4次; 对贮藏期缺钙病害, 可在采收后用4%氯化钙浸果3分钟, 或3%氯化钙加0.2%硫酸锌浸果1分钟,干后再进行冷藏, 酸性土壤上的缺钙, 可以施用石灰, 以提高土壤pH值。 镁的调节 缺镁时可喷0.5~1%硫酸镁。 硼的调节 盛花期喷0.2~0.4%硼砂水溶液, 或萌动前根施硼砂, 每株100~125克。 锌的调节 主要应在施用基肥时, 加入工业用硫酸锌, 每株1~2千克。暂时的矫治, 可在花后三周喷0.2%硫酸锌加0.5%尿素, 尿素有助于树体对锌的吸收。但梨树易发生药害, 可在喷洒时加入同浓度的石灰水。 铁的调节 目前对缺铁尚无良好有效的防治方法。可在果树萌动前用1:5的硫酸亚铁和厩肥(如马粪),集中施在根际, 但在萌动时施用, 就会出现药害。也采用将根放在硫酸亚铁,或其他铁盐的溶液中的埋瓶法,有较好效果。螯合铁如FeEDTA, FeEDDHA的防治效果虽好, 但价格昂贵, 不能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此外,在生长前期喷布黄腐酸二胺铁,对矫治缺铁黄叶病也有一定疗效。但根本的办法还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并采用耐盐碱的砧木。 锰的调节 对于缺锰的树, 可以喷0.2~0.3%硫酸锰, 并加同浓度的石灰水。多锰发生于pH值低于5的果园, 故应以纠正土壤过酸的措施为主。 在防治微量元素障碍时, 增加土壤有机质, 调整土壤pH值,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跃, 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 是一项治本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