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向日葵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向日葵螟sunflower moth

专食性向日葵子实害虫。又名葵螟。学名Homoeosoma nebulella(Denis et Schiffermuller)。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欧洲、美洲及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等地。
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25毫米,灰褐色,复眼黑褐色,触角丝状,基节较其他节长3~4倍。前翅狭长、灰褐色,近翅基1/3处有3个暗褐斑,中室端部有两个小暗褐斑,近外缘有一褐色条纹; 后翅浅灰有光泽,翅脉和前缘暗褐色。卵长椭圆,初产时乳白色,渐变黄白色,卵壳光亮有不规则网纹。末龄幼虫长13~15毫米,灰黄色,头淡褐色,前胸背板淡黄色,沿后缘与侧缘有一中断的弧形暗褐带,背线及亚背线淡棕色,腹面灰绿色,气门黑色,趾钩双序全环。蛹长9~12毫米,纺锤形,黄褐色,渐变暗褐色。腹部背面1~10节和腹面5~7节有刻点,尾端有刺钩8根。茧长12~16毫米,分越冬茧和化蛹茧两型。
年生1~2代,以末龄幼虫在3~15厘米的土层内做茧越冬,少量在葵盘做茧越冬。翌年化蛹前从越冬茧内脱出,至表土1~2厘米处做化蛹茧。吉林越冬代成虫7月中旬出现,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末期8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发生期8月下旬至9月中旬。新疆北部越冬代成虫5月上中旬出现,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高峰,第一代发生期8~9月。成虫飞翔力强,有趋光性,昼伏向日葵田及附近杂草地里,黄昏开始活动,20~21时活动最盛,嗜食向日葵及菊科植物花蜜,卵多产在花药圈内壁,极少在花柱及花冠上。卵期3~4天,幼虫期19~22天。幼虫共4龄,活泼,稍受惊动迅速爬行,有吐丝下垂迁移习性。1、2龄幼虫取食筒状花,3龄蛀入子实,每头幼虫为害子实5~8粒。幼虫为害时,在花盘上吐丝结网,粘连虫粪及碎屑,沿子实排列缝隙形成丝网隧道,在隧道中活动,蛀入瘦果取食子仁,高温多雨时被害花盘易霉烂。第二代幼虫发生于向日葵生育后期,为害开花晚的和分枝花盘,危害性不大。当干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低时,越冬幼虫死亡率高。可提早或错后播种以减轻为害,保护利用葵螟绒茧蜂、白僵菌等幼虫天敌,选种抗虫品种,用敌敌畏烟剂熏杀成虫或开花后喷洒敌百虫、苏芸金杆菌制剂防治幼虫。

向日葵螟sunflower moth

Homoeosoma electellum(Hülst),又称向日葵斑螟。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欧洲、美洲也有分布。寄主有向日葵、菊科杂草。成虫翅展20~27 mm,前翅灰色,近中央有3个黑斑,其外侧有两个连在一起的黑点;静止时翅紧包体侧,像一粒向日葵种子。末龄幼虫体长14~16 mm,头黄褐色,前胸背板淡黄色,体背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淡紫色纵线。大部分个体一年发生1代;部分2代,以幼虫于地下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吸食向日葵花蜜作为补充营养。卵散产于花盘上。幼虫共4龄,3龄前取食花粉、花冠,3龄后除取食花冠外,主要咬穿种皮取食种仁。以采用选用硬壳品种,适当早播,早耕深翻,及时冬灌,除草灭虫,保护利用天敌,药剂喷施花盘为主要防治措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