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果品分级grading of fruits根据商品规格和要求, 对采后果实分成不同等级的方法。是果品进入流通的第一个环节,并直接关系到果品的包装、运输、贮藏和销售的效果和效益。一树果实有优劣之分,形状、大小、着色程度等也不完全一致, 甚至还有风磨、病虫伤害等, 采后如混在一起既不便于贮藏运输,也不便以质论价销售。 中国果品早期经营时, 果品的分级以自然方式为主, 即在农民和商贩之间, 采用手测的方法, 例如四川江津甜橙的分级是以手掌大小为分级标准, 贴掌为一级, 即一只手环握果实, 另一掌贴满空隙处; 二等称为贴四指; 三等称贴三指; 四等称贴二指; 五等称贴一指; 最小者不贴指。浙江宁波、杭州等地水蜜桃的分级, 则按蒸笼果篮(见果品包装)作标准: 有二圈零一;二圈零二;二圈零三;三圈零一;三圈零二;……,直至四圈零—装满一笼屉为最小的一级。近代则都改用果径大小以尺寸标准一致的分级板度量, 并公布了苹果、梨为主的分级、包装检验草案, 对果品等级规格的规定除个体大小外, 还包括重量、色泽、形状、伤害程度等项的具体规定。1960~1980年又颁布过几次部颁标准, 至1983年中华人民共同国商业部颁布GHO15-83苹果收购规格标准。GHO14-83柑橘收购规格标准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组织制定了新的标准。还试制了适于小规模包装厂用的打蜡机、分级机。外国的果品分级就其性质和内容同中国的情况相似, 早期也是按农民的习惯, 分成若干等级, 进而以法律明文规定, 以保护贸易。 分级标准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分级标准, 一般都是按果实大小、色泽、品质好坏分成3~4个等级, 如苹果, 美国分为特级、一级和实用级3个等级: 法国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3个等级; 日本分为1级、2级、3级和等外级4个等级; 苏联和中国相近, 也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和等外5个等级。均以果径为主, 同等大小的果实中还可按色泽或品质再分为若干等级。 分级机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型果品包装厂的出现, 果品的分级与选果、洗果、打蜡、干燥、装箱联成一体, 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现代化果品的分装设备(以苹果、柑橘为例), 先将果品放在水池中洗刷, 然后由传送带把果品送至吹风台上, 吹干后放入电子秤(或横径分级板)上, 不同重量的果实分别送至相应的传送带上, 在传送过程中, 人工拿下色泽不正和残次病虫果, 同一级果由传送带载到涂蜡机下喷涂蜡液,再用热风吹干, 送至包装线上定量包装,外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