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波浪状镶嵌学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波浪状镶嵌学说

是由著名地质学家张伯声教授创立的一种阐述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规律的理论假说。张伯声长期在东秦岭地区从事地质工作,他于1959年提出华北、华南二地壳块体以秦岭构造带为“支点带”在地史时期不断进行天平式运动,并指出“天平式运动”是相邻地壳块体运动的普遍形式。1962年,他在《镶嵌的地壳》一文中指出,全球地壳由一级套一级的活动带与相对稳定地块镶嵌而成;天平式摆动在空间上扩大范围看,便是地块波浪。该文遂被国内地质界公认为一种独特的构造观念,称“镶嵌构造观点”。1964~1966年,张氏又陆续撰文阐发观点要义,并汲取和改造了19世纪劳·格林的“地球四面体理论”,提出镶嵌构造的成因机制是地球脉动所导致的全球四大地壳波系的交织,脉动派生的自转速率变化是影响地壳波浪的补充因素。至此该学说已建立起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被地质界通称“镶嵌构造说”或“镶嵌说”。1974年后,张氏与其学生王战等人共同努力,使该学说进一步完善,建立起地球以收缩趋势为主、反复缩胀脉动的理论模型。按照环太平洋和特提斯二个构造波系诸分带的交织叠加对中国地壳进行了系统的构造划分,并指出了不同地壳波浪叠加的干涉效应对地史发展、矿产形成以及地震活动的影响。在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1979)上,该学说被公认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由于该学说的建立与发展多起始于陕西地质实践,故其对本省地学界影响尤深。该说一直坚持“秦岭地轴”是“正性活动带”,应从“地台”中分离出来划归活动带范畴,后来陆续为其他学派所接受。它根据波浪运动的周期性及波浪干涉原理对陕西地震活动趋势作分析,运用这一理论指导找矿,即断裂构造及其所控制的含金石英脉具有平行排列和等间距性的特征,从而在小秦岭地区金矿普查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陕西乃至全国地震学界有重要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