枘读音r·ui(ˋ),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而锐切,去,祭韵。 ❶榫;木制器物两部分利用凹凸相接的凸出部分。 上一条: 䓲 下一条: 蚋 枘恁三声něn❶ 楔入。例:蹾~锨把,使锨把加~紧。 ❍ 不排队,加~楔子。 ❍ 使黑拐(行贿),只要能纴~住卯,就用榔头往进赶! ❷重新生长的枝条。例:树、禾生~新枝。 ❍ 这人爱生~事,多事得很! 《汉语大字典》:“枘,楔入。”《广雅》:“枘,枿也。”王念孙疏证:“枘、肄、枿,皆木之再生者也。”
枘润rūn❶榫头。例:安~卯。 ❍ 办事送财礼,先看~卯不~卯,~卯者即接受财礼,就好办;不~卯者,不给办。 ❷楔入。例:办事如加楔,只要能~住楔子,就用 头往进赶,就能办成。 《广韵》:“枘,柄枘。”《汉语大字典》:“枘,楔入。” 枘ruì〈文〉榫头,指器物凹凸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 圆凿方~ (比喻格格不入)。 枘榫头,即插入卯眼的木栓:~凿(zao)丨凿~︱方~圆凿。 枘见[方枘][正枘][鑿枘] 枘ruì榫头。《庄子·天下》:“凿不围枘。”成玄英疏:“凿,孔也;枘者,内孔中之木。”榫头在外部加工,易为方正;凿在内部加工,非技术纯熟者难合枘之大小。凿枘恰好吻合,所做器具则精致美观;因凿削枘,所做器具则粗糙丑陋。正如贤臣遇明君则国治,遇昏君则遭不测。《楚辞》中常用“凿枘”比喻君臣之遇合。《离骚》:“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因为没有度量凿之大小而削枘,故凿枘不合。喻前代贤人因为没有度量国君之贤愚,故遭遇非命。《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意即君臣所务不同,如凿是圆形而枘是方的,因此难以共谋治国。 枘*ruiE8C4 榫头。器物的两部分靠凹凸方式插在一起,其凸出之处称为枘,凹处叫“凿”:凿~/方~圆凿(比喻格格不入)。 鼓出部分 鼓出部分疙瘩 鼓包 物体中间高起的部分:脊(屋~;书~;山~) 物体上一条条凸起的部分:棱(瓦~;槎板~) 楞(~坎) 利用凸凹方式连接突出的部分:榫(榫头;榫子;~卯) 枘(枘凿;圆~;内~) 凿头 凿契 ☚ 边缘部分 器物各部 ☛ 枘ruìⅠ (榫子) tenon Ⅱ [书] (楔入) wedge 枘ruì❶ 枘圆凿方
❷ 方枘圆凿
❸ 凿圆枘方
❹ 方凿圆枘 枘ruì8画 木部 〈书〉 榫(sǔn)子: 方~圆凿(形容格格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