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林伯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林伯渠1885—1960

湖南临澧人
同盟会员,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
本名:祖涵
字:邃园
号:伯渠

林伯渠1885—1960

林伯渠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名祖涵,字邃园。湖南临澧人。1905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统战工作,后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1924年下半年参加筹建国民党监察院。随后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常委兼农民部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同时任该军中共党团书记。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财政委员会主席。1928年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32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委员、财政人民委员等职。长征途中任没收委员会主任及总供给部长。1935年冬到达陕北,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财政部长、主席。西安事变后,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被选为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自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起,当选为历届中央委员,党的七届一中全会起,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60年5月29日病逝于北京。

林伯渠

风雨征程——林伯渠的故事
林伯渠日记(1926年7月—1927年6月)
涂绍钧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4月版45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7月版127
林伯渠日记(1913年8月—1914年9月)(1916
年1月—1917年9月)
湖南省档案馆校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版200页
林伯渠传
怀念林伯渠同志
悼林伯渠同志
《林伯渠传》编写组
中共临澧县委
吴玉章
红旗出版社1986年1月版404页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版299页
人民日报1960年6月2日

伯渠同志灵右
悼林伯渠同志
悼林伯渠同志
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在公祭会上的悼词
徐特立
谢觉哉
董必武
人民日报1960年6月2日
人民日报1960年6月2日
人民日报1960年6月3日
人民日报1960年6月3日
林老生前二三事
回忆我的父亲
回忆伯渠同志
贺永昌
林用三
吴玉章
解放日报1960年6月3日
中国青年报1960年6月16日
中国青年报1960年6月16日,吴玉章回
忆录第186页
革命一生无愧作
回忆同林老在一起的时候
林老的计划(林伯渠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
林老辛亥革命前在吉林
回忆林伯渠同志在陕甘宁边区
胸怀高洁淡素秋——回忆和伯父林伯渠相处的
日子
杨尚昆等
李维汉
荆杰
马国晏
刘景范
林哲民口述丘立
才整理
人民日报1980年5月29日
光明日报1980年5月30日
人民日报1980年7月3日
吉林日报1980年8月25日
光明日报1981年6月26日
广州日报1983年10月31日
林老在瓦窑堡
手举马灯照万人——回忆长征中的林伯渠同志
深切怀念林伯渠同志
林伯渠日记(一、1926年7月至12月)(二、
1927年1月至6月)
赵楚
李坚真
吴黎平
延河1960年10期
新湘评论1980年2期
人文杂志1980年4期
近代史研究1980年4期—1981年1期
关于林伯渠同志辛亥革命前在吉林活动的时间
和公开职务
纪实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1期
呕心沥血抓建设——关于林伯渠同志在陕甘宁
边区的片断回忆
董纯才 张健新湘评论1981年1期
林伯渠自传 人物1982年2期
林伯渠传
林伯渠(1886—1960)
林伯渠张治中交往二、三事
林伯渠
宋裴文等
关国煊
余湛邦
傅思
常德师专学报1984年1—5期
*传记文学1985年46卷5期
新观察1985年14期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220页
回忆林伯渠同志在陕甘宁边区
林伯渠
林伯渠(1885—1960)
刘景范
宋斐夫等
中共六十年纪念文选第431页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4卷第1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99页
林伯渠(1885—1960)
林伯渠
张敏孝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289页
中国共产党英烈小传第2集第103页
在林老身边
怒斥叛徒
顶风筹款
林伯渠主席——人民的勤务员
白首壮心松柏操——怀念伟大的革命战士林伯
渠同志
任峰华
刘炳之等
刘炳之等
王朗超
王首道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第54页
先躯者之歌第140页
先躯者之歌第162页
延安文萃(下)第908页
怀念集第106页,峥嵘岁月第3集第249
送吴玉章、林伯渠赴重庆出席一届四次国民参
政会
萧茂荣重庆文史资料第24辑第64页
林伯渠同志二三事
回忆敬爱的大爷爷林伯渠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林伯渠
忆陕甘宁边区主席林伯渠
边兆福
林明伟
周末报编委会
读者出版社
杜存岐
浩气传千秋第20页
浩气传千秋第28页
*新中国人物志(上)第45页
新政协重要人物志第4页
燎原(2)第92页

林伯渠

林伯渠
林伯渠
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
涂绍钧
王 渔 王砚平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甘宁边区历史
研究所编
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版434页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23页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91页
中共中央讣告林伯渠同志逝世 人民日报1960年5月30日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林伯渠同志永垂不朽
学习林伯渠同志的革命精神
在林伯渠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乌兰夫
陈 郁
王 震
内蒙古日报1960年6月4日
南方日报1960年6月5日
人民日报1986年3月6日

跨越两个世纪的革命家——《林伯渠传》序王 震人民日报1986年3月7日,红旗1986年5
革命长者和良师益友——纪念林伯渠同志诞辰
一百周年
习仲勋人民日报1986年3月19日
回忆我的父亲林伯渠
永恒的记忆——纪念林伯渠同志
读《林伯渠传》引起的回忆
一部生动朴实的传记文学——读《林伯渠》
长征途中的林伯渠
林 利
丁 玲
张克明
沙 雁
王 渔等
中国青年报1986年3月20日
湖南日报1986年3月26日
团结报1987年10月24日
人民日报1991年6月22日
中华英烈1986年2期
林伯渠同志在陕西——纪念林伯渠同志诞辰一
百周年
王自成陕西地方志通讯1986年2期
林伯渠的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忆林伯渠同志二三事
宋斐夫
任久利
近代史研究1986年2期
湖南党史通讯1986年3期
共产党人的楷模——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
渠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中共临沣县委湖南党史通讯1986年3期
林伯渠在经济战线上的卓越贡献
林伯渠同志生平简表
李敏生理论月刊1986年3期
湖南党史通讯1986年3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
者林伯渠
王 渔湖南党史通讯1986年3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林伯渠王 渔党史研究1986年3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林伯渠——纪念林伯渠诞
辰一百周年
王 渔党史通讯1986年3期
融融春风,为人师表——纪念林伯渠同志诞辰
一百周年
常黎夫革命英烈1986年3期
林伯渠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
林伯渠入党
林伯渠三次蝉联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
王 渔
郭 林
李 坚
李艳玉
党史资料征集通讯1986年4期
人文杂志1996年4期
瞭望1986年12期
革命英烈1987年5期
已故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传记文学《林伯渠》
出版
李方诗等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2)第275页
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林伯渠诞辰110周年、
《林伯渠文集》出版发行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部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7)第262页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委员:林伯渠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8页
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抗战
林伯渠(1885—1960)
林伯渠(1885—1960)
林伯渠(1886—1960)
林伯渠(1885—1960)
唐明勇
范济国
马洪武等编写
廖盖隆等主编
京 声 溪 泉
中国抗战人物研究论集第102页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211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460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581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195页

林伯渠1885——1960

原名祖涵,字邃園,號伯渠,湖南臨澧人,1885年 (清光緒十一年) 生。11歲從父親在私塾讀書。1902年入湖南西路師範。1904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1905年秋,加入中國同盟會; 同年冬回國。1906年春,任長沙振楚學堂、西路公學教員。1907年任吉林省勸學總所宣傳所會辦。1911年4月,廣州黄花崗之役後,奉命回湘,在新軍與巡防營中從事軍運工作。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後,任岳州要塞司令部參謀,失敗後,被通緝,出走日本。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1915年回國。1916年7月,任湖南護國軍總司令部參議; 8月任湖南督署秘書兼總務科科長,後升總務廳廳長;10月任湖南護法軍司令部參議; 12月兼財政廳廳長。1920年春,任廣州大元帥府參議; 冬,赴上海,創辦《革新評論》雜誌。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冬,任中國國民黨總務部部長。1923年冬,赴廣州,參與籌備改組中國國民黨,幫助孫中山確定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爲出席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當選爲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25年8月,任國民黨中央黨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農民部部長; 冬,回廣州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委員,並兼監察委員。1926年1月,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執行委員,二届一中全會當選爲中央常務委員; 4月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在軍中建立中共黨組織,任黨團書記;10月隨第六軍進軍南昌。1927年3月,在國民黨二届三中全會上當選爲政治委員會委員、軍事委員會秘書長; 4月兼江西省省政府委員; 8月參加南昌起義,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委員兼財政委員會主席。1928年夏,赴蘇聯; 秋,入中山大學中國問題研究院。1929年2月,入中山大學特别班。1930年夏畢業; 10月至海參崴,任遠東工人列寧主義學校教員。1932年秋,回上海。1933年3月,赴江西中央蘇區,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後改任財政部部長。1934年1月,於中共六届五中全會上,當選爲中央審計委員; 10月參加長征。1935年10月,長征到達陝北後,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辦事處財政部部長、主席。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後兼中共中央邊區中央局常委; 8月兼任西安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辦事處主任。1938年6月,任第一届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會上,當選爲中央委員。1939年1月,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1941年任第二届國民参政會參政員; 9月與謝覺哉發起組織懷安詩社。1942年7月,任第三届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5年4月,任第四届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6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49年3月,任出席國共和談中共代表團代表; 6月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代理秘書長; 9月當選爲政協主席團成員、秘書長; 同月當選爲第一届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 10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1953年2月,任第一届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1954年9月,當選爲第一届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56年9月,當選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59年4月,當選爲第二届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60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5歲。著有《林伯渠日記》、《林伯渠同志詩選》、《懷安詩選》、《十老詩選》等。

林伯渠

林伯渠1886—1960Lin Boqu

无产阶级革命家。名祖涵,号伯渠,字邃园。湖南临澧人。1904年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了讨袁、护国与护法战争。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后在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国民党中央总务部长,参与安排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苏俄代表越飞同孙中山的会晤,以及陈独秀、李大钊同孙中山的会晤。在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长,参与举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5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委员兼监察委员,不久递补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被蒋介石排挤出国民党中央,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并随军北伐。1927年8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财务委员会主席。1928年赴苏联,在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问题研究院学习。1932年回国。次年3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民经济部部长、财政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财政部部长和办事处主席。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任红军驻西安联络处的红军总代表。1937年7月,与周恩来、秦邦宪前往庐山同蒋介石谈判,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时期为中共出席国民参政会七名参政员之一。1944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上代表中共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重要主张。从1937年至1948年一直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45年在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49年,与周恩来、叶剑英等组成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举行谈判。后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在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60年5月在北京病逝。

☚ 廖仲恺   瞿秋白 ☛

林伯渠1886—1960

名祖涵,湖南临澧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农民部长。后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和财政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共七大、八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林伯渠

林伯渠1886~1960

原名祖涵、字邃园。临澧人。1904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旋加入中华革命党。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明年转为共产党员。1924年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兼农民部部长,升常务委员。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南昌起义时,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财务委员会主席。1928年去苏联学习。1933年到中共苏区,主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财政、经济工作。参加长征,任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和供给部长。在陕北,任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及西北办事处财政部部长、人民银行西北分行行长和特区政府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起,一直为中央委员,“七大”、“八大”均当选为政治局委员。著作有“林伯渠同志诗选”、“林伯渠日记”。

☚ 宛旦平   林增平 ☛
林伯渠

林伯渠1886—1960

原名祖涵、字邃园。临澧县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 “二次革命”,接着加入中华革命党。历任湖南护国军总司令部参议、省公署秘书兼总务科长、代理政务厅长、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省府财政厅长。1918年在李大钊帮助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0年12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次年加入共产党。积极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兼农民部长,升常务委员,对改组国民党与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南昌起义中,主管革命委员会财政。1928年去苏联学习,后被派往海参崴远东边疆中国党校任教。1933年3月到中央苏区,主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财政经济工作。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主管没收、征发、供给工作。长期为革命理财,被誉为共产党财政专家。1937年秋至1948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抗战初期兼任中共驻陕西代表,全力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9年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起,一直为中央委员,七大、八大均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有《林伯渠集》、《林伯渠同志诗选》、《林伯渠日记》传世。

☚ 陈长簇   钱无咎 ☛

林伯渠

林伯渠

长篇传记文学。涂绍钧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出版。涂绍钧,临澧人。全书分《澧水少年》、《迎接曙光》等19章,从林伯渠的少年时代写到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表现了他一生的革命经历和伟大而随和的人格。作品记述详尽,不少地方写得颇为感人,获第二届 “丁玲文学奖”一等奖。

☚ 奔星集   林伯渠同志诗选 ☛

林伯渠1886—1960

名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临澧人。1904年赴日留学。1905年8月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7月参加中华革命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国民党中央总务部长。国民党一大后,曾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兼监察委员和农民部长、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等职。1927年在八一南昌起义中,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革命委员会财务委员会主席。起义失败后先避居日本,后赴苏联中山大学研究院学习。1933年3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和财政部部长等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和总供给部长。到陕北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财政部部长和办事处主席、红军驻西安联络处总代表、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等职。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曾是中共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七届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60年5月在北京病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