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林乐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林乐知1836—1907Young John Allen

美国传教士。咸丰九年(1859年)由美国监理会派遣来华,次年抵上海、杭州一带传教,并到南京刺探太平天国情报。同治二年(1863年)在上海广方言馆任教习,后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译员。1868—1907年,在上海主编由广学会所办的《中国教会新报》 (1874年改称《万国公报》)。1868—1871年任上海《字林西报》中文版《上海新报》编辑。他还根据美国监理会旨意,先后在上海开设中西书院,在苏州开设博习书院和中西书院,并在1901年霸占苏州天锡庄地,将以上三校合并改组为东吴大学,同时编译《七国新学备要》、《列国岁计政要》等,介绍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散布奴化思想,鼓吹“印度隶英十二益说”,认为中国“惟有拔赵帜暂易汉帜之一法”,仿效印度,接受殖民统治,还首次系统地提出将基督教与儒家学说相结合的理论,以迎合上层人士的心理。译著有《文学兴国策》、《中西关系略论》、《中东战纪本末》等。

林乐知Young J.Allen

在中国播种的林乐知(美)沃伦·坎德
(美)纳西维尔1931年版245页
在华传道报人,林乐知及其刊物,1860—1883(美)艾德里安·
本尼特
(美)佐治亚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324页
《万国公报》的主笔是林乐知吗?
林乐知与《中国教会新报》
林乐知在华传播西教西学述论
简论林乐知与《万国公报》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1836—1907)
于醒民
陈绛
尤卫群
李天纲
肖黎等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1期
历史研究1986年4期
历史教学1989年6期
史林1996年3期
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洋人第218页
林乐知

林乐知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生于1836年。死于1907年。美国人。1858年毕业于埃默里学院。1859年底受美国监理会派遣赴华传教。1860年到上海。1864年在上海广方言馆任西学教习。1869年广方言馆并入江南制造局,他兼译书。译有《万国史》等。同年创办并主编《教会新报》 (周刊),因专述宗教,销路不畅。1874年改报名为《万国公报》,内容为政治、经济,科学和宗教。1881年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1883年《万国公报》停刊。1887年加入广学会。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改为月刊,是广学会的机关刊物,仍由其主编。1890年在上海创立中西女塾。著有《中东战纪本末》等,对当时的维新运动有一定的影响。死于上海。

☚ 青羊宫   杨仲明 ☛
林乐知

林乐知1836—1907Young John Allen

自号荣章,美国监理会传教士,1860年到上海传教,曾赴天京访问过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1864年任上海广方言馆西学教习,1868年任中文《上海新报》编辑,同年9月5日创办《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1883年7月因忙于创办中西书院,刊物一度休刊。1887年基督教在华出版机构“同文书会”(广学会前身)成立后,林任协理。根据同文书会的决定,于1889年2月恢复出版《万国公报》,仍任主编。1891年还同时主编广学会的另一机关报《中西教会报》。他长期担任《万国公报》主编,撰写发表了大量评论,干预中国政治,介绍西学,为殖民主义辩护,曾发表《印度隶英十二益说》吹嘘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后由弱变强、由穷到富,得到了诸多益处,赤裸裸地要求中国也应步印度后尘,作殖民地。他一生辛勤写作,著译甚多,参与创立基督教在华各教派组成的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编写了不少教材。他在中国官方和西方在华上层人士有广泛联系,曾得到清廷授予的“钦赐五品”、“钦加四品”头衔。1906年返美探亲时,因其在华的“出色”工作,受到当时的美国总统的接见。1907年病逝于上海。计在华47年,是近代来华外国人中的著名“中国通”。有《中东战纪本末)《中国关系略论》《列国岁记政要》等编著多种。

☚ 林白水   林柏生 ☛

林乐知1836—1907Young John Allen

扬·约翰·艾伦(林乐知)。美国卫理公会主教派教会牧师。生于佐治亚州伯克县。1858年毕业于佐治亚州埃默里学院,被委任为牧师。1860年携家眷抵达上海传教。美国内战爆发后,经济来源断绝,乃供职清政府机关任翻译与教习,并为上海江南制造局和海关译书390余部。1879年强占苏州天赐庄土地,办博习书院。1881年再度从事传教。翌年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为清政府和商界培训外语人才。1890年又创办上海中西女塾,并为清政府编辑《官方消息公报》。1874年自费主编的《教会新报》(1868年创办)改称《万国公报》,任主编,直至去世。编著有《中东战记本末》(8卷)、《各国妇女》、《中国在国际间之地位》、《文学兴国策》等。

林乐知1836—1907Young Tohn Allen

美国佐治亚洲人。1858年毕业于埃默里大学。咸丰十年(1860)作为监理会教士来华,先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传教。同治三年(1864)任上海广方言馆西学教习,后又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译员。七年兼任《字林西报》中文版《上海新报》编辑。同年八月在上海自费创办《教会新报》 (周刊),十三年改称《万国公报》后仍任主编。光绪三年(1877)为基督教在上海的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委员。五年在苏州开办博习书院,七年创办上海中西书院,后又在苏州办中西书院,此三院后合并为东吴大学。十三年任广学会协理,十七年与李提摩太编辑出版《中西教会报》。三十三年逝世于上海。著有《东方交涉记》、《中东战纪本末》、《中西关系略论》等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