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毒蛾willow moth,white elm tussock mothStilpnotia candida Staudinger,又称杨雪毒蛾。鳞翅目,毒蛾科。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河南、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辽宁、吉林;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分布。成虫体长14~23mm,全身被白色绒毛,翅上鳞被较厚,触角主干黑白相间。末龄幼虫体长30~50 mm,黑褐色,背中线黑色,两侧各有一灰黑色纵带,腹部第1、2、6、7节背面有黑色横带。年生1代。以幼虫在草丛中越冬。为害多种杨树,也为害柳树。幼虫食害叶片,晚间上树取食,白天下树潜伏,严重时可将全部叶片食净。以涂毒环;灯光诱杀成虫;喷洒药剂杀灭幼虫为主要防治措施。 杨毒蛾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11—20毫米,翅展36—55毫米,触角雌蛾为双栉齿状,雄蛾为羽毛状,触角主干栉齿黄褐色。翅绢白色,体底色为黑色,但覆被白鳞毛,体白色,腹部节间处有几圈黑色环。幼虫为黄白色毛虫,长40—50毫米。分布天山北部,危害杨树十分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