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村彬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杨村彬1911—北京人 杨村彬
杨村彬 杨村彬1911—1989剧作家。北京人。1932年毕业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抗战爆发后,赴河北定县从事农民戏剧工作,宣传抗日。后赴长沙组建抗战剧团,创作并导演《战歌》《吴越春秋》等剧目。1938年到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任教务主任。同时创作并导演《清宫外史》,轰动剧坛,蜚声全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务主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剧本创作所编剧、演员剧团导演,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编导、副院长、顾问,民盟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副主任。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编导的话剧有《杨门女将》《骆驼祥子》《枯木逢春》《潘金莲》等。编写电影剧本《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 ☚ 曹未风 李辉英 ☛ 杨村彬 杨村彬1911.7.23——原名杨瑞麟,笔名有村彬、瑞麟等。北京人。小学时即参加话剧演出,中学时开始为《北京晨报》副刊写稿。1928年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曾主演话剧《诗人的悲剧》。1934年在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戏剧干事。1937年随该会抗战剧团到武汉等地演出,这期间创作话剧《战歌》、《龙王渠》、《后方》,写作论文《定县农民戏剧之实验》等。1938年任四川省立戏剧学校教务主任,编导四幕历史剧《秦良玉》。1940年后在四川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兼任学校剧团团长,又任中央青年剧社副社长和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作品有话剧《解放者》、《清宫外史》。后者在成都、重庆、上海、南京等地广泛演出后,先后为京剧、评剧等剧种移植上演。他还导演话剧《一年间》、《夜店》、《大雷雨》等。建国后,1949年任苏州军区政治部文艺训练班主任,创作话剧《揭穿白皮书》。1950年任上海戏剧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创作话剧《新沂河蓝图》 (与王元美合作)。1953年任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1955年与王元美合作创作话剧《我们的人》。1959年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编导。1976年与王元美合作创作话剧《毁不了的日记》,先后担任话剧《上海战歌》、《枯木逢春》、《鉴湖女侠》,昆剧《蔡文姬》、《墙头马上》,京剧《杨门女将》,沪剧《赤叶河》的导演。1983年发表电影剧本《垂帘听政》。 ☚ 杨嘉 杨绍萱 ☛ 杨村彬戏剧家。1911年7月23日生,1989年去世。北京市人。1932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随熊佛西参加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以后在成都、重庆、南京、上海等地从事戏剧创作、导演和戏剧教育事业。1949年后,曾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话剧代表作是《清宫外史》三部曲:《光绪亲政记》(1943)、《光绪变政记》(1944)、《光绪归政记》(1946)。 杨村彬 杨村彬1911~中国话剧导演、剧作家、戏剧教育家。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后赴河北省定县农民戏剧研究所工作。抗战爆发后,杨村彬在上海、南京、成都、重庆等地从事编剧、导演及戏剧教育工作。 ☚ 姚一苇 赵丹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