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蜀鸡
出自明代宋濂《燕书》。 蜀鸡对于凶猛的敌人鹞鹰非常警惕,而对于隐蔽的敌人乌鸦却丧失了警惕。直到乌鸦叼走了小鸡,它才发觉上了当。作者的原意是以此比喻齐燕两国的关系。 齐国表面上与燕国友好,却乘隙前来偷袭。 政治斗争中这种尔虞我诈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作者说:“夫巫峡之险不能覆舟,而覆于平流。羊肠之曲不能仆车(翻车),而仆于剧骖(大路交叉口)。此无他,福生于所畏,祸起于所忽也”。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于以伪善面目出现的敌人尤其要保持警惕。 这是作者对政治斗争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这则寓言的写作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