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杜甫《春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杜甫《春望》

杜甫《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前两联写“春望”之景,因景抒情。首联“国破”而空留“山河”,“城春”而只长“草木”,其破坏之惨,人烟之少,以及由此激发的忧国情绪,都从正反相形中表现出来。次联上下两句互文见义。身陷贼营,家寄鄜州,见“花”开而“溅泪”,闻“鸟”语而“惊心”,以乐景反衬哀情,而“感时”、“恨别”的复杂心态宛然可见。后两联抒“春望”之情,情中含景。三联“烽火”句应“感时”,“家书”句应“恨别”,忧国思家之情,回环往复,感人至深,尾联以“搔首”的动作写悲痛心情,余意无穷。题为《春望》,句句传“望”字之神。望山河残破荒凉,望长安草木丛生,望花鸟反增哀思,望烽火连月不息,望家书经久不至,最后以搔首望天收尾。读全诗,抒情主人公伤时悯乱、忧国思家的神情及其望中所见,历历如在目前,从而迸发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古代诗歌之杜甫《春望》全译、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杜甫《春望》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

【注释】

1.国破:国家残破,指安禄山叛军蹂躏黄河南北,潼关东西,并占领长安。草木深:草木横生,喻人迹稀少,景色荒凉。

2.感时:感慨时局。恨别:深恨离别。花溅泪:对花溅泪。一说:花似有知,亦感时而溅泪。下“鸟惊”句同。

3.烽火:战火。至德二年的正月到三月,潼关、睢阳一线,太原、河东一带,官兵与叛军反复激战。抵万金:值万金,极言家信珍贵难得。

4.搔:《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搔头,显示了惶急无奈之情。浑:简直。簪:古人用以束发于冠的饰具。

今译

长安沦陷了,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的古城,只有荒草野树深深。

感慨时局,看到花儿也落泪,

怅恨离别,听到鸟鸣也觉动魄惊心。

战乱的烽火已持续了三个月,能得到一封家信,

真抵得万两黄金。

搔首白发,白发日益稀少,

簪子几乎都无法在发上别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