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世系dushi shixi
一册,16开,毛笔竖行书写,抄本,线装。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杜伯林纂修,佚名增补。因年深代远,始迁者讳字无考。谱载在明成化以前,该族便居于三水县大林乡(今旬邑县太村镇杜家村),并称为巨族。至是谱创修时,杜氏共分为六支,是族为其中一支。该支尊杜志贤为始祖,记至11世。内容包括谱序、家传(三篇)、碑文(杜应魁功德碑)、杜氏支派、世系录(从二世起,按行第逐人逐世叙说)、跋。世系录内有增补,记事最晚为清乾隆六十年(1795)。谱内夹有两份文书,一份为建修杜公祠碑,纸页破碎,字迹模糊,为民国五年(1916)旬邑县知事张骥为纪念杜应魁教民种稻所立;另一份为起诉状,为杜氏后裔与任姓为杜应魁祠碑被毁所引起的讼事。原件由旬邑县太村镇杜氏后裔收存,咸阳图书馆、旬邑图书馆均藏有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