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萍倩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李萍倩1903—1984祖籍安徽桐城,生于浙江杭州。 李萍倩
李萍倩1903——1984學名椿壽,祖籍安徽桐城,1902年 (清光緒二十九年) 生於浙江杭州,自幼喜愛藝術。肄業於上海滬江大學。曾任郵務練習生,銀行練習生,縣公署録事、小學教員。1924年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昌明電影函授學校,不久即作為公司攝影主任汪煦昌助手,參加電影工作; 同年參加組建神州影片公司。次年在影片《不堪回首》中扮演落魄少年一角。不久即改任導演。1926年導演影片《難為了妹妹》。1927年參加天一影片公司,任導演、演員。先後導演《大學皇 》、《夫婦之間》、《有夫之婦》、《東北二女子》、《芭焦葉上詩》等二十餘部影片。並為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導演《劫後孤鴻》。此外還主演影片《女律師》。1931年舆邵醉翁聯合導演有聲影片《歌場春色》。1933年導演影片《時代的女兒》、《現代一女性》、《豐年》 (公映時易名 《黄餘穀》); 同年還編導《琵琶春怨》。次年參加集錦式有聲影片《女兒經》的導演工作,另編導故事片 《三姐妹》。1936年1月,與歐陽予債等聯合發起成立上海電影界救國會; 同年導演故事片 《桃李争艷》 和 《夜會》。1938年導演《鳳求凰》。1940年為華成影片公司導演《紅綫盗盒》。此後又編導《生路》、《英烈傳》、《歡喜冤家》、《地藏王》 (又名《目蓮救母》)。1947年為國泰影片公司導演《裙帶風》。次年在香港導演故事片《春雷》。此後即任香港長城電影公司導演。1949年後,又導演《絕代佳人》、《望夫山下》、《三笑》等影片。曾任第五、六届全國政協委員,華南電影工作聯合顧問,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藝術顧問。1984年11月18日逝世。終年81歲。 李萍倩中国电影导演。1902年生,1984年11月18日去世。祖籍安徽桐城,生于杭州。肄业于上海沪江大学。1924年创办神州影片公司,1925年主演《不堪回首》并在自任编导的《花好月圆》中饰演角色。1926年,导演了影片《难为了妹妹》、《好儿子》(1926),在创作上体现了“神州派”的“潜移默化”的艺术主张。从影60年来共主演影片10多部,导演影片近200部,编写剧本10多部。1936年参加上海电影救国会,后为艺华、光明、新华、国泰等公司导演影片。1947年底赴香港为永华、长城等公司拍片。其中《绝代佳人》(1953)获1957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49年任长城影片公司导演,自1965年拍摄《烽火姻缘》后,停止拍片,担任长城影片公司的艺术顾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