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终止取决于当事人约定期限到来的民事法律行为。法律行为中所附的期限是未来将确定发生的事实; 期限指明某特定之日的,称期日,指定某时间过程的,称期间。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一经成立即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但在期限到来前,其效力实现与否处于暂时停止状态。民法理论上对法律行为所附期限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期限确切与否,可将其分为确定的期限和不确定的期限;按照期限对法律行为效力的限制作用,可将其分为始期和终期; 按照期限计算方法,可将其分为连续期间和非连续期间。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款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定一定的期限,并把这一期限的到来作为行为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是否发生或终止依据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民事法律行为中附停止期限或者解除期限。前者的作用在于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即时发生,后者则是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终止的时间。民事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在为自己设定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时候,愿意通过附期限的办法将法律行为的生效或者解除限制在自己需要的期间内,完全符合意思自治的原则。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虽未明确规定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6条中专门作了规定:“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期限到来时生效或者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6条也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60条也作了明确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 条件不成就 期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