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清照《孤雁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清照《孤雁儿》《孤雁儿》·李清照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恨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李清照曾经有过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丈夫赵明诚与她有着共同的志向和情趣,夫妇的感情极为深厚。靖康二年(1127),金人入侵,徽、钦二帝被掳,朝廷南迁,他们夫妇也流亡江南;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在移官湖州途中,突然病故。从此,开始了女词人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孤雁儿》这首词就寄托了她对亡夫的深挚感情与凄楚的哀思。 词前有小序云: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做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说明作者是借写梅抒怀旧之思。词的上片描写床、帐、香炉等闺中常见事物,引入主人公凄冷的内心世界,暗示着她清雅、淡泊而又孤寂的生活。沉寂之中传来了玉笛吹奏的梅花三弄的曲调,它惊破梅心,预示着春的讯息,也点燃了词人深埋心底的生命之火。 下片回到现实。用萧史吹笛与穆公女双双仙去的典故,倾诉了她昔日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已成梦幻的刻骨哀痛。最后化用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典故作结点题:纵然折得梅枝,但仙凡杳隔,又如何传递! 全词以梅为线索,以梅笛挑起相思之情,却又因折梅花无从堪寄,无知己共赏而陷入绵长无际的长恨之中。实乃不俗。 李清照《孤雁儿》李清照《孤雁儿》李清照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①。 藤床纸帐朝眠起②。说不尽、无佳思③。沉香烟断玉炉寒④,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⑤,梅心惊破⑥,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潇潇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一去玉楼空⑦,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⑧,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寻梅图【清】包栋 南京博物院藏 注释①妄:胡乱,随便。②藤床:用藤条编织的床。纸帐:藤皮茧纸制的帷帐。③佳思:好心情。④沉香:又名沉水香,香料名。玉炉:玉或白瓷制成的香炉。⑤笛声三弄:古曲中有《梅花三弄》,多用笛或箫吹奏,因有三叠,故名之。⑥梅心惊破:梅蕊因笛声而惊破,意谓梅花绽放。⑦“吹箫”句:谓赵明诚已逝。玉楼空,指居所空寂。⑧一枝折得:折取一枝梅花。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处以赠梅的故事表达对丈夫的悼念。 鉴赏 李清照与赵明诚志同道合、心心相印,夫妻情感可堪佳话,丈夫的溘然病逝,带给她不尽的愁苦与创伤,这首词即是悼亡之作。《孤雁儿》这一词调原名《御街行》,《古今词话》载有变格一首,云:“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声悲,云淡碧如天……。”遂改名如是。李清照以此为词牌,正是通过孤雁的凄凉形象自比,表达了对亡夫深深的思念和哀悼。 小序交代出它属“梅词”,但却与传统的咏梅之作大相径庭,“梅”在此词中并非清高傲俗的君子象征,仅仅是一名传达作者真挚情感的使者而已。 宋林洪《山家清供《梅花纸帐》云:“法用独床,傍植四黑漆柱,各挂一半锡瓶,插梅数枝。”可见纸帐与梅花确有不解之缘,不仅常伴梅花图案,还多以小瓶插梅饰之。“纸帐”是极富生活特质的物象,以此着笔,并以“不眠”“无佳思”衬托,开篇便流露出浓郁的忧愁心绪。沉香已尽,玉炉已寒,唯有清冷的梅花,点点滴滴,伴“我”如水的情愁荡漾。“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幹《室思诗》)。 不经意间,音乐飘入窗牖,竟是自己熟悉的《梅花三弄》,笛声萧瑟,满是伤情。小园之梅已悄然绽放,它定是被这幽怨的旋律感染、惊动。梅花盛开,又是一年,春情也,春恨也,徒增一年韶景。“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易让人联想起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只是本词更凄凄,感觉更敏锐,瞬间的思夫之情,伤感之意尽显其中。其实,闻笛怀人,因梅思春,在李清照其他的词中亦有出现,如《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是善于用“梅”“笛”抒写心情的。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南唐李煜《浪淘沙》),放眼望去,已是小风疏雨满园。雨落万点,泪下千行。“吹箫一去玉楼空”化用典故,李清照以萧史比拟赵明诚,以弄玉自比,夫妻本该比翼双飞,而今故人已逝,空留玉楼,纵有梅花好景,又可与谁倚阑同赏呢? 陆凯曾折梅送友,自己也想折梅赠君,却无法致之,怎不令她肝肠寸断?“人间天上”写尽了寻寻觅觅之苦,终“没个人堪寄”,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至此,全词戛然而止,而浓浓的哀愁,犹自萦绕在读者心头,挥之不去。 全词以梅传情,表达出对丈夫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作者采用平易的语言,又通过灵巧的化用,将一腔真情抒发殆尽,读来凄婉、哀怨,令人心碎。(张雅莉) 集评 钱锺书:“陆氏《诗稿》(按指陆游《剑南诗稿》)卷三七《偶读陈无已芍药诗盖晚年所作也为之绝倒》:‘少年妄想已痴绝,镜里何堪白发生。纵有倾城何预汝,可怜元未解人情。’……陈师道《谢赵生惠芍药》第二首原句云:‘一枝欲剩簪双鬓,未有人间第一人’,未必真道老尚风怀,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八常称为‘眼空一世,无人之见者存’,得之。陆氏‘绝倒’,似参死句。窃谓李清照《御街行《咏梅》:‘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即陈诗之意也。”(《管锥编《全上古三代文》卷一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