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庆等叩阍案
此案发生在清朝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京师居民李张氏的丈夫李锡庆被谢氏用刀扎伤腹部而死,经官府派人验尸之后,李张氏才赶到现场。李张氏见丈夫尸身发变,“颜色多有青红,疑为身死多伤”,于是李张氏与亡夫李锡庆之弟、包衣闲散李文庆一同具结请求官府再验。经官府检明,死者李锡庆除腹部一伤外,别无伤痕。案发后,经大学士曹等审讯,查明李张氏、李文庆实因心疑误执,以致尸遭蒸检,并无挟仇图赖别情。”据《大清律例》规定:“卑幼诬告致蒸检尊长之尸,若非挟仇,止以误执伤痕告官蒸检者,照诬告人死罪未决律,杖一百流三千里加徒三年。”大学士曹等本欲将李张氏照“律例”判处,又认为“该氏倚恃妇女,逞刁翻供,且明知抵命有人,必欲令伊夫尸遭蒸检,情殊可恶,未便准其收赎,”不准李张氏依例出钱赎罪而“监禁三年,以示惩儆。”案犯闲散李文庆随同其嫂具结请检,为从犯,本只处徒刑,因他擅自到官府喊冤,实将他发城中驻防军队中当差,先枷号一个月。东城指挥法位依据法律规定“城中相验例不得过二日”,在死者亲属未到之前“先行验报”符合规定。刑部将扎死李锡庆的凶手谢氏“照斗杀律拟绞监候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