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孝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孝恭591—640唐初大将。唐高祖李渊堂侄。李渊即位,拜左光禄大夫,改山南道招慰大使,招附巴蜀三十余州。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总管,献平萧铣之策。次年,进爵为王,授荆湘道行军总管,统水陆十二总管进攻江陵,降萧铣,拜为荆州大总管。遂在荆州开置屯田,创立铜冶,便利百姓。武德六年,任襄州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分遣使者招慰岭南,使岭南四十九州归唐。第二年,辅公祏据江东起兵,他率领李靖、李勣等将领,采取坚壁不战和断粮道的办法,镇压了辅公祏,夺取江南地区。以功拜扬州大都督。性豪奢,重游宴,但少骄矜自夸之意,以此受唐太宗亲待,进封河间郡王,任礼部尚书。 李孝恭591—640唐宗室大将。高祖李渊堂侄。少沉敏,有识量,勇敢善战。高祖入长安,诏其为山南道招抚大使。经略巴蜀,降附者三十余州。又进讨朱桀,悉俘其众。诸将请坑之,戒之曰:“自此以东,皆为寇境,若获之则杀,岂有来降者乎?”悉纵之。于是檄书所至,皆来归附。武德二年(619年),授信州总管。数献平萧铣之策,高祖然之,进封赵郡王。大造舟楫,教习水战,以图萧铣。四年,李靖使江南,从靖之谋,尽招巴蜀首领子弟,量材授用,外示重用而实为质。以荆州道总管,统水陆二军进攻江陵。破铣二镇后,纵战舰江中,顺流而下,使铣援军疑之,不敢进兵。铣内外阻绝,遂降。拜荆州大总管。在荆置屯田,立铜冶,百姓称之。时岭南未平,他分遣使者慰抚之,岭南四十九州皆平。未几,辅公祏再起于丹阳,以其为行军元帅讨之。公祏遣其将冯惠亮等据险邀战,乃坚壁不出。绝公祏军粮道,待其师老粮绝,统各路援军乘机追杀。公祏退至武康(今浙江德清)被俘,江南悉平。进授江南行台左仆射。行台废,更为扬州大都督。为示己威重,筑第石头城,陈兵巡查戒备,人疑其反,召还。改为宗正卿,历迁凉州都督、晋州刺史。贞观初,封河间王,任礼部尚书。十四年(640年),暴饮卒。陪葬献陵。图形凌烟阁。为唐开国功臣之一。 李孝恭 李孝恭591—640唐朝宗室。唐高祖堂侄。高祖克京师,以孝恭为左光禄大夫、山南道安抚大使。出兵巴蜀,以礼招降三十余州。武德三年(620),封为赵郡王。率军破萧铣,为荆州大都督。六年,招降岭南四十九州。七年,节制诸将,俘获辅公祐。以功拜杨州大都督。统帅江淮及岭南。太宗的谋臣猛将,如李靖、李勣、黄君汉,均在他指挥下,建功立业。李孝恭威名远播。贞观初,以功臣封河间郡王。贞观十四年 (640) 卒,年50。陪葬献陵,谥曰元,配饗高祖庙庭。 ☚ 李神通 李道宗 ☛ 李孝恭591~640唐初将领。唐高祖李渊堂侄。少时沉敏有识量。封河间王。贞观初年,任礼部尚书,封河间郡王。 李孝恭591—640唐初大将。唐高祖李渊堂侄。少时沉敏有识量。封河间王。武德初年,招降巴蜀三十余州,拜山南道招慰大使,率军击败萧铣,攻下荆、湘,开置屯田,建立铜冶。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招降岭南四十九州。次年,与李靖俘起义军领袖辅公祏,克扬州,任扬州大都督。他统帅李靖、李勣、黄君汉、张镇州、卢祖尚等将领,攻取江南地区。贞观初年,任礼部尚书,封河间郡王。他生活豪奢,有歌舞伎百余人。 李孝恭591—640唐高祖堂侄。武德初,任山南道招慰大使,巴蜀三十余州降附于唐。三年(623)击降萧铣,迁荆州大总管,置屯田,开铜冶。后率军取江南、岭南。贞观初,任礼部尚书,封河间郡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