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华《吊古战场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华《吊古战场文》

李华《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1。河水萦带2,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3。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4。亭长告余曰5:“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6,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

吾闻夫齐魏徭戍7 ,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腷臆谁诉8?秦汉而还,多事四夷9;中州耗斁10无世无之。古称戍夏11,不抗王师。文教失宣12,武臣用奇13。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14。呜呼噫嘻!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15,主将骄敌,期门受战16。野竖旄旗,川回组练17。法重心骇,威尊命贱18。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19;声折江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20;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21,征马踟蹰;缯纩无温22,堕指裂肤。当此苦寒,天假强胡23,凭陵杀气24,以相剪屠。径截辎重25,横攻士卒;都尉新降26,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哉27!鼓衰兮力尽,矢绝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28。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骨暴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29。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30。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邪!

吾闻之,牧用赵卒31,大破林胡32;开地千里,遁逃匈奴33。汉倾天下,财殚力痡34;任人而已,其在多乎?周逐猃狁35,北至太原,既城朔方36,全师而还。饮至策勋37,和乐且闲,穆穆棣棣38,君臣之间。秦起长城,竟海为关39:荼毒生灵40,万里朱殷41。汉击匈奴42,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苍苍蒸民43,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44?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45,寝寐见之。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魄何依?必有凶年46,人其流离。呜呼噫嘻,时邪命邪?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47

【注释】 1夐(xiong):远。 2萦带:象带子一样萦回。 3曛:残阳昏黄黯淡。 4铤(ting挺):快跑。 5亭长:古代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以管民事。 6三军:《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干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常以三军指全体军队,或作军队的泛称。 7齐、魏:与下句的“荆、韩”俱战国国名。徭戍,服役守边。 8腷臆(biyi闭意):忧郁,愤懑。 9四夷:中原统治者对四边少数民族的蔑称。 10中州:中原之地,代替中国。耗斁(du度):损耗败坏。 11戎夏:指少数民族及华夏各诸侯国。 12文教:礼乐教化。失宣:轻视不用。 13用奇:使用诡诈之术。 14迂阔:迂远不切合实际。 15伺便:乘自然环境之有利。 16期门:汉代一种禁卫军的称呼。此处是等在营门的意思。 17川:平川。组练:组甲而被练。此处指甲兵。 18威尊:指将官威严。命贱:指士兵舍命作战。 19震眩:震动得头昏眼花。 20海隅:海边,指边塞。 21休巢:休止于巢。 22缯(zeng增):古时丝织品的统称。纩(kuang矿):丝绵。 23假:借。引申为赐予。 24凭陵:仗恃。杀气:肃杀严寒之气。 25径:直接。辎重:军需物资统称。 26都尉:武官名。犹副将、裨将。 27胜言:说完。 28蹙(cu促):迫近。 29淅淅:风声萧瑟。 30幂幂(mi迷):黑沉沉,阴森森。 31牧: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 32林胡:匈奴的一支。 33遁逃:使动词,使之遁逃的意思。 34殚(dan单):尽。痡(pu扑):病,引申为疲困。35猃狁(xianyfin险允):北方的少数民族,到汉代则称匈奴。 36既城:动词,筑城。朔方:北方地名,约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诗·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37饮至:古代诸侯朝、会、盟、伐完毕,回到宗庙饮酒庆告的典礼。策勋:记功。 38穆穆:和平恭敬貌。棣棣(di地):娴雅和顺貌。 39竟海:终至于海。 40荼毒:残害。41殷(yan淹):赤黑色的血。 42汉击匈奴:指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讨匈奴事。 43蒸民:众民百姓。蒸,众。 44咎:罪。 45悁悁(juan 捐):忧愁貌。 46凶年:荒年。《老子》:“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47守在四夷:《左传·昭二十三年》:“古者天子,守在四夷。”意谓古时天子施行仁德,四夷自然归服,都能为天子守土。

【今译】 辽阔的沙漠无边无际,走很远也看不见人烟。河水像带子一样绕曲着,群山蟠结缠连。天色阴暗,一片凄惨,风声悲号,日光昏淡。蓬草被吹折,野草已枯干,寒气凛冽,有若清晨严霜弥漫。鸟儿不敢飞下,只在上空盘旋,兽类狂奔,以至失群离散。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时战场,军队常覆没此间,往往有鬼魂哭泣,天色阴沉就能听见。”伤心啊!这事发生在杳远的秦代呢,汉代呢,还是就在昨天!

我听说战国时齐国、魏国都征发百姓戍边,楚国、韩国也召集兵员。他们奔走万里,跋涉旷野,年复一年。清早要在沙漠里有水草处放牧,冰天雪地的夜里又要候渡河畔。地茫茫,天苍苍,他们不知回乡之路在哪边。唯有把性命托付给身上的刀剑,满腔郁愤向谁言传?秦汉以来,边庭多事,国家元气损伤,没有哪一代不是如此。古代盛称边裔政权及中原诸侯,都不敢抗拒王朝之师。后来礼乐教化弃而不用,却任凭武将施诈用奇。奇袭作战不讲仁义,以仁义服远被看成迂远而不切实。啊,唉!我想到北风飞沙,大漠扬尘,这正是上天赐给北方民族的方便。王师主将骄傲轻敌,敌军逼近营门才仓促接战。原野上到处竖立着军旗,平川上甲兵激战回旋。军法严酷令人惊骇,武将令出如山,士兵自叹命贱。让利箭穿骨,让飞沙扑面;敌我双方展开肉搏,杀声震野,大地也似乎晕眩;又好像江河在奔腾,激烈得犹如崩雷闪电。至于到了严冬之时,天上阴云凝固,边塞一片凛冽冷酷;深雪掩埋了脚胫,嘘气则冰结面部;猛鸷的鹰隼栖巢不出,战马也踏地踟蹰;绵衣在身一无暖意,手指僵断,冻裂肌肤。这种苦寒的气候,是上天厚赐强悍的北方民族,凭恃酷虐的肃杀之气,乘势来进行杀戮。他们直接拦截粮草军需,肆意攻杀士卒;副将终于屈膝投降,将军也成了俘虏;大河岸边尸积如山,长城下血满山窟。不论官兵贵贱,一道阵亡,生命化为枯骨,凄惨难以尽诉!鼓声衰弱啊气力已尽,利箭用完啊弓弦断,持刀搏斗啊刀已折,敌我逼近啊生死立判。投降罢,从此陷身异域;再战啊,命丧黄泉!听不见飞鸟之声,山间一片死寂,凄风萧瑟,长夜漫漫。于是魂魄成群天阴阴,鬼神会聚云暗暗,日色寒栗啊地下草浅,月光凄苦啊白霜凝遍。令人伤心,目不忍看,有什么比这更凄惨!

我听说战国时,赵国的李牧率领士卒,大败北方林胡;拓地千里,赶走了匈奴。汉朝倾注全力,财库一空,百姓困苦;其实守土全在用人得当,岂须穷兵黩武?周王朝驱逐猃狁,仅仅追至太原,随之在朔方筑城守卫,军队安全凯旋。告捷宗庙,记功授官,气氛和平安乐而又悠闲。天子祥善,臣下和顺,君臣融洽无间。秦时修筑长城,关隘至于海边;百姓遭受残害,血染万里关山。汉朝追击匈奴,最终拓地阴山,尸骸遍布边塞,功绩何补于灾患。上天养育众生,谁无父母顾眷?自小或抱或背,或提或牵,唯恐不得永年。谁无兄弟?情如手足相关。谁无夫妻之爱?和乐如佳宾朋友一般。他们生在世上受到什么恩惠,使之死于战场又有什么罪愆?究竟他们是死是活,家里亲人毫无闻传;有时听人言及,也是信疑参半;亲人们心忧愁,眼望穿,常在梦中想见。为征人祭奠酹酒,哀哀哭泣远望天边。天地也为他们悲愁无光,草木也不胜凄然。塞上死者不知家人吊祭,灵魂有何依盼?大战之后紧接着就是饥馑荒欠,眼看乡亲们也要飘泊逃难。啊,唉!是时数,还是命运?为什么自古至今不断!究竟该怎么办呢,我看还是应施行仁德,与边裔民族相安,他们是王朝最好的屏藩。

【集评】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通篇只是极写亭长口中‘常覆三军’一语。所以常覆三军,因多事四夷故也,遂将秦汉至近代上下数千年,反反覆覆,写得愁惨悲哀,不堪再诵。”

【总案】 这篇文章是李华的代表作。《新唐书·文苑·李华传》说:“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萧)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作《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榷。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词今谁可及,颖士日:‘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可见这是李华的力作。不过就内容说,此文主旨在于指责妄开边衅、制造战祸,而主张“守在四夷”,即实行儒家行王道、施教化、以德怀远的方针,可见当系针对现实,有所为而发,这又说明并非只是为了写作艺术上一争高低。

文章主旨是主张睦邻,反对边衅,但作者目的不在于说理,而是要以事实感人,于是不得不在战争上做文章:“多事四夷”是战祸的主要根源,要力证其有害,就得充分描述此种战争的巨大破坏性,这样自可得出和睦夷夏关系的必要性。文章的构思就是这样的。全文分三段:首先描绘战场的凄惨景色,借亭长之口点出“常覆三军”,说明战场为秦汉以来荼毒生灵之渊薮,引笔入题。次段具体描写战争的紧张、艰苦、激烈、残酷。其中“秦汉而还,多事四夷”,点出战争危机之所出,排除了其他战事;“古称戎夏,不抗王师,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则揭示出多事四夷的根本原因在于背弃了儒家怀来远人的对外策略,这就使文章虽肆意铺陈却始终不失主线,脉络直贯文末。末段首先使用了两组对比:一用战国李牧与汉时相比,说明用将得宜,则不致如汉代财殚力竭。再用周逐猃狁与秦汉相比,说明对外用兵,应如周朝那样适可而止,不为已甚。接着反复叹惜战死者之不幸。最后用“为之奈何?守在四夷”收束,点明为文主旨,令人深省。

这篇文章标题属于吊祭,写法则近于辞赋,重在铺陈描写。句法类骈文,多用四字句,但对偶并不严格,有时又杂以感叹及骚体句法,仍显得灵活变化,毫不板滞。全文用韵,转韵十余次,读之琅琅上口,非常流畅。描写中不论写场面、写心理、写景色,均融注感情,情景相融,凄切动人,惊人心魄。不过文章过分渲染战争的残酷,有一定消极作用。


李华《吊古战场文》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李华《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 “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

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腷臆谁诉?秦汉而还,多事四夷。中州耗斁,无世无之。古称戎夏,不抗王师。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呜呼噫嘻!

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野竖旄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11),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 积雪没胫,坚冰在须; 鸷鸟休巢,征马踟蹰; 缯纩无温(12),堕指裂肤。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剪屠; 径截辎重(13),横攻士卒。都尉新降(14),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哉?鼓衰兮力尽,矢竭兮弦绝; 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15)。降矣哉?终身夷狄; 战矣哉?骨暴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16)。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吾闻之,牧用赵卒,大破林胡(17),开地千里,遁逃匈奴。汉倾天下,财殚力痡(18)。任人而已,其在多乎?周逐猃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19),全师而还; 饮至策勋,和乐且闲,穆穆棣棣,君臣之间。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灵,万里朱殷(20)。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

苍苍蒸民(21),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 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22),寝寐见之。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必有凶年,人其流离。呜呼噫嘻! 时耶命耶? 从古如斯! 为之奈何? 守在四夷(23)

【注释】 ①夐(xiong): 远,深远。②矄 (xun): 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指昏暗。③铤

(ting): 快走的样子。④腷 (bi) 臆: 心情抑郁愁闷。⑤中州: 古时豫州为中州,此指中原。耗斁(du): 损耗破坏。⑥戎夏: 指中原和边境各族人民。⑦文教: 指统治天下的礼、兵等典章制度。⑧期门: 本为西汉武官名,掌执兵出入护卫,此处指军营大门。⑨旄旗:用旄牛尾装饰的军旗。组练: “组甲被练” 的简称,组甲是车士穿的衣甲,被练是步卒穿的衣甲; 后以组练代指军队。⑩主客: 指我军和敌军。眩: 眼花,看不清楚。(11)析: 震裂。(12)鸷 (zhi) 鸟: 凶猛的飞禽,鹰雕之类。缯纩 (zengkuang): 指用丝织品或丝绵做成的衣服。(13)辎 (zi) 重: 军械、粮草、营帐、衣甲等物资的统称。(14)都尉: 汉朝郡设的武官名,职位略低于将军。(15)蹙 (cu): 迫,逼近。(16)幂幂 (mi): 覆盖东西的巾,此处指乌云厚浓。(17)牧: 李牧,战国末年赵国良将,驻守雁门郡,抗击匈奴,屡立大功。林胡: 古代匈奴族的一支,战国时分布在今山西省朔县北至内蒙一带,从事畜牧,善骑射。(18)痡(pu): 病,引申指疲敝。(19)猃狁 (xianyun): 先秦时我国北方的一个民族。太原: 一作大原,古代地名,在今西北地区。朔方: 汉武帝时设的朔方郡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20)荼(tu): 毒害。朱殷 (yan): 紫黑的凝血色。(21)蒸民: 广大的百姓。蒸,通 “丞”,众多。(22)悁悁: 忧闷的样子。(23)守在四夷: 指实行王道,使四夷归顺,各自为天子守卫边境,就能避免战乱发生。典出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古者天子,守在四夷。”

【译文】 浩瀚的沙漠啊漫无边际,荒远辽阔不见人烟。长河环绕如带,群山重叠绵延。天气昏暗啊满目愁惨,阴风悲号日色无光。飞蓬折断啊野草干枯,凛冽好似打霜的秋晨。禽鸟惊飞不敢停下,走兽狂奔离群失散。当地小吏告诉我说: “这就是古代的战场,大军经常在这儿溃败覆灭,往往传来野鬼的哭声,天色阴暗时就可听见。” 真令人伤心啊! 不知这是秦时的战场呢? 还是汉朝的呢? 或者是近代的呢?

我听说那齐国、魏国征发百姓戍守边塞,楚国、韩国的兵员都是召募而来。兵士们万里奔波,常年暴露在荒郊野外。清晨在沙漠中的草滩上牧马,夜间渡过结冰的黄河。地阔天远野茫茫,不知道回乡的路在何方? 成天置身于枪刀的锋刃之中,满腔的郁闷向谁倾诉? 从秦汉以来,多次征伐四方边境地区,中原遭到损失破坏,没有哪一朝没有这种事例。古人所说不管是中原或是外族,都该和平相处,不和圣王的军队对抗交战。自从礼乐教化不再提倡传布,于是武将便争用奇诡之计。用奇兵攻击别人是不合仁义的,王道也被认为是迂阔的东西,没有谁去实行。唉呀! 可悲啊可叹!

我想那北风席卷沙漠的时候,胡兵就要伺机侵犯,主将骄横轻敌,敌兵到了军营门口才仓猝应战。旷野上到处竖起牛尾战旗,平川间无数军卒争战奔驰。军法郑重,士兵心怀畏惧; 军威严峻,战士的生命一钱不值。锋利的箭头射穿骨头,迅猛的风沙飞刺脸颊。敌我双方相互搏斗,战鼓齐鸣、杀声震天,山河为之而震昏。呐喊的声势如江河决堤,冲锋的气势如雷鸣电闪。等到阴沉的冬云凝聚天空,凛冽的寒风横扫海角; 积雪掩没了小腿,冰凌冻结了胡须; 凶猛的鹞鹰缩卧在窝里,战马也徘徊不前; 丝绵寒衣没有一点暖意,手指冻掉啊皮肤皲裂。正当这严寒季节,老天给强悍的胡兵提供了方便,他们凭借着寒冬的肃杀之气,侵入中原屠戮骚扰。拦路抢掠军用物资,横行疆场攻击士卒。都尉战败投降,将军也遭杀戮。尸首填塞了大河两岸,鲜血流满了长城下的洞窟。不论高贵低贱,全都变成一堆白骨。这样悲惨的情景怎么说得尽呢? 鼓声小了啊击鼓的力气也用完啦,箭已经射完啊弓弦已经断绝,白刃相击啊宝刀砍折,两军近战啊生死相搏! 投降吧,那终身就成了异族的俘虏; 奋战吧,只落得个尸骨暴露荒沙上。飞鸟不鸣啊山谷寂静,黑夜漫漫啊风啸啸,冤魂不散啊天阴沉,鬼神聚集啊乌云密布,日光寒冷啊荒草矮,月色愁苦啊霜雪白。天地间还有比这些更令人感到伤心落泪的景象吗?

我听说,李牧率领赵国士卒,大破林胡,开拓了一千多里的疆土,赶跑了匈奴。汉朝动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去和匈奴打仗,却落得个财尽民苦。可见作战在于任用良将,而不在于兵的多少。周朝驱逐猃狁,北征直到太原; 在北方修筑了城堡后,就令全军凯旋而归。在国都祭告宗庙、饮酒庆贺、记功行赏,上下和睦快乐,多么安闲。恭敬娴雅的气氛,弥漫在君臣之间。秦代修筑长城,一直将关口修到海边。残害百姓,血染万里江山。汉朝攻打匈奴,虽然夺得阴山,可是汉军尸骨相枕,遍地都是,功绩也抵偿不了祸患!

天下无数百姓,谁人没有爹娘? 从小精心照护,只担心他活不长。哪个没有弟兄,亲密如同手足?哪家没有夫妻,相敬相爱情长,好似宾客至友。他们活着时帝王给过什么恩惠? 有什么过错啊硬要驱赶他们进屠场。战场上他们或生或死,家里人音信不知。有时候传来消息,令人半信半疑。心中担忧眼含愁,相见只有在梦里。摆好供品啊洒酒祭地,失声痛哭啊遥望天际。皇天后土为他忧愁,花草树木为他悲伤。悼唁祭品传不到远方,亲人的灵魂归依何地? 大战之后一定有荒年,百姓逃难颠沛流离。啊! 唉呀! 这是时运造成的呢? 还是命中注定的呢? 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它呢? 只有推行仁政,使四方归附,勤王守土,不起战祸!

【鉴赏】 本文名为吊古,实则借古讽今,讥刺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用人不当,致使边将轻启边衅,生事邀功,因而造成战争频仍、生灵涂炭,百姓的负担大大增加。全篇围绕古战场精心构思,用虚实交错、情景交融、夹叙夹议、回顾与想象相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幅荒凉凄惨的历史画卷。作者通过分写所见、所想、所感,既生动展现了古战场的悲惨场景,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及其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议论评价了历代战争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提出必须行王道以安四夷,择良将而御边塞的主张,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善良愿望。这篇骈文句式整齐而错综,较少使用典故僻字,或骈或散,或奇或偶,或长或短,参差错落,章法多变,读来朴实流畅、回肠荡腑,体现了作者力图改革浮艳文风的主张。

字数:3425

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286-289页.

李华《吊古战场文》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李华《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 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 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 秦欤? 汉欤?将近代欤?

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 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腷臆谁诉?秦汉而还,多事 四夷;中州耗斁,无世无之。古称戎夏,不抗王师。文教失宣,武 臣用奇。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呜呼噫嘻!

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野竖旄旗, 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 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11),凛冽海隅(12);积雪没 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13),堕指裂肤。当此苦寒, 天假强胡,凭陵杀气(14),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都尉新降,将 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 哉! 鼓衰兮力尽,矢竭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15)。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骨暴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 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16)。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 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吾闻之:牧用赵卒,大破林胡(17),开地千里,遁逃匈奴。汉倾天下, 财殚力痛(18)。任人而已,其在多乎?周逐猃狁(19),北至太原,既城朔 方(20),全师而还。饮至策勋(21),和乐且闲,穆穆棣(22),君臣之间。秦起 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灵,万里朱殷(23)。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 野,功不补患。

苍苍蒸民(24),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 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 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25),寝寐见之。布奠倾觞,哭望天 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必有凶年,人其流 离。呜呼噫嘻! 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

【注释】①夐(xiòng):远。②悴:忧伤。曛(xūn):昏暗不明。③铤 (tǐng): 快跑。④亭长:地方上的小官吏。⑤腷(bì)臆:郁闷的心情。⑥斁(dù):败坏,破 坏。⑦戎:泛指少数民族。夏:华夏,汉族。⑧文教:指古代用以统治天下的礼乐 典章制度。⑨期门:军营大门。⑩组练:“组甲被练”的简称,指军士穿的甲衣,此 处代指军队。(11)穷阴:天色极阴。(12)海隅:极边远之地。海指瀚海,在蒙古高原东 北,一说即今呼伦贝尔湖。(13)缯(zēng):丝织物。纩 (kuàng):棉絮。(14)凭陵:倚 仗。(15)蹙:接近。(16)幂幂(mì):深浓阴暗。(17)牧:指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林 胡:匈奴的一支。(18)殚(dān):竭尽。痡(pū):病,这里是疲敝的意思。(19)猃狁 (xiǎn yǔn):又作“玁狁”,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匈奴的前身。(20)城:筑城。 朔方:北方。一说,指今宁夏灵武一带。(21)饮至:古时诸侯朝见、会盟、征伐完毕, 祭告宗庙并饮酒庆祝的典礼。策勋:记功。(22)穆穆:端庄恭敬的样子,多用以形容 帝王。棣(dì)棣:娴雅和顺的样子。(23)殷:赤黑色。(24)蒸:同“烝”,众,多。(25)悁 (yuān)悁:忧愁郁闷的样子。

【鉴赏】《吊古战场文》是李华文集中最为有名的篇目。开元后期,唐 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加深了民族矛盾,边关战事不断,士兵伤亡惨 重,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本文细致描绘了古战场,借对古战场的凭 吊,沉痛祭悼千百年来战死疆场的将士,充分表达了作者提倡文教,推行 王道,用将唯贤,守在四夷,希望和平,停止战争的人道主义愿望。名为吊 古,实则借古讽今。

文章以古战场为描写对象,以“常覆三军”为一篇纲领,以秦代、汉代、 近代为一篇布局。首先写古战场的凄凉景象:平沙、群山、河水、日光,显 出空旷沉寂;风悲、草枯、鸟飞、兽铤,表现悲凉萧瑟。清代学者余诚说: “开首劈空画出一幅古战场 图,能于景中含情。”接着描 写古战场征战之惨烈:初战 时将骄卒骇,紧张激励;覆灭 前天气苦寒,血流飘杵;倾覆 后山寂天沉,伤心惨目。最 后对喋血沙场的死难士兵表 示深切哀悼。回顾历史,总 结历史,作者认为“秦起长 城”,“汉击匈奴”,“功不补 患”,而解决边塞的问题应是 “守在四夷”,使戎夏为一。

本文构思奇特,想象飞 腾。全篇由某一个古战场联 想到无数个战场,由当今战争联想到历朝历代上下千百年的战争,空间广 阔,时间绵长,事件纷繁,但画面整一。由今思古,古即是今;由点及面,面 不离点。这样写使得一篇之旨显得更重大、更厚重,更具普泛性。全文有 很强的历史感、时代感。

文章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景以衬情、融情于景、景伴事 起、事触思生。既逼真描绘出一幅幅阴森凄凉的古战场画面:“穷阴凝闭, 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又充溢着低沉、愁 惨、凄厉、哀痛之情:“伤心惨目,有如是耶”;既反反复复历叙周、秦、汉至 近代千百年来战争:“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灵,万里朱殷。汉击匈 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又有作者对战争的理性反思:“文教 失宣,武臣用奇”,“任人而已,其在多乎”,“为之奈何,守在四夷”,四者水 乳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本文主要采用骈文形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长短句,音调和谐, 语言流畅。通篇运用铺排的艺术手法,使全文气势磅礴。并使用设问、 反诘、比喻、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 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