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子蛮中国古族名。唐宋古籍中濮人名称。分布在云南永昌(今保山等地)、开南(今景东等地)、银生(今景谷、普洱、景洪一带)、寻传(今云南澜沧江上游以西的地区)等地。明清以来始称“蒲蛮”、“蒲子蛮”。分布在澜沧江以西,今勐海、澜沧、双江、凤庆等地。勇敢善射。以采猎为生。男子椎髻跣足, 妇女绾髻于脑后。为布朗族的先民。 朴子蛮 朴子蛮中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是现代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先民。《蛮书》卷四说:“朴子蛮,勇悍矫捷,以青娑罗段为通身袴。善用泊治箕竹弓,深林间射飞鼠,发无不中。部落首领谓酋为上。无食器,以芭蕉叶藉之。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铁桥西北边延兰沧江亦有部落。”朴子蛮为汉、晋时期的“闽濮”分化而成的。其分布区为今云南省的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等地区、州以及缅甸克钦邦的江心坡地带。在这些地区,朴子蛮与其他兄弟民族交错杂居,相互影响。从《蛮书》记载情况来看,朴子蛮的分布面广,部落众多,其中不少部落是以采集、狩猎为生活重要来源,农业不很发达,手工业因生产、生活之需已达到一定水平。 ☚ 寻传蛮 磨些蛮 ☛ 朴子蛮古代西南民族。唐宋时的濮人他称。分布于今云南保山、景东、景谷、普洱、景洪一带,云南澜沧江上游以西的地区等地。明清以来称“蒲蛮”、“蒲子蛮”。分布在澜沧江以西,今云南勐海、澜沧、双江、凤庆等地。勇敢善射,以狩猎为生。男子椎髻跣足,妇女绾髻于脑后。与布朗族有渊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