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谦之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朱谦之1899—1972福建福州人 朱谦之
朱谦之纪念人物: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朱谦之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李维民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412页 朱谦之 123 朱谦之1899—1972学者。字情牵。福建福州人。17岁入北京大学,在法预科学习两年,后转入哲学系本科。“五四”时期,曾参加北大学生会组织的活动。1924年任教于厦门大学。次年辞职,至杭州闭门研究和著述。1929年赴日留学,两年后回国。相继在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任教授,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长、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主任、历史学部主任等职。1952年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50年代末开始研究日本哲学,著有《日本的朱子学》、《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等。1964年调入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早年曾主张“英雄崇拜论”,旋又从探讨宇宙本体、怀疑现实走向信仰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反对现代的任何制度,否定一切,以无政府主义的观点理解俄国十月革命,提出“直接行动”的口号,号召“劳动者可直接管理工场”。但不久又提出具有泛神论色彩的“真情哲学”,即“所谓天地人物原来只是一个身体,一个真情”,凭借直说“即无时不是本体,无时不与天地同流也。”在认识论上则主张排斥理性,抛弃知识,“化知识的生活变为真情的生活”。主要著作有《周易哲学》、《谦之文存》、《历史哲学大纲》、《无元哲学》等。 ☚ 瞿秋白 侯外庐 ☛ 朱谦之1899—1972哲学家、学者。字情牵。福建福州人。曾留学日本,后在暨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6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一生思想变化较大。早年曾主张“英雄崇拜论”,旋又从探讨宇宙本体、怀疑现实走向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提出“真情哲学”思想,认为宇宙本体即人的生命本身,“不超出我有情中的现象世界”,哲学家所寻找的真理即“真情之流”。主张排斥理性,一任真情,“化知识的生活为真情的生活”。一生勤于教学和著述,主要著作有《周易哲学》、《谦之文存》、《历史哲学大纲》、《无元哲学》、《日本的朱子学》、《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