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瓜 木瓜《诗经·卫风》篇名。旧说以为系卫人赞美齐桓公之作,因卫国败于狄人,齐桓公救而存之,卫人思图报恩,故作此诗。或说卫人实未报齐,因作此诗以讽之。今人多认为是民间情歌,写青年男女互赠信物,表达相互慕悦之情。全诗三章,采用复沓形式,更换数字,反复咏唱,极富抒情意味。而“投桃报李”云云,已被后人用为成语。 ☚ 伯兮 黍离 ☛ 木瓜 木瓜《诗经·卫风》篇名。此为写情人赠答的诗,作者似是男性。全诗三章,章四句。意为投我以木瓜、桃、李,我用佩玉来报答,其实这不是为了报答,而是用以表现永久的恩爱。三章重叠,表现了男主人公对女子真挚和坦诚的爱意。 ☚ 有狐 黍离 ☛ 木瓜
【注释】 ①投:赠送。木瓜:木瓜树的果实,淡黄色,有香气。琼:赤玉。琚:佩玉的名称。②木桃:桃子。瑶:佩玉的一种。③琼玖:一种佩玉。 【译文】 你送给我一只木瓜,我用佩玉来报答。这哪里是礼物的馈赠,分明是爱的赤诚! 你送我一只木桃,我用佩玉回报。这不是礼物的回报,爱你!白头到老! 你送我一只木李,我报之以佩玉。这不是一般的回礼,它饱含着爱的要义! (绿 冰译) 【集评】 宋·朱熹:“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诗集传》卷三) 宋·辅广:“而先生(朱熹)疑以为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者,则亦以卫风多淫乱之诗而疑其或然耳。尝试思之,《静女》之诗,其为男女相赠答,于诗文可见。至此诗,则全不见有男女之辞,若只据诗文,以为寻常间相问遗之意,似亦通。”(《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卷四引) 清·牛运震:“‘匪报也’三字一逗,婉曲之极。分明是报,却说匪报,妙。三叠三复,缠绵浓致,笔端缭绕,言外含蓄。”(《诗志》卷一) 【总案】 《毛诗序》谓卫人美齐桓公救卫,欲厚报之。朱熹疑为男女相赠答之词,而辅广、姚际恒、崔述则以为朋友寻常相赠遗之诗。玩味诗义,似以朱说为佳。诗作开宗明义,色调明快,感情真挚热烈,流露自然,无矫饰之态。运用迭章迭句,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姜涛) 木瓜
【注释】①投:赠送。木瓜:果类。②报:回赠。琼:美丽。琚:佩玉。③好:爱。④木桃:桃子。⑤瑶:玉。⑥木李:李子。⑦玖:黑玉。 【鉴赏】这是青年男女互赠礼物之诗。 全诗三章。青年男女互赠礼物,作为定情的信物,以表永结同心之好。此诗为男子所唱。每章首二句写互赠礼物。一章说:她送给我香甜的木瓜,我用美丽的佩玉回赠她。二章说:她送给我新鲜的木桃,我用美丽的佩玉来回报。三章说:她送给我鲜美的李子,我用美丽的佩玉来回礼。每章后二句写回赠的目的。男子说:这不是什么回报,而是为了永结同心之好。须得说明的是,风诗的主题常在首章。二、三章写女子送给男子“木瓜”“木桃”“木李”,男子回赠女子“琼琚”“琼瑶”“琼玖”,只是为了便于吟唱的需要,而并不是说女子赠送男子三物,男子回赠女子三物。对此,不必过于拘泥。 此诗语言珠圆玉润,音韵和谐,诗情精粹要约,便于讽诵。所以千古以来,流传不衰。 《诗序》说:“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但诗中是赠之轻而报之厚,与当时的情事不合,因而此说实在可疑。 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又称为“诗”或“诗三百”,集中三百零五篇作品都是合乐的唱词,分为颂、大雅、小雅、风四个部分。颂是赞美歌,是祭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雅原是乐曲名,大雅、小雅近于大曲、小曲。二雅除个别例外的,都产于西周王畿,这一地区称之为夏,而古代“雅”和“夏”二字互为通假。风是乐调,国风就是各国的土乐。《诗经》共色括十五国风,其中邶、鄘、卫三风实际上都出自于卫国,周南、召南则是泛指洛阳以南直到江、汉的广大地域的南国的产物。全部风诗的产生地域色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 “木瓜”是卫风中一首有关恋爱的诗歌,木瓜是属于蔷薇科的落叶灌木,果实椭圆,淡黄色,味酸涩,有香气,蒸熟或蜜渍后可食。广布于河南及长江流域一带。卫国位于河南北部一带,木瓜和桃、李在其地亦为寻常之物。“木瓜”这首诗是描写情人间互相赠答的诗歌。从全诗的口气上看,作诗者似乎是一位男性青年,他对于意中人赠与的木瓜、木桃和木李,欣喜万分,思欲以珍贵的琼琚、琼瑶和琼玖相报,以表示自己与心上姑娘永结盟好的意愿。琼是一种赤玉,又是美玉的通称。琼琚、琼瑶、琼玖都是泛指佩玉。但自古及今,对于《诗经》的解说,向来是歧见百出,莫衷一是。“木瓜”一篇也不例外,有人根据《毛诗序》“木瓜”前的小序认为,这不是一首爱情诗歌,而是卫国人托物言志,赞美齐桓公盛德之作。卫国曾为狄人所败,幸齐桓公发兵救之,击退狄人,使卫国得以存留,卫人思图厚报,乃作是诗。亦有一说,卫国实际上没有报答齐桓之恩,国人因作此诗以讽之。 有人用“赋、比、兴”来概括《诗经》作品的艺术手法,“赋”就是铺陈刻化;“比”就是譬喻和比拟,“兴”则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在“木瓜”这首诗当中,“比”的手法的运用较多。该诗一共三章,每章四句。各章起首两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都是对比,以佩带在身的美玉来报答姑娘赠予的木瓜、桃李,其心之诚,其意之切,不言而喻。作者用这种对比来譬喻自己炽烈的情感,突出其“永以为好也”的强烈愿望。这种“比”的手法,化虚为实,将作者那种难于表达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具有可知可感的真实,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在结构上也颇具特色,最突出的是重章叠句。第一章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将木瓜换作木桃、木李; 将琼琚换作琼瑶、琼玖,更换了韵脚,吟唱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而三章中后两句的重叠反复,表现了作者感情的深挚和热烈,也使人体味出作者对爱情和意中人的韧性的、锲而不舍的追求。 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①;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②;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③;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释】 ①投:赠送。木瓜:木瓜树的果实,淡黄色,有香气。琼:赤玉。琚(ju居):佩玉的名称。 ②木桃:桃子。瑶:佩玉的一种。 ③琼玖(jiu久):黑色的佩玉。 【译】 你送给我一只木瓜,我用佩玉来报答。 这哪里是礼物的馈赠,分明是爱的赤诚! 你送我一只木桃,我用佩玉来回报。 这不是礼物的回报,爱你!白头到老! 你送我一只木李,我报之以佩玉。 这不是一般的回礼,它饱含着爱的要义! 【评】 此诗主题,朱熹认为是男人赠答之词:“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诗集传》卷三) 宋人辅广等人以为是朋友间寻常赠送之词: “而先生(朱熹)疑以为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者,则亦以卫风多淫乱之诗而疑其或然耳。尝试思之,《静女》之诗,其为男女相赠答,于诗文可见。至此诗,则全不见有男女之辞,若只据诗文,以为寻常间相问遗之意,似亦通。”(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卷四引) 还是理解为男女情爱之作,更为有味。但也可以作更广泛的运用。这正是诗的特点。清人牛运震评:“‘匪报也’三字一逗,婉曲之极。分明是报,却说匪报,妙。三叠三复,缠绵浓致,笔端缭绕,言外含蓄。”( 《诗志》卷一) 《木瓜》报之以琼琚②。我拿佩玉回报她。 匪报也③,这样不是为图报, 永以为好也。永远相爱早成家。 投我以木桃,姑娘赠我甜木桃, 报之以琼瑶④。我拿美玉相酬报。 匪报也,这样不是为图报, 永以为好也。相亲相爱永相好。 投我以木李,姑娘赠我红木李, 报之以琼玖⑤。我拿美石回赠你。 匪报也,这样不是为图报, 永以为好也。相亲相爱永相喜。 [注释] ①投:赠给。②琼琚:珍美的佩玉。③匪:通“非”,不是。④琼瑶:美玉。⑤琼玖:美石。 [赏析] 这首诗的主旨,旧说是指赞美齐桓公的。因卫有狄人之败,桓公救之,使其复国,卫人欲以厚报。此论未免牵强附会,不可信。朱熹在《诗集传》中称此诗:“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这较为符合诗意。它是一首古代青年男女相互馈赠、倾吐爱情的恋歌。 木瓜,果实名,形似小瓜,有清香,经蒸煮或蜜渍后,可食用。桃、李,皆因木瓜连类而及。琼,美玉;琚,佩玉名。琼琚,即珍美的佩玉。琼瑶,琼玖,皆与琼琚同义。本诗一起始,就展现了青年男女相互馈赠的热烈场面:年轻的姑娘将特意采摘来的芳馨的木瓜,热情地奉献给自己的意中人。这一多情的举动,显示了她纯洁的爱情和对恋人的无比信赖。而小伙子呢,在接受了她的象征爱情的馈赠之后,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立即毫无犹豫地从身上解下珍美而心爱的佩玉,以作热情的回报。诗的前两句,着重实写,通过人物的具体动作,形象地表现了一对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心心相印,无比忠贞。后二句转入虚写,先出以否定语调,接着以正面作答,在跌宕中见真情,抒情热烈奔放。男主人公在感激之余,极力敞开自己的心扉,尽情地向对方倾吐心灵深处的爱慕之情和永结同心的坚定誓言,从而使相互馈赠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 诗分三章,每章四句,反复陈情,回环迭唱,感情深挚缠绵,语言质朴流动,格调明快自然。诗中,采用清香馥郁的木瓜和晶莹透彻的佩玉作为信物,相互交换,这就为他们的爱情生活增添了无限温馨和纯洁的意味,具有动人的神采,充分反映了古代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憧憬和忠贞久长的美好愿望。 木瓜
这是一首情意深厚的恋歌。诗分三章。第一章,写情人互相赠送信物以寄情。这章大意是说,她送给我木瓜,我拿佩玉回报她。我不仅仅是为了报答她,而是永远结好她。二、三章与第一章相较,在章法和内容上几乎没有更多变化,只是将一章的 “木瓜”更为 “木桃”(桃子)、“木李”(李子),把一章中的 “琼琚”更为 “琼瑶”、“琼玖” (jie久)。而琼瑶、琼玖也都是佩玉,只是名称上的更换而已。其他就完全相同了。 从诗的口气来看,当是女青年先赠送给男青年木瓜、木桃、木李,而男青年向女青年回报以琼琚、琼瑶、琼玖。木瓜等瓜果桃李,本是微贱之物,随手可得,而男青年却欢欣鼓舞,不胜欣喜。因为它是女子所送,是爱情的象征,其中蕴藏着深深的爱,非同一般的瓜果桃李,所以不仅高兴地接受下来,而且立刻赠之珍贵的佩玉。这决非等价交换,也不是出于礼貌为报答而报答,而是出于要结情于她,正像诗人反复申述的那样,“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说得多么直率,多么纯真,又是多么多情! 本诗正是通过男女青年互相赠答,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美好愿望。感情执著,愿望强烈,他们的形象犹历历在目,他们的心境可想而得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诗在重章换字的同时,也更换了韵脚,吟诵起来不仅音韵铿锵,琅琅上口,而且也增强了女欢男爱,情思相投的艺术效果。当我们读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永以为好也”的诗句时,很容易想到《邶风·静女》中所写:“静女其娈,贻我以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也很容易想到 《郑风·女曰鸡鸣》中所写: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写的是同样的情景,同样的热恋,同样的深情。这几首诗,可互为参照。 木瓜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她拿木瓜送给我,我用琼琚报答她。不是单纯的报答啊!表示永远结相好。 她拿木桃送给我,我用琼瑶报答她。不是单纯的报答啊!表示永远结相好。 她拿木李送给我,我用琼玖报答她。不是单纯的报答啊!表示永远结相好。 《木瓜》三章,章四句。对这首诗的解释也说法不一。《诗序》以为系卫人赞美齐桓公之作,因卫国败于狄人,齐桓公救而存亡,卫人思图厚报,故作此诗。一说,卫实未报齐,因作此以讽之。有些研究者认为是男女相赠答的诗。 仔细推敲原诗,这是一首情歌无疑。朱熹《诗集传》:“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诗中是男子口吻(一说为女子口吻),女送男木瓜、木桃、木李,男送女琼琚、琼瑶、琼玖。此犹今之青年男女恋爱期中互相赠送礼物之意。据学者考证,古代风俗,有以瓜果之属为男女定情之信物者。 《木瓜》是《卫风》的第十篇。卫,指现在河南淇县东北地区。在卫风中以爱情诗为多,而且美丽动人。《木瓜》就是一个好的例子。这篇诗只短短三小节,加上标题二字,总共才56个字,但是它却动人地表现了青年男女相爱相互赠答的深情厚意。对本诗所创造的意境,所表达的感情,让我们一齐来展开想象吧! 秋季的一天,一对青年男女相遇在一片果树林中。他们也许是偶然的第一次见面,也许是认识不久相约来此幽会的。秋天的气候是温和的,果树林的环境是幽静而美丽的,就在这样的静谧的氛围中,诗篇中的主人公——一对青年男女开始交谈。他们的话自不免有彼此的倾慕,有爱情的试探。随着谈话的增多,他们越来越情投意合,越来越感到对方对自己吸引的魅力,越来越燃烧起了感情的火焰。这时语言无力了,于是这位年轻姑娘抬头摘取了树上的木瓜送到了对方的手里,木瓜本身是微不足道的东西,然而情意却是无比的。因为这木瓜上面,凝结着这位姑娘的火热情感。年轻小伙子接到木瓜后,体会了姑娘的心意,马上解下了身上的佩玉来回赠。他的回赠正像诗中所表现的,不仅仅是报答的意思,乃是为了永远结好的表示。通过礼物的赠送,一方面表了情,另一方面也通了意,他们就告别了。这时候年轻小伙子内心充满了喜悦,而互相赠送信物的场面在他的脑海里浮荡着。他细细地体会着,慢慢地咀嚼着,于是他就唱出了这篇洋溢着火一样爱情的诗篇。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最突出的是重章叠句。第一章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将“木瓜”改为“木桃”、“木李”;将“琼琚”改为“琼瑶”、“琼玖”,更换了韵脚,读起来琅琅上口,一唱三叹,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本诗语言质朴明朗,反复咏唱,具有民歌特色。 木瓜诗经·卫风
《诗经》中有不少描写爱情的优美诗篇,《木瓜》就是其中之一。通过相互赠物的描写,抒发了男女之间的情爱。本诗不以主动追求爱情的女方为第一人称,而是以被姑娘相中的小伙子的口吻写的。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各章的句式基本一样,只换了“木瓜”、“木桃”、“木李”,“琼琚”、“琼瑶”、“琼玖”几个词。木瓜,成熟的果实金黄,可食,亦可供赏玩。木桃又名樝(zhā楂)子。果实圆状或洋梨状。木李,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在诗中都可理解成果实。琼琚、琼瑶、琼玖皆指美玉,可理解为佩玉。首章大意是说:小伙子接到心爱的姑娘投来的木瓜,真是又惊又喜,欣然解下腰间佩戴的美玉回报,他是多么能体察姑娘一片赤诚的心意啊! 赠送的是瓜果,回报的却是美色佩玉,不仅仅为的是回报,而是表白自己永远和她相好。姑娘薄施,是那样率真,小伙子厚报,是那样厚实钟情,从中我们看到了古朴的民风。二、三章意略同。 上古采集野果的工作,一般由女子担任。她们在劳动中看中某个自己喜欢的小伙子,往往大胆而又含蓄地投掷果实以传递情意。这种社会风俗,大概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晋代文学家潘岳貌美,每次出门都有许多女子将他围起来,向他投掷瓜果。唐代皇甫松有诗云:“无端隔水抛莲子。”(《采莲子》)直到今天,西南少数民族还可以看到这种遗俗的影子。 乍看起来,此诗内容较简单,但细细揣度,男女赠答却颇有韵味。从《诗经》描写男女爱情的诗篇中,我们不难发现女子为爱情主动的一方的比男子的要多。因此可以说,在《诗经》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教在民间的约束尚未达到封建社会那么森严和顽固的程度。女子主动追求男子,大胆抛出爱情信息之果视为常事;不止于此,她们有时还有戏谑男子的言语和举动。此诗没有停留于姑娘、小伙子的调情逗趣,它着意地刻画了一对青年男女两情初通相互赠物的情景。在爱情面前,他们大胆热情,毫不掩饰、造作。但这决非轻狂、放荡,姑娘热情并非水性杨花,小伙子重情更非轻薄儿。《诗经·静女》中的姑娘馈送的仅仅是彤管、荑草,却让小伙子欣喜若狂,因为那不是普通的东西,而是爱情的信物。木瓜、木桃、木李,更是物轻情重,小伙子又岂敢怠慢?读完全诗,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洋溢着劳动欢悦气息的风情画,耳边奏响了一曲充满浪漫情调的田园情歌。 这首诗采用复沓的形式,反复的歌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姑娘小伙永结情好的意愿。语直情浓,辞浅意深,感情浓烈不俗,格调欢快明朗,韵味悠长。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颇有争议,《诗序》说,“美齐桓公也”,因齐桓公救卫,卫人为表达感激之情,欲厚报桓公而作此诗。又有云“朋友相馈赠之诗”等。而朱熹《诗集传》:“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倒是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此诗的主旨,笔者也认为这是一首质朴优美的爱情诗。 木瓜 木瓜〔原文〕 ☚ 有狐 王风 ☛ 木瓜 木瓜落叶灌木或乔木,果实秋熟,椭圆,有香气。李时珍《本草纲目》〔集解〕:“按《尔雅》云:‘楙,木瓜。’郭璞注云:‘木实如小瓜,醋而可食,则木瓜之名取此义也。’”“木瓜可接,可压枝,其叶光而厚,其实如小瓜而有鼻,津润,味不木者为木瓜。”《卫风·木瓜》一章:“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毛《传》:“琼,玉之美者; 琚,佩玉名。” ☚ 木李 贝 ☛ 木瓜 木瓜mùɡuā┃━ 义同“木李”。互相馈赠。唐·贾岛《投张太祝》诗:“欲买双琼瑶,惭无一木瓜。”唐·张九龄《叙怀》诗:“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 云树 木李 ☛ ![]() ![]() ![]() ![]() ![]() ![]() ![]() ![]() 木瓜借指应当酬报之恩。唐张九龄《叙怀》诗之二: “木瓜诛有报,玉楮论无实。” 木瓜mùɡu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圆形,花淡红色。果实也叫木瓜,长椭圆形,有香气,可以吃,也可以做药材。 木瓜mù guā打绳器械上用来分股的木制球形部件,上有三个槽,可以让三股麻分别通过。 木瓜mù guā木瓜树的果实,长椭圆形,有浓烈的香气: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五·100)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灌木 > 木瓜 木瓜 mùguā 亦稱“楙”。果樹。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形至披針形。花腋生,大紅色或粉紅色、白色。梨果卵形或球形,芳香,可蒸食。種子、根、枝葉、果入藥。分佈於華東、華中、華北與西南。始載於先秦典籍。《詩·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周禮·考工記·弓人》:“凡取幹之道七,柘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為下。”《爾雅·釋木》:“楙,木瓜。”郭璞注“實如小瓜,酢,可食。”《藝文類聚》卷八十七引《廣志》曰:“木瓜子可藏,枝爲杖,號一尺百二十節。”明·方以智《物理小識·人身類·緩筋法》:“古云:書楙緩筋,木瓜能治脚氣。楙,木瓜也。”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酒部 > 酒名 > 木瓜 木瓜 mùguā 酒名。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品酒》:“蘇州之福貞,惠泉之三白,宜興之紅友,揚州之木瓜……而其甜其膩,則又過之。”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花實 > 木瓜 木瓜 mùguā 亦稱“楙”、“木瓜實”。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的乾燥果實。長圓形,多縱切成兩瓣。外皮棕紅色或紫紅色。主治吐瀉轉筋,濕痹,腹痛,脚氣。始載於秦漢典籍。《爾雅·釋草》:“楙,木瓜。”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木瓜實》:“主治濕痺邪氣,藿亂,大吐下,轉筋不止。”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木瓜》:“〔集解〕時珍曰:……其葉光而厚,其實如小瓜而有鼻,津潤味不木者爲木瓜;圓小於木瓜,味木而酢澀者爲木桃;似木瓜而無鼻,大於木桃,味澀者爲木李。” 木瓜【同义】总目录 木瓜护圣瓜铁脚梨 果实名 果实名栗子:栗(霜栗;锥~) 河东饭 ☚ 果的各部分 水果 ☛ 木瓜fructus chaenomelis祛风止痛药。出《雷公炮炙论》。见《牛经备要医方》。又名木瓜实。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的成熟果实。润透或蒸透后切薄片, 晒干。生用。主产安徽、四川、湖北、浙江。酸,温。入肝、脾经。功能平肝舒筋, 和胃化湿。《养耕集》:“通气、走脚、去肿, 并通经络。”主治: ❶牛四脚寒、软脚瘟,与防风、秦艽、苍术、苡仁、麻黄等配伍(《牛经切要》)。 木瓜Chinese flowering quinceChaenomelessinensis,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染色体数2n=2x=34。株高达10m,树皮红褐色块片状剥落,内皮青灰色。单叶互生、近革质,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8cm,端急尖,基广楔形至圆形,缘具芒状腺齿。花单生叶腋,淡粉红色,径约3cm,花期4~5月;梨果椭圆状卵形至倒卵形,木质,黄色,长约10~15cm,具芳香,9~10月果熟。产中国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广东及广西等地。喜光,好肥沃湿润,亦较耐旱,忌积水;适应温度变幅大。在北京的栽培条件下,可正常生长。播种或扦插繁殖,亦可以海棠类作砧木行嫁接繁殖。实生苗8~10年后进入花果期。病害主要有锈病(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煤污病(Fumago sp.)等。在庭院中可对植,或植草坪、路旁,初夏赏花,秋季赏果,深秋叶色变红,也很艳丽。果实收后可置室内观赏,至春节而不皱腐,满屋生香,沁人肺腑。果可入药。 木瓜药名。出《雷公炮炙论》。又名宣木瓜、铁脚梨。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 (Sweet) Nakai的果实。主产安徽、浙江、湖北。酸、涩,温。入肝、脾、胃经。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治吐泻腹痛,腓肠肌痉挛,湿痹,痢疾,黄疸,脚气,腰膝无力。煎服:4.5~9g。木瓜根:治脚气;泡酒饮治风湿麻木。果实含皂苷、黄酮类、鞣质、维生素C、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煎剂对小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消肿作用。本品还有保肝、抗菌作用。 木瓜Chinese floweringquinceChaenomeles sinensis(Thuin)Koehne,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2n=34。高5~10 m,树皮成片状脱落。花淡粉红色,单生于叶腋,先叶开放。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 cm,暗黄色,木质,有芳香。秋季成熟。扦插、压条繁殖。本种为东亚特产。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及陕西均产。果味涩不宜鲜食。水煮成糖渍食用或制果酱,也可入药。习见栽培作观赏树。 木瓜 木瓜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5~10 m。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5~8 cm,宽3.5~5.5 cm,叶柄长5~10 mm。枝有刺或无刺。叶缘具锯齿或全缘。花单生或簇生,花瓣5或重瓣,花色粉红、绿白或鲜红色。早春先叶开花,秋季结芳香宜人的果实。梨果长椭圆形,长10~15 cm。果实经水煮或浸渍糖液中可供食用,也可入药。木瓜属植物为东亚特产。全属5种,中国产4种,日本产1种。果实药用,也作果汁、果酱、果脯、果冻。木瓜又称光皮木瓜,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树皮片裂,果实暗黄,木质、味芳香、药用,或水煮糖渍。皱皮木瓜又称贴梗海棠,铁脚梨,常见观赏的有一般红花、单瓣的贴梗海棠,还有重瓣白色、粉红、猩红、大红色的木瓜海棠。近年,山东省临沂选出的果用沂州皱皮木瓜果实长圆,单果重500g,最大2000g。株高2m,可结30~40个果实。切丝凉拌或加工果汁、果脯、罐头、果干。沂州木瓜春季花色美丽,秋季果实累累,是城市园林绿化的新树种。同属还有毛叶木瓜,又称木桃。西藏木瓜,半常绿,果实长圆,芳香。还有日本木瓜,植株矮,丛生,供观赏。 木瓜chaenomeles fruit系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成熟果实。内含皂甙、苹果酸、酒石酸、黄酮类、维生素C及鞣质等。有祛湿舒筋、平肝和胃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同时常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用量4.5~9g。 木瓜《诗·卫风》篇名。写男女投桃报玉,赠答传情。情辞切切。 木瓜 木瓜Chaenomelessinensis双子叶植物,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果实秋季成熟,长椭圆形,淡黄色,味酸涩,具有特殊芳香气。我国陕西、安徽、浙江、四川、湖北、江苏、福建、河南、山东各地均有栽培,也是著名的观赏树种。中医学上以果实入药,名“光皮木瓜”,不仅有平肝和胃的功效,还主治筋脉拘挛、腰膝酸重、脚气湿痹等症。木瓜也可作为蔬菜食用,新疆的“抓饭”,常配有“木瓜丝”,认为常食可健康长寿。
☚ 甘蔗 番木瓜 ☛ 木瓜mù guā《本草纲目》果部第30卷木瓜(129)。药名。 木瓜 木瓜别名“铁脚梨”。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可达6—10米。树皮为片状。小枝为刺,新生时有绒毛。圆卵状或长椭圆形树叶,边缘有锯齿。果实椭圆形,深黄色。喜光,不耐湿。木瓜具有舒筋、化湿、和胃之功能,主治腓肠肌痉挛、风湿关节炎、腰膝酸痛、吐泻腹痛。湖南为国内木瓜主产省份之一,历史上产量曾居第一位。主要产区为: 常德、湘潭、涟源、怀化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年约250吨左右,主要销往国内各大市场。 ☚ 枳实 栀子 ☛ 木瓜 木瓜特产中药材。又称榠虚、铁脚梨。主产于湘西、张家界、常德、湘潭、娄底、怀化等地市,其他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药用部分为果实,性温,味酸涩,含有苹果酸、柠檬酸及维生素等,有舒筋、祛湿、止痛作用,适用于筋脉拘挛、腰膝酸重、脚气湿痹等症。又经蒸煮或蜜饯供食用。湖南省历史上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大部分调销外省及供出口。 ☚ 山苍子 五倍子 ☛ 木瓜mùɡuā中药名。出《雷公炮炙论》。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 (Sweet) Nakai 的果实。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酸、涩, 温。入肝、脾、胃经。和胃化湿, 舒筋活络。治吐泻腹痛、腓肠肌痉挛、湿痹、脚气, 煎服: 6 ~9 克。本品含皂苷、黄酮类、鞣质、维生素C、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煎剂对小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消肿作用。本品还有保肝、抗菌作用。 木瓜 木瓜 木瓜木瓜,又名铁脚梨。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或木瓜C. sinensis (Thouin) Koehne的果实。贴梗海棠果实药材习称“皱皮木瓜”; 木瓜果实药材习称“光皮木瓜”。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纵剖后晒干,亦可放沸水中烫5分钟,取出,用铜刀纵剖两瓣,再晒干。 ☚ 桑枝 络石藤 ☛ 木瓜 木瓜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 (Sweet) Nakai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季果实绿黄时采摘,用开水烫后,切半晒干。干燥品呈长圆形,长4~8cm,宽2~5cm,厚2cm左右。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皱纹,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部凹陷,棕黄色。质坚硬。气清香,味酸。 ☚ 松节 猕猴桃 ☛ 木瓜 木瓜蒙古名𠯫迪拉、毛朱尔—吉米斯、比勒瓦。 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 ☚ 葫芦 翠雀花 ☛ 木瓜 木瓜赛雅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H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晒干。 ☚ 决明子 石榴子 ☛ 木瓜papaya 木瓜Chinese flowering quince 木瓜papaya 木瓜瓜果名。《尔雅·释木》谓楙。《齐民要术》卷四记: 其果实秋熟,椭圆形如小瓜,有香气,味酸,经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其木栽种法同桃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