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寺院土地所有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寺院土地所有制

寺院(寺庙)的僧侣贵族,用以榨取农民剩余劳动的土地占有制或所有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历史上各主要宗教的寺庙、教堂、修道院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占有土地。早在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就出现寺庙田庄,大量使用奴隶劳动。在封建社会,寺院土地所有制大规模发展起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寺庙也占有大量土地。寺庙土地来自皇帝的赏赐、贵族官僚的施舍和寺庙主持对农民的巧取豪夺。

寺院土地所有制

寺院神社的僧侣贵族用以剥削农民剩余劳动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
早在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就出现了使用奴隶耕作的寺庙田庄。到封建社会,寺院土地所有制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取得重要地位。在西欧,基督教会占有全部土地的三分之一;在日本,神社占有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在印度,笈多王朝时期,佛教寺院即从国王、贵族那里取得大量施舍土地。封建寺院的土地所有制和世俗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相同,僧侣贵族占有土地和不完全占有劳动者,只是在地租形式上,代役租和货币地租流行较早。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寺庙开始占有土地,以后历代都保有面积不等的寺庙土地。到了近代,帝国主义教会侵入,也在中国占据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征收了所有寺庙的土地,彻底扫除了寺院土地所有制。

寺院土地所有制

寺院土地所有制

寺院、庙、观、教堂的僧侣贵族用以剥削农民剩余劳动的土地所有制。一些国家的寺院土地所有制,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得到大规模发展。它与世俗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相同,僧侣贵族占有土地和不完全占有农民。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教会占有全部土地的1/3,僧侣贵族的土地占有表现为教会土地所有制。教会的土地主要来自国王、贵族的奉送和施舍,以及教士们用欺诈、诺言、威胁、暴力等手段占有或控制农民的土地。在古代印度芨多王朝时期,国王和贵族施舍给佛教寺院大量土地。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寺庙和道教观院开始占有土地。此后,它们始终占有面积不等的土地。在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过程中,寺院土地所有制被消灭或走向衰落。

☚ 采邑   农奴 ☛
000113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