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
【生卒】:1900—1980 【介绍】: 法国籍美国心理分析学家,社会学家,新弗洛依德主义的主要代表。 1933年,侨居美国。他主张抛弃弗洛依德的生物学主义,然后分别取马克思与弗洛依德思想中的优点,消除其各自的片面,把他们有机结合成一种新的“科学”理论,而他本人正是致力于把二者加以综合的工作。 他认为弗洛依德的卓越贡献在于发现了潜意识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因,但却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的个性的影响;而马克思虽看到了在社会发展背景中起决定作用的机制即经济因素,但却忽视了心理因素的作用,忽视了人身上的非理性力量。于是他把马克思的社会分析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弗洛依德的马克思主义”。 他力图说明个人心理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在个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他认为,恐惧在这一过程中起了特殊的作用,恐惧抑制并排除了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规范不相容的无意识特点。社会性的类型同自我异化的人的不同历史类型(囤积型、剥削型、市场型、接受型、失恋型)是相对一致的,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病的不同形式与异化有著紧密的联系。他开出要建立和谐的“健康社会”,以消除病态的药方。主要著作有《心理分析》、《宗教信仰》、《在幻想锁链的彼岸》、《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