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堂辽耶律倍室名。望海,指观赏渤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中郎(荀羡)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褰裳濡足。’”耶律倍为辽太祖长子,天显间从征渤海。室名盖寓孟子所谓“观于海者难为水”之意,寓志向远大之旨。 [附目]清高宗(乾隆)作有《〈望海楼诗〉跋》(见《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一二)。 望海堂耶律倍,小字图欲( 一作突欲),望海堂为藏书室名,辽契丹人。太祖长子。唐光化二年生,辽天显十二年卒。太祖卒,倍知太后意,让位于弟德光。太宗既立,徙倍居东平。唐明宗以书召之至汴,赐姓名李赞华,镇滑州。倍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焫之术。善画,工辽、汉文章,尝译《阴符经》。又尝市书至万卷,藏于毉闾山绝顶之望海堂。 望海堂契丹王朝时期,辽太祖长子耶律倍所置藏书堂名。位置在今辽宁北镇医巫闾山山顶。耶律倍不仅出身显赫,并善文章,喜藏书,工绘画,知音律,精医药,为有辽一代著名的政治人物和文化人物。《辽史》本传称:“倍初市书至万卷,藏于医巫闾山绝顶之望海堂。”现原堂已不存,相传其址在今主峰望海山顶之望海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