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有效保护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有效保护率

亦称实际保护率。各种保护措施可能给被保护产业的生产过程带来的价值增值的增加量作为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的百分比。是有效保护理论中衡量一国对某产业保护程度的指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ERP为有效保护率,V′为保护贸易条件下被保护产业生产过程的增值,V为自由贸易条件下该生产过程的增值。由于关税是主要贸易保护措施,因此,通常假设关税是唯一的保护措施,以有效关税保护率代替有效保护率,来分析一国对某产业的保护程度。如果以tj为产出品的关税税率,ti为投入品的关税税率,aij为投入品i在产出品j中的投入系数,则j产品的有效保护率ERPj可以表示为:

上述公式有如下特性:(1)当投入品的关税税率低于产出品关税税率时,有效保护率高于产出品关税税率;(2)当投入品关税税率高于产出品关税税率时,有效保护率低于产出品关税税率;(3)当投入品加权关税税率aij·ti高于产出品关税税率时,有效保护率为负值。有时产出品的有效保护率与产出品关税税率相差甚远。例如,日本1973年税则中牛奶、奶酪和黄油的平均关税税率是37.3%,但其有效保护率高达248.8%。

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Protection Rate(EPR)

亦称“有效关税率”,或称“实际保护率”。 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产品生产过程中净增值的影响。即整个关税制度所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占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的百分比。它不仅计入关税对成品价格的影响,也计入对投入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影响,因此有效保护率是某项加工工业受全部关税制度影响而产生的增值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有效保护率=(国内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100%。式中,“国内加工增值”等于成品到岸价格加进口税额,“国外加工增值”等于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国外成品价格减投入品费用。

有效保护率

有效保护率

征收关税后进口竞争行业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的增加率。附加价值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减去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价格的余额。有效保护率计算公式为:

比如在自由贸易时,一件皮上衣的国内价格为500元,其中250元是自由进口的皮革价格,另外250元是国内加工制造皮上衣所附加的价值。现假定对进口的皮革和皮上衣分别征10%、20%的从价税,则对皮上衣的名义保护率是20%。假定国内皮上衣价格也升20%为600元,则V′=600-250-250×10%=325,V=250,则:

如果对皮上衣和皮革的关税都是20%,则V′=600-250-250×20%=300,V=250,则:

如果对皮上衣关税不变,对皮革征收30%的关税,则:

有效保护率意义在于: 当最终产品名义税率一定时,对所需的原材料征收的名义税率越低,最终产品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大。工业发达国家常常采用这样的关税结构:对原材料进口几乎免税,对制成品征收比较重的关税。

☚ 对外贸易倍数原理   地域分工论 ☛
000074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