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筻口春秋人像动物纹提梁卣
1986年筻口莲塘村农民在凤形嘴山上取土时发现有青铜提梁卣1件,附近还出土有铜鬲、铜盆各1件。铜器出土时距地表约1米,可能出自墓葬,但不一定是同一墓。提梁卣出土时已破损,现已基本修复。通高33.2厘米、器身高27.4厘米、口径22厘米、腹径29厘米、胎厚0.2厘米。器身有子口,垂腹,平底,圈足较矮。提梁已失。卣盖保存完整,盖中有长方形提手,盖上饰雷纹、三角形纹、蟠曲龙纹、小圈点连珠纹、变形兽面纹、简化龙纹等。卣身腹部纹饰分上、中、下三圈,内容极为丰富,以云雷纹为地,以两两相对的蛇纹为主纹,共有六组纹样,内容各不相同,纹饰也多不对称。在各组纹样之间,还饰以鳄鱼、蛙、蟹等。总计8种34只。这些动物除鹿外,都是水生动物。由人物持兵器和人的内容看,似是反映了当时中国南方的猎头风俗。这应是湘水流域越族人铸制的铜器,地方特点浓厚,铸制水平较高,对研究南方越式铜器有重要价值。原物现存岳阳市文物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