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曾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曾鲸 曾鲸1568—1650字波臣。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今南京)。以人物肖像画著称于世。写实本领很高,尤善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画史称其“如镜取影,妙得神情”。画法注重墨骨,每写一像,先用水墨层层烘染,多者数十层,然后敷以淡彩。此种画风影响很大,弟子甚多,形成“波臣派”。现存作品有《王时敏像》、《张卿子像》、《葛震甫像》、《赵明伯像》、《李醉鸥小像》、《沛然像》、《侯峒曾行乐图》、《菁林子像》等。 ☚ 关思 赵宦光 ☛ 曾鲸明代画家。1568年生,1650年去世。莆田(今属福建省)人。擅画人像。受西洋绘画影响。1616年作《王时敏像》(64cm×42.7cm)。1619年作《沛然像》轴。1621年作《潘琴台像》。1622年作《张卿子像》轴(111.4cm×36.2cm)。1624年作《赵士锷像》轴(126.1cm×50.9cm)。1642年作《顾梦游像》轴(105.4cm×45cm)。《葛一龙像》卷(32.5cm×77.5cm)。 曾鲸 453 曾鲸1568—1650,一作1564—1547字波臣。明代画家。莆田(今属浙江)人,晚年客居金陵。以工肖像著称。其法重在墨骨,而后敷彩,再加晕染,妙入化工,点睛加毫,俨然如生。颇受西洋画法影响,遂出新意,于传神法中 “出一新机轴”。曾氏写照,评者谓“如镜中取影,妙得神情,傅色淹泊,点睛生动,虽在楮素,盻睐嚬笑,咄咄逼人。”又谓其“每图一像,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止。”学之者甚众,称波臣派。其画风,直至清代仍尚盛行。存世画迹有《顾与治小像》(由张飌补景)、《赵庚像》 (藏广东省博物馆) 等。 ☚ 董其昌 蓝瑛 ☛ 曾鲸 曾鲸1568—1650明末画家。字波臣,福建莆田人,居南京。擅画肖像,注重墨骨,烘染数十层然后罩色,追求明暗效果,与传统的墨线勾轮廓,然后全用粉彩渲染的手法不同,明显受到西洋画的影响。陈师曾认为传神一派,至波臣乃出一新机轴。其画法曾风行一时,弟子甚众。著名的有谢彬、郭巩、沈韶、徐易、刘祥生、张远等,被称为“波臣派”(见彩色图版)。 ☚ 董其昌 崔子忠 ☛ 曾鲸 曾鲸1568—1650Zengjing明末画家。字波臣,福建莆田人,长期侨居南京。当时江南民间肖像画家重色染,先以淡墨钩轮廓,而后全用粉彩渲染。曾鲸则创为墨骨画法,以淡墨勾定轮廓五官,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其画法风行一时,弟子甚众,称“波臣派”。其传世作品《王时敏小像》、《张卿子像》等都达到了“无不俨然如生”的境界,人物性格特征十分鲜明。 ☚ 陈洪绶 丁云鹏 ☛ 曾鲸1568—1650明杰出画家。字波臣。福建莆田人, 居南京。所画人像, “如镜取影,妙得神情”。注重墨骨,烘染数十层,与全用粉彩渲染者不同。其画法风行一时,学者甚众,称“波臣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