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往來之函件。古時書信二字有别,書指函札,信爲使者。後合爲函件的泛稱。且書、信二字亦可分别單稱。秦漢以前,書信一般寫於一尺見方的木牘上,外用木板或木匣加封泥封緘;亦有書於絹帛之上者,故有“尺牘”、“函”、“帛書”、“尺素”等稱。紙發明後,多以紙爲之,外加信封緘口。《左傳·昭公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晉書·陸機傳》:“我家絶無書信,汝能賫書取消息不?”《梁書·到溉傳》:“因賜溉《連珠》曰:‘研磨墨以騰文,筆飛毫以書信。’”唐·王駕《古意》詩:“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唐·李紳《端州江亭得家書》詩之一:“開折遠書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清·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余鎸‘願生生世世爲夫婦’圖章二方,余執朱文,芸執白文,以爲往來書信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