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曲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曲藻

曲藻

戏曲论著。明王世贞著。系后人从其《艺苑卮言》附录中辑录有关戏曲部分而成。主要谈元杂剧曲文,兼及戏曲家朱有燉、王九思、杨慎、陈大声诸人生平及轶事的介绍,并对《西厢记》作者有所考证,肯定为王实甫作。

☚ 南词引正   曲论 ☛
曲藻

曲藻

曲论著作。明王世贞著。系后人从其所著《艺苑卮言》附录中摘出论曲部分辑录成书。共四十一条。大部分条目是对曲家作品的评论。对《荆钗记》、《琵琶记》等戏曲及一些散曲作家的评论,有一定的见解。对曲的源流的论述,对南曲北曲曲情的比较分析,自成一家言,影响颇广。王世贞论曲常多“文辞家”志趣而少“当行家”本色,重词藻而不及其他,故时有偏颇。如评《拜月亭》“无词家大学问”而贬低其地位,引起明后期一场关于《琵琶记》《拜月记》孰优孰劣的争论,而多数戏曲家不赞同以“文辞家”眼光看待戏曲作品。书中尚有部分内容转录于《中原音韵》、《太和正音谱》等书。《曲藻》今存版本有明万历茅 一相编《欣赏续编》本(四十条)和明末《锦囊小史》刻本(四十一条)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系以《欣赏续编》本为底本而补以《锦囊小史》本,并据《艺苑卮言》加以校勘。

☚ 南词叙录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

曲藻

戏曲论著。明王世贞(生平见《艺苑卮言》条)撰。《弇州山人四部稿》分“赋部、诗部、文部、说部”四部分,其中“说部”中有文学批评著作《艺苑卮言》八卷、附录二卷。附录卷一论词曲,标题《曲藻》为后人摘出单刻时另拟。

《曲藻》总共四十一则,内容约分两个部分:一、转述前人曲论,或加褒扬,或加辨驳;二、对元曲及当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并提出了许多戏曲史上的有关理论问题。在《曲藻》中,王世贞从文学和音乐的角度阐发了戏曲的源流:“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转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明确了中国古代诗词曲的一脉相承关系,此说在戏曲史和戏曲理论史上有广泛的影响。在作家作品评论中,《曲藻》对《拜月亭》的评价在戏曲史上最为著名:(《拜月亭》)“既无风情,又无裨风教”,“歌演终场,不能使人坠泪”,标举了“风情”、“风教”和“使人坠泪”的三大准则,在后来的《拜月》、《琵琶》孰优的争论中有重要影响。《曲藻》对《香囊》和《五伦全备记》等的评价也颇具特色:“《荆钗》近俗而时动人,《香囊》近雅而不动人,《五伦全备》是文庄元老大儒之作,不免腐烂”,对泛滥于曲坛的“道学气”和“时文气”作了批评。在批评方法上,《曲藻》标举“精思以求诣”而反对“执末以议本”,评高则诚云:“则诚所以冠绝诸剧者,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其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但《曲藻》虽反对“执末以议本”,其评论角度和准则在总体上却还是多从文学角度入手的,对戏曲艺术的特殊性相对地比较漠视,如评《西厢》仅摘其“骈俪中情语”、“骈俪中景语”等加以评论,不免与戏曲的本身特性相去甚远,因而也遭到后来剧论家的讥评。

明万历年间有茅一相《欣赏续编》单行本、《新曲苑》本等。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出版。

曲藻

曲藻

明·王世贞撰。一卷。此书系后人从其所著《艺苑卮言》附录中摘出有关评论戏曲部分,辑录而成。全书凡四十一条,其中一部分谈论元杂剧曲文,兼及一些作家的简历和轶事,另一部分是引述前人的曲论,或加赞扬,或作驳难。其论述戏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特点,是从文学发展的角度入手的,认为“《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转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这是看到了戏曲与词、绝句、古乐府以至诗、骚之间的渊源关系,看到了音乐、观众的欣赏习惯、南北方语言差别对于戏曲发展的深刻影响。比较重视戏曲创作的艺术魅力,要求作品必须“动人”,并以此作为衡量作品的标准。在批评方法上,主张“当精思以求诣,不当执末以议本”,反对以偏概全,武断草率,要求在评价作品的成败得失时,应该根据整个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衡量。此书对后来的戏曲批评和创作发生过一定影响。有明刻《欣赏续编》本,《新曲苑》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 艺苑卮言   艺圃撷余 ☛

曲藻

曲论。明王世贞(1526—1590)撰。一卷。世贞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已著录。《曲藻》摘自《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二,原为《艺苑巵言》附录,后单刻行世。六千余字。书中评论曲作家及作品,有一些是转录前人之论,其它部分,或论人,或论曲,或记轶事掌故,或比诸家得失。谈“作词十法”,颇中肯綮。此书问世之前,曲话之类并不多见,且王世贞声满文坛,故此书后人屡有征引,产生一定影响。版本较多,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本最佳。另有《新曲苑》本,题“《王氏曲藻》一卷”。

曲藻

曲藻

戏曲论著。明王世贞(生平见《艺苑卮言》条)撰。《弇州山人四部稿》分“赋部、诗部、文部、说部”四部分,其中“说部”中有文学批评著作《艺苑卮言》八卷、附录二卷。附录卷一论词曲,标题《曲藻》为后人摘出单刻时另拟。
《曲藻》总共四十一则,内容约分两个部分:一、转述前人曲论,或加褒扬,或加辨驳;二、对元曲及当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并提出了许多戏曲史上的有关理论问题。在《曲藻》中,王世贞从文学和音乐的角度阐发了戏曲的源流:“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转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明确了中国古代诗词曲的一脉相承关系,此说在戏曲史和戏曲理论史上有广泛的影响。在作家作品评论中,《曲藻》对《拜月亭》的评价在戏曲史上最为著名:(《拜月亭》)“既无风情,又无裨风教”,“歌演终场,不能使人坠泪”,标举了“风情”、“风教”和“使人坠泪”的三大准则,在后来的《拜月》、《琵琶》孰优的争论中有重要影响。《曲藻》对《香囊》和《五伦全备记》等的评价也颇具特色:“《荆钗》近俗而时动人,《香囊》近雅而不动人,《五伦全备》是文庄元老大儒之作,不免腐烂”,对泛滥于曲坛的“道学气”和“时文气”作了批评。在批评方法上,《曲藻》标举“精思以求诣”而反对“执末以议本”,评高则诚云:“则诚所以冠绝诸剧者,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其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但《曲藻》虽反对“执末以议本”,其评论角度和准则在总体上却还是多从文学角度入手的,对戏曲艺术的特殊性相对地比较漠视,如评《西厢》仅摘其“骈俪中情语”、“骈俪中景语”等加以评论,不免与戏曲的本身特性相去甚远,因而也遭到后来剧论家的讥评。
明万历年间有茅一相《欣赏续编》单行本、《新曲苑》本等。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出版。

☚ 太和正音谱   四友斋曲说 ☛
000007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