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过敏性眼内容炎
晶体过敏性眼内炎是当晶体在手术或外伤后囊膜破裂,皮质浮游释出,而引起的一种自体抗原(晶蛋白)性过敏性葡萄膜炎。炎症常在囊破后1~14天内发作,曾对晶蛋白有过接触的病人(如另眼作过囊外摘出术)发作较早,首次接触者发作较晚。病人有较重的眼睑浮肿和球结膜水肿,房水闪辉较重,严重时细胞与残留皮质混合有如前房内有脓性渗出物,以致误诊为细菌性眼内炎。角膜后有羊脂状沉着物,以后有较严重的后粘连,并形成炎性睫状体膜,可继发青光眼或导致眼球萎缩。病程漫长,易于复发,有时对侧眼也有炎症,颇似交感性眼炎。
为了预防本病发生,对软性白内障宜用抽吸术代替单纯截囊,在外伤性白内障时争取早期作抽吸术或线状摘出术,老年性白内障尽量作囊内摘出,囊外摘出时尽可能取净皮质。炎症发生后要及时应用大量皮质类固醇及充分散瞳,并作前房穿刺将晶体皮质清除。
目前没有证据说明晶体有毒性作用,故晶体毒性葡萄膜炎一词已摒弃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