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晶体手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晶体手术

晶体手术

晶体手术是指用不同方法摘除已经混浊或脱位晶体,以达到提高视力或消除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如高度屈光参差、继发性青光眼为目的的手术。
白内障抽吸术 此法适用于无硬核的软性白内障,如先天性白内障或年青人外伤性白内障。先尽量散大瞳孔,在角膜缘作一2~3mm的切口,并把晶体前囊划破,然后插入抽吸针把晶体皮质抽出,抽吸针有双管式的,可同时作抽吸及灌注,最简单的是用磨钝的8号针头。先吸入2ml生理盐水,然后对前房进行反复抽吸及灌洗。亦可另作一小切口专为灌注之用。
用玻璃体注吸切割器亦可做此手术,且可经睫状体平坦部进行,必要时还可同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这是把晶体的后囊留下而把囊内物质摘出的方法。适用于已有硬核的成熟白内障、高度近视病人和另眼作囊内摘出术时曾发生玻璃体脱出或术后引起视网膜脱离等情况,因保留完整的后囊膜,有屏挡玻璃体作用,可减少术中发生玻璃体脱出的机会以及术后黄斑变性的可能性,但残留的皮质及囊膜可能影响光学效果或引起葡萄膜炎。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手术方法基本同囊内摘出术,不同的是切口可较小,先用晶体有齿镊抓破前囊或用截囊刀充分划开前囊后,再压出晶体核,残留皮质用冲洗法尽量冲出。
白内障囊内摘出术 这是指整个白内障连囊膜一并摘出的手术,因无皮质残留,故术后反应轻、视力较好,适用于35岁以上的白内障病人,尤其是伴有大量透明皮质的老年性及并发性白内障。但由于失去了晶体囊膜屏障,术中发生玻璃体脱出及术后发生玻璃体疝和黄斑变性的可能性较大。
术前充分散瞳,并降低眼压,结膜瓣形成后,在角膜上缘作160°~180°切口,并安置缝线,然后作虹膜周边或全切除术,最后可用晶体囊内镊子、硅胶或冷冻器,摘出白内障,结扎角膜缝线,并缝合结膜瓣。冷冻法可使皮质和前囊均被冻结,故囊膜破裂机会较少。术后反应轻,合并症也大为减少。目前白内障手术多已纳入显微手术的范围,对切口要求做到准确、缝合细致,以减少术后合并症及散光,使患眼能恢复更好的视力。术后每日换药,用抗生素、散瞳剂及激素,5~7天后拆除结膜缝线,埋藏的巩角膜缝线日后如果露出,则拆除之。
晶体乳化吸出术 用超声波把晶体核软化成乳糜状态,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的方法。其优点是可通过一个小切口进行手术。缺点是超声波亦可损坏角膜内皮、玻璃体、甚或引起晚期视网膜变性,应该警惕,且对硬度较大的核亦不易粉碎。
术前充分散瞳,在角膜缘作一2~3mm的切口,并将晶体囊膜划破,把超声乳化器头部插入。该器头部有钛针,并附有液体输入及抽吸系统,将器械头部对着晶体核,启动器械,钛针以每秒40,000次振荡使核粉碎,乳化了的晶体物质由抽吸系统抽出,眼压由注入系统注入液体保持平衡。吸净后,缝合切口一针。

白内障囊内冷冻摘出术


白内障针拨术 针拨白内障是人工造成晶体脱位至下方玻璃体内的方法。对于老年体弱或因其它原因不能施行白内障摘出时,可行此术式恢复视力。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创口小、恢复快,术后视力一般亦很好。但脱位晶体存留眼内,日久后可能产生晶体浮动、晶体溶解性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及葡萄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手术时,在颞下方角膜缘后4~6mm处,用尖刀平行切开眼球约3mm,由此插入拨障针,拨断上方、颞侧的悬韧带,又向后压晶体使鼻侧悬韧带离断,最后把晶状体压向颞下方,再慢慢抽出拨障针,缝合切口。
后发白内障手术 后发白内障手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如瞳孔领残留组织很薄或仅有晶体上皮增生,则作单纯的刺囊手术即可。术前应充分散大瞳孔,用刺囊刀自角膜缘直接刺入前房,将残膜或增生的上皮组织划破,但进刀不宜过深,以免大量玻璃体涌入前房,引起不良后果。但如瞳间残膜非常坚厚,必须做残膜切开术或切除术。一般通过上方角膜缘切口进入前房,预置角巩膜缝线,作全虹膜切除然后用特制的小剪刀伸入切口,一叶在前,一叶插入残膜之后,而剪开之。并可在另一侧用同样方法再剪一刀,并将游离的残膜取出,露出一个透明区,然后结扎预置缝线,球结膜缝合。也可用钝钩伸入前房将残膜钩出后再剪去,但因为残膜可能与睫状膜相连,牵引残膜时,睫状膜也同时受到牵扯,以致发生视网膜脱离或眼球萎缩,故应谨慎使用。
脱位晶体摘出术 晶体轻微脱位无需处理,如晶体脱位于前房,可先将瞳孔缩小并用高渗剂降低限压,再按白内障摘出术处理。如晶体脱位至深部玻璃体内,且到处飘动,影响视力。如俯卧时能回至瞳孔背后者,可先散大瞳孔,然后嘱患者俯卧,使晶体落入前房,并立即缩瞳,将晶体贮留于前房内,再按白内障摘出术处理。在晶体不能回到前房时,可借助玻璃体注吸切割器将其切除或用平行双针自睫状体平坦部插入,绕过晶体后极将晶体稍向前推,使之靠近角膜,再推针至对侧睫状体平坦部,使晶体固定于虹膜与双针臂之间,以后再按白内障摘出术处理。但应警惕切勿损伤视网膜组织。对于已固定于眼底前方不移动的完整脱位晶体,不一定需要处理。
人工晶体植入术 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人工晶体植入前房或后房以矫正无晶体眼的高度远视,使单眼白内障术后发生的双眼视像不等减少到较低限度,因此比戴普通眼镜或接触眼镜有利。但植入人工晶体后,可能发生角膜内皮损伤、继发青光眼、炎症等并发症而不得不去除。故目前尚未广泛使用,一般倾向于在高龄患者中使用。
无论用何种方法摘除晶体后的无晶体眼,往往呈高度远视状态,故必须作屈光矫正。双眼白内障摘出术后,可用普通眼镜矫正,通常于术后3个月正式验光配镜。单眼白内障术后,用普通眼镜其成像大于正常眼,故不能戴用,但接触眼镜由于可减少成像大小的差距,往往可以忍受。人工晶体其成像差最小,特别适合单眼白内障术后使用。
☚ 白内障药物治疗   玻璃体疾病 ☛
000123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