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景德镇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

古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江西景德镇,故名。南朝时始建窑。宋代景德年间所造瓷器质薄色腻,并进呈真宗,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景德镇遂由此得名,瓷器也愈享盛名。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瓷业中心,官窑、民窑数以千计,青花瓷与釉里红瓷也在这里烧制成功。明代,制坯、施釉、装饰、烧成等技术都超过前代,“洪窑”的洪器、“永窑”的永器、“宣窑”的青花、“成窑”的五彩、“正窑”的祭红等都极著名。清代,康熙年间有“臧窑”,雍正年间有“年窑”,乾隆年间有“唐窑”,所烧青瓷,技艺更加精巧,仿造的古瓷器也十分精美。景德镇被称为“瓷都”,其瓷器世界闻名。

☚ 黑陶   蜀窑 ☛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貨物招幌部 > 陶瓷 > 景德鎮窰
景德鎮窰  jīngdézhènyáo

北宋著名瓷窰。原稱饒州窰。北宋景德年間以年號名鎮,遂改今名。《宋史·食貨志下八》:“〔元豐五年〕八月,置饒州景德鎮窰博易務。”清·朱琰《陶說·饒州窰》:“饒州府浮梁縣西興鄉景德鎮,水土宜陶。鎮設自宋景德中,因名。”

景德镇窑

034 景德镇窑

中国古今著名瓷窑。址在江西景德镇,故名。据《浮梁县志》记载:窑“始于汉世”。《景德镇陶录》也说“陈(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制品以青白瓷最负盛名,釉色介乎青、白之间。瓷胎薄质坚,釉色青翠,晶莹如玉,敲击声音清脆嘹亮,素有“假美玉”之称。有盘、碗、瓶、壶、罐、盒、枕等器物,装饰有刻花、印花、篦花、篦点等技法。元代景德镇瓷器品种增多,以青花、釉里红、红釉、蓝釉驰名中外。世界闻名的 “青花釉里红镂雕花卉大盖罐”和 “蓝釉描金花纹小碗”是其中珍品。“枢府釉”青白瓷也是当时著名产品。到明代,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的瓷业中心,制瓷业不断发展,加之资源丰富、名匠汇集等优越条件,景德镇窑得到空前发展,特别是明隆庆、万历年间涌现不少制瓷名手,如崔国懋、周丹泉、吴为等。入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有名的“郎窑”、“年窑”、“唐窑”所制的各种瓷器更加精美绝伦。在长达6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彩釉名品迭出。其中名贵品种有永乐、宣德(1403—1435)时期的青花、红釉、青釉;成化(1465—1487)时期的斗彩;弘治(1488—1505)时期的黄釉;正德(1506—1521)时期的孔雀绿釉;嘉靖、万历(1522—1620)时期的五彩。以及康熙(1622—1722)时期的青花、五彩、红釉、夫青釉、素三彩;雍正、乾隆(1723—1795)时期的粉彩、珐琅彩、厂宫釉、窑变釉、广彩等。从南宋,产品就远销海外。如日本、南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的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1万7千余件中,就有景德镇青白瓷及枢府型5千余件。

☚ 龙泉窑   建窑 ☛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

在今江西景德镇,据记载始烧于唐代。1949年后发现的古窑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石虎湾、黄泥头最早,五代时期烧造青瓷和白瓷。宋代已发现的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遗址,都是宋时烧制瓷器的窑址。元代创烧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装饰,获得了成功并影响以后瓷器的发展。明代时景德镇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青花技术又有巨大提高并被广泛利用。明代釉上彩也有发展,斗彩、五彩、素三彩相继出现,宣德和成化时期不同风格的青花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造,彩绘瓷器更加精致,粉彩、珐琅彩以其秀丽、柔和、丰富的艺术效果受到世人的欢迎。景德镇瓷器从南宋时就远销海外,在这之后未间断陶瓷的出口,对其他各国陶瓷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 宜兴窑   颜色釉 ☛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

江西景德镇自唐代即设窑烧制青瓷,其地原无“景德镇” 之名称,因北宋景德年间创烧之青白瓷,“土白垠而埴,质薄脆,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 《陶录》) 才将真宗年号同时移用作窑名和地域名。当时景德镇瓷窑多达三百余座,影青器是其最具特色的品种。所谓影青,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线处微呈淡青色,器物多为碗、盆、盘、瓶等,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造型常作瓜棱、花瓣等象生形。到明代,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饮誉海内,这时的景德镇窑开始有官窑和民窑之分。明洪武三十五年在景德镇珠山设“御器厂”,即官窑,负责烧制供皇室赏赐用的部限瓷器,而供皇室使用的钦限瓷器则由民窑烧造。明代景德镇瓷器品种繁多,釉色多样,各个时期都有创新之作。如永乐年间的压手杯、脱胎器; 宣德年间的青花,霁红; 成化年间的青花加彩; 弘治、正德年间的矫黄; 嘉靖、万历年间的“五色龙凤诸器”。清代景德镇窑仍十分兴盛,窑工多达二十余万人,官窑的分工较明代更细,帝后、亲贵、王公大臣都各有专窑。而民窑也获扩大发展,其质量技艺有胜过官窑的。景德镇清瓷各时期均有特点,康熙时期以红釉最为著称,古彩亦是重要品种,新创素三彩; 以人物作装饰题材,造形风格刚建。雍正时期以粉彩最有成就,色调柔和淡雅,笔力精细工整; 装饰花纹多以花鸟为题材,造型风格雅致。乾隆时期釉色丰富多彩,几乎无色不备,彩绘珐琅是重要品种,多作内廷秘玩; 装饰早期尚奇巧,晚期重模仿 (仿古铜器、漆器等),风格繁缛华丽。

☚ 龙泉窑   宜兴紫砂窑 ☛

景德镇窑

中国古代名窑。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文献记载其唐代即已烧瓷,历五代、宋、元、明、清延续至今。素有“瓷都”之称。现已发现古代窑址中最早者为五代时期,主要烧造青瓷和白瓷。宋代景德镇窑以烧造影青瓷器最著名。其胎薄、胎质洁白坚硬、釉面光亮、胎釉透明度高,具有晶莹碧透、色质如玉的外观效果。元代烧制出卵白釉色的枢府瓷和青花瓷。明清以后有了更大发展,以压倒优势冠盖于全国各瓷窑,并设立御器厂烧造官窑器供宫廷使用。烧造瓷器的釉色和品种也更加繁多。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

中国古代名窑——景德镇窑。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故名。据记载始建于唐武德 (618—626) 年间。建国后发现遗址多处,以扬梅亭、石虎湾、黄泥头最早,均为五代时期,烧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纯正,达70度。宋代已发现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杨家湾等遗址,均烧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青白瓷,杨梅亭等三处窑址也改烧青白瓷,有盘、碗、瓶、壶、罐、盒、枕等器,装饰有刻花、印花、篦花、篦点等技法; 北宋后期吸取北方复烧法,产量大增。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1.7万余件,其中景德镇青白瓷及枢府型五千余件,不能分清窑口者2000多件。明代一跃而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青花瓷器有很大发展,釉上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种相继出现。清代彩釉加以改进和改造,彩瓷品种更加丰富,色调一致,既能仿制宋代名窑瓷器,又能仿烧云、石、漆、铜以及干鲜果品,几可乱真。
南宋起产品就远销海外,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

☚ 清乾隆各色釉大瓶   定窑 ☛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

中国古代名窑——景德镇窑。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故名。据记载始建于唐武德(618—626) 年间。建国后发现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石虎湾,黄泥头最早,均为五代时期,烧青瓷和白资,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纯正,达70度。宋代已发现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杨家湾等遗址,均烧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青白瓷,杨梅亭等三处窑址也改烧青白瓷,有盘、碗、瓶、壶、罐、盒、枕等器,装饰有刻花、印花、篦花,篦点等技法; 北宋后期吸取北方复烧法,产量大增。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1.7万余件,其中景德镇青白瓷及枢府型五千余件,不能分清窑口者2000多件。明代一跃而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青花瓷器有很大发展,釉上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种相继出现。清代彩釉加以改进和改造,彩瓷品种更加丰富,色调一致,既能仿制宋代名窑瓷器,又能仿烧云、石、漆、铜以及干鲜果品,几可乱真。
南宋起产品就远销海外,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

☚ 清乾隆各色釉大瓶   定窑 ☛
000051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