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表层脱落性食管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表层脱落性食管炎

表层脱落性食管炎

表层脱落性食管炎或表层剥脱性食管炎又称为蜂窝织炎性食管炎,为一少见疾病。特点为食管上皮分离,成一管状物而被吐出。发病原因迄今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是慢性炎症所致,亦有认为与进食损伤引起食管粘膜下出血形成血肿,或食物过冷和过热的刺激、嗜酒及化学药物刺激有关。本病一般多发生在进食过程中,食管创伤先在粘膜下引起出血,血肿逐渐扩展,当血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可破溃,或因食管内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引起恶心、呕吐。二者互为因果,从而加剧粘膜下的出血,造成粘膜剥脱。因病变主要在粘膜下层,肌层影响较少,粘膜能很快愈合,多数病例不留后遗症。病理改变主要为粘膜下炎症和液化。吐出物可长达20cm以上,宽约2cm,最短者亦有6cm之长,厚1/7cm,白色半透明,特别坚韧,富有弹性。有时管状物可呈数段。显微镜下见脱落上皮仍保持正常的结构,其中有散在的少数细菌堆、急性炎症表现和纤维性变。脱出的表皮管系由内向外翻出,食管粘膜全部脱落为其特点。食管镜下可见食管壁完全失去了上皮层,留下剥脱后血迹斑斑的创面,有些地方有膜状物出现,很少有出血处,食管通畅无阻。
发病突然,多在急促进食较粗硬的食物或因鱼骨等刺伤食管粘膜所致。有时先有咽痛,但常突发不同程度的胸腹痛或不适感,继则反复恶心,呕吐食物残渣或鲜血,最后突然吐出管形膜状物,往往一端尚与下咽部相连接,有时患者疑为寄生虫而往外牵拉。本病很少有发热,病程一般经过良好。本病治疗除将吐出的管状膜性物在其与咽部相连处剪断取出外,为了预防食管的继发感染,须给予抗生素。发病之初不宜经口进食,可鼻饲或输液。为了保护食管和收敛其粘膜的创面,可口服次碳酸铋粉(糊)剂或口服无菌液体石蜡以减轻食管疼痛,并防止管腔粘连和摩擦。继发出血者用止血药物,少量多次输血输液。病情严重者必要时应做食管镜检查以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排除异物,且可以起到扩张的作用。由于食管粘膜上皮有再生能力,受损后恢复较快,如无严重感染,一般不引起瘢痕狭窄,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文献中亦有报告过发生瘢痕狭窄及死亡者。

☚ 腐蚀性食管炎   食管瘢痕性狭窄 ☛
000121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