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塞违zhāo dé sè wéi使德行昭显,阻塞违背德行之事。指彰明弘扬好的品德而杜绝邪恶的坏事。 昭德塞违zhāodé-sèwéi〔并列〕 弘扬美德,杜绝邪恶。《左传·桓公二年》:“君人者将~,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 褒义。多用于抑恶扬善方面。 敬贤爱士;昭德塞违 敬贤爱士;昭德塞违jìng xián ài shì;zhāo dé sè wéi【上】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士:有知识有才能的人。指敬重、爱惜有道德、有才华的人。 ◆ 也作“敬贤礼士”。沈伯俊《论刘备形象》:“作品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 【下】昭:彰明。塞:阻塞。谓彰明高尚品德,杜绝谬误邪恶。《天津日报》:“要选择典型,广泛进行宣传,予以表扬,昭德塞违,以正党风。” 【综】敬重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弘扬美德,杜绝邪恶,以正风气。 【例】新的郡守到任后勤于政事,关心民生,敬贤爱士,昭德塞违,使这个偏远的地区很快风清气正,气象一新。 ☚ 进贤退佞;安内攘外 礼贤远佞;勤政爱民 ☛ 昭德塞违zhāo dé sè wéi昭:昭示,表扬。德:有道德的人和事。塞:堵塞,止住。违:违德的人和事。即表扬有道德的人和事,制止不道德的人和事。《左传·桓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