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听弹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听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静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诗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听弹琴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刘长卿 ←上一篇:长沙过贾谊宅 下一篇: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 →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主旨为“知音难觅”、高调无人赏的小诗。首二句言听琴,描写了 音乐的超妙境界。琴弦上跳动着奇妙的音符,好像水流石上,发出悦耳的泠泠声;静心 倾听,犹如风来幽深的松林,是那样的凄清。“泠泠”,写出了琴声的清越,逗引出“松风 寒”三字。“静听”,描摹了听者的神态,亦见出琴声的高妙;“松风寒”反过来又暗示了 琴声的凄清,形象极妙。而乐府古琴曲中有《风入松》调,一语双关,用意更为奇妙,达 到了极高的境界。后二句发感抒情。肃穆高雅的松风古调,我虽然极为珍爱欣赏,而 “琵琶起舞换新声”(王昌龄《从军行》),今人都喜爱欢快流行的“燕乐”,还有几个琴客 能怀着高雅情致来弹奏这古调,抒发情怀呢?此二句,一言曲高和寡,二言知音稀少, 见出诗人的不合时宜,暗示了诗人两遭贬谪、不入时尚、不合流俗的孤寂而高雅之情怀, 颇有孤芳自赏之意也。诗人集中有《幽琴》诗,即《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曰:“月 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不多弹。向君投 此曲,所贵知音难。”中间四句就是这首绝句,末句“所贵知音难”乃诗之题旨。
听弹琴 题解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①。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②。 注释 ①泠泠:形容琴声清越。七丝:指瑶琴,有七根弦。松风:即古琴曲《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寒:指琴弹得妙,仿佛使人感到风的寒意。 ②古调:指汉魏六朝时期用琴瑟演奏的清乐如《风入松》曲。今人句:言唐代流行以琵琶为主的燕乐,古调因无人欣赏、理解而被弃置不弹。 赏读 琴是古乐器,多为七弦,所以诗以“七弦”代之。“泠泠”形容琴声清越,诗人接着以“松风寒”衬托琴声,风入松林的宏大声音,更显出琴音的清高;同时写明诗人出神入静,仔细倾听的情形,而古琴曲又有《风入松》曲调,诗人一语双关,用心良苦。 接下来诗人没去描写琴声,而转入议论抒情。“古调”高雅,可是当时的世俗民众都转去听“瑟琶起舞换新声”了,没有人爱听“古调”,因而也没有几个人弹奏古调。“虽”字使诗意发生转折,引发诗人对流俗世尚的感慨,流露出诗人曲高和寡之意。下文“多”更是推波助澜,反衬出诗人“弦断谁听”的感叹。 诗人叙事、议论、抒情从容不迫,委婉曲折,题咏听琴,实为寄托自己两度遭贬,冠世奇才无人怜赏的惆怅之情,描写自己寂寞无援的境况。 《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注释】泠泠(línglíng):形容声音清越。七弦:即七弦琴。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俗称古琴。松风:诗中为双关语,既指古代琴曲《风入松》,也指琴声优雅凄清,好像清风吹入松林。 【大意】清越的七弦琴正在弹奏着神妙的《风入松》曲调。我静静地聆听这古雅超妙的琴声,心中泛起一种清风吹入松林那样的幽清、肃穆的感受,好像已经超出于尘俗的世界。然而可悲的是,这种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然高雅,毕竟已被看成了“古调”,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欣赏它呢?现今的琴师们大都趋附时尚,也很少弹奏这种不合流俗的古曲了。 字数:297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51页. 听弹琴泠泠七丝上1,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校记】 1.丝,《全唐诗》一作“弦”。 【注释】 [弹琴] 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其一《幽琴》:“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与此诗颇有相同处。 [泠泠] 清凉,冷清貌。《文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李善注:“清清泠泠,清凉之貌也。”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艺文类聚》卷四引晋王珣《琴赞》:“如彼清风,泠焉经林。” 【评论】 《诗境浅说续编》:中郎焦尾之材,伯牙高山之调,悠悠今古,赏音能有几人?况复茂材异等,沉沦于升斗微官;绝学高文,磨灭于蠹蟫断简,岂独七弦古调,弹者无人?文房特借弹琴以一吐其抑塞之怀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