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
经穴名(Zhongwan RN12)。 属任脉,为胃之募穴,又为手太阳小肠脉、手少阳三焦脉、足阳明胃脉和任脉之会穴,亦为八会穴中的腑会。别名太仓、上纪、中管、胃脘。出《针灸甲乙经》。 中,中间。 脘,胃脘。穴当胃脘之中部,故而得名。 《针灸甲乙经》:“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仰卧位取穴。在腹白线中,局部有腹壁上动、静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本穴是治疗脾胃疾患的最常用穴之一,主治胃脘疼痛,腹胀纳呆,呕吐呃逆,翻胃吐酸,肠鸣泄泻,疳积臌胀,吞酸,黄疸胁痛,哮喘,失眠,惊悸怔忡,脏躁尸厥,癫狂,痫证,便秘,肠痈,头痛,慢脾风,痿证,虚劳,子宫脱垂,高血压,急性胃肠炎,荨麻疹,中风等。配公孙、内关、足三里、胃俞治腹痛、腹胀、腹泻、痢疾等,配足三里、气海治便血,配天枢、内关、气海治急性肠梗阻,配内关、梁丘治胃痛,配内关、足三里、公孙治呕吐。 在临床和动物实验中发现,针刺中脘,可使正常人胃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临床研究中发现,以足三里、中脘、梁门、天枢穴组针治溃疡病急性穿孔,可使患者呼吸运动曲线明显改善,腹直肌放电减少。 直刺0.5~0.8寸,艾炷灸5~10壮,或温灸10~30分钟,多出现胀、麻或热感,沿任脉向上、下放散,或向下外方放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