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红民间戏剧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特征的民间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一戏剧文化现象,引起省戏剧界、新闻界人士的重视,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将它誉为野生的映山红花。在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戏剧家协会、长沙市南区人民政府、《光明日报》驻湘记者站、长沙晚报社等单位的支持下,由刘瑞其、范正明、张祖璜、王鸾章等同志发起、策划,于1989年9月在长沙市南区文化馆剧院,举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湖南省首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有15个民间职业剧团,近七百名民间戏剧工作者参加,演出了45台剧目。这一民间戏剧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根据文化部、省委领导同志的指示,又分别在1991年和1993年,连续举办第二届、第三届戏剧节,而且吸收了河南、湖北、江西的民间剧团参赛。每届结束之后,都选拔四台优秀剧目晋京汇报演出。首都各报以“映山红戏剧轰动京华”、“映山红花开到北京城”等标题,给予热情鼓励和赞扬。文化部艺术局、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行了“映山红民间戏剧”研讨会。随着影响的扩大,1996年举办的“中国 (湖南)第四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已由湖南一个省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戏剧活动,计有11个省12个不同剧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