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明思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明思宗1611—1644即朱由检。明朝末代皇帝。年号崇祯。公元1627—1644年在位。光宗第五子。即位后,原想有一番作为,曾杀宦官魏忠贤,废黜阉党。但天下已不可收拾。时土地高度集中,仅宗室庄田即在二十万顷以上。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瘟疫流行,农民濒临绝境。东北后金(清)崛起,长期用兵;陕西农民大起义,蔓延全国;财力竭尽,加派三饷(辽饷、剿饷、练饷),人民负担沉重。加上他本人多疑苛刻,性急使气,先后易置宰相达五十人,督师诸臣前后被杀者甚多,如著名抗清将领袁崇焕即被冤杀,而周延儒、温体仁、杨嗣昌用事最久,或是庸臣,或是佞臣,最后他对诸臣概不信任,又再度起用宦官监军。他竭尽全力镇压农民起义,但事与愿违。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他在煤山(今北京景山)上吊自杀,明亡。满族入主中原后,谥怀宗,后改庄烈帝;南明谥思宗,后改毅宗。 明思宗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亡国之君。1627~1644年在位。1627年8月,朱由校无子,临终遗诏,以其五弟朱由检即皇位,改年号为崇祯。朱由检17岁即位后,面对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朝政把持在魏忠贤之手,正直的官员屡遭杀戮。魏忠贤专权,宦官肆无忌惮,是崇祯帝即位后所面临并且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愈演愈烈的党争,整个官僚集团日趋腐败,走向崩溃边缘的国家财政,以及土地高度集中,由此引发的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无不危及着这个政权的生存。崇祯殷切地寻求治国良方,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与前两朝相比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1628年11月,崇祯皇帝在铲除魏忠贤的羽翼之后,将其贬至凤阳,魏忠贤自缢而亡,并将阉党260余人或处死、或发配、或终身禁锢。与此同时,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为剿流寇,崇祯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13年中频繁更换围剿农民军的负责人。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然皆功亏一篑。“闯王”李自成数次大难不死,到河南聚众发展。无奈积重难返,时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误中后金反间计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1644年3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逼周后自杀,手刃袁妃、乐安公主、昭仁公主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时年35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思宗的性格相当复杂,在除魏忠贤时,崇祯表现的超乎机智,但在处理袁崇焕一事,却又表现得相当愚蠢。如学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明思宗 明思宗1610—1644即朱由检,明朝末帝。光宗第五子,熹宗弟。母贤妃刘氏。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天启二年 (1622) 封信王。七年八月熹宗死,受遗诏嗣位,改元崇祯,是为恩宗,在位十七年。恩宗以 “兄终弟及” 的方式当上皇帝,即位之初,很想有一番作为。他处死了祸国殃民的魏忠贤,杖杀了淫乱朝纲的客氏,毁掉《三朝要典》。然而,他刚愎自用,性格多疑,不能信用重臣,仍然重用宦官,致使朝内党争不断,门户纠纷仍在蔓延,疆场上将骄兵惰,生产萎缩,国库空虚,积重难返。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和清兵的威胁,又加征“剿饷” 和 “练饷”,更增加了百姓负担。时值陕西连年大旱,发生人相食惨象。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的队伍愈益扩大,屡败官军,先后建立了新顺和大西政权。同时,东北边境清军日强,多次入关袭扰,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冤杀,宁锦防线被清军突破。崇祯十七年 (1644) 三月,李自成攻克北京。恩宗自缢于煤山 (今北京城内景山),终年三十五岁。帝与后被葬入田贵妃墓 (今北京昌平天寿山)。明亡。南明追谥思宗,后改毅宗。同年五月清入京师,追谥怀宗,后改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恩陵。有后妃三人,即周皇后,袁贵妃,田贵妃。生七子,活下来的只有三个,即太子慈烺,定王慈炯,永王慈炤,生三女,一早死,一是长平公主,一是昭仁公主。农民军攻入北京,皇宫乱作一团。周皇后首先自缢而死,思宗在寿宁宫拔剑砍伤长平公主和袁贵妃。 ☚ 明熹宗 清太祖 ☛ 明思宗见 朱由检 明思宗1611—1644即朱由检,明朝皇帝,1627—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光宗第五子。天启二年(1622)封信王。七年八月,其兄熹宗(由校)死,受遗命,即皇帝位。即位后,罢魏忠贤,定逆案,诛戍忠贤党羽,毁《三朝要典》。但随即又信任另一批宦官,冤杀抵抗后金(清)的将领袁崇焕。加以灾荒频繁,加派苛重,农民起义峰火愈燃愈炽。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军攻破北京, 自缢于煤山(今北京景山),明亡。清兵入关后,谥怀宗,后改庄烈帝,南明谥思宗,后改毅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