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Dà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老河口,湖南之益阳,贵州之普安,云南之泸水、河口、马关,四川之通江、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藏、土家、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❶“周公旦之后。”周公,武王弟,名旦。此当系出姬姓。 ❷又云:“齐桓公之后(有)桓氏,避仇改为亘氏、旦氏。”(按:齐有二桓公:一为姜姓,即公子小白,春秋时第一个霸主;一为田氏,名干,即齐太公,战国时齐君。)《姓氏词典》以为,此指“春秋时齐桓公”,故当系出姜姓。 ❸其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宋绍兴三年,因国讳改桓为旦氏。” 旦dàn❶早上。揚雄《解嘲》:“旦握權則爲卿相,夕失勢則爲匹夫。”邊讓《章華臺賦》:“旦垂精於萬機兮,夕回輦於門館。” ❷日。揚雄《酒賦》:“一旦礙,爲瓽所轠。” ❸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姓姬名旦。《漢書》班固《幽都賦》:“媯巢姜於孺筮兮,旦算祀于挈龜。”張衡《思玄賦》:“旦獲讟于群弟兮,啟《金縢》而乃信。” 旦 旦传统戏曲主要行当之一。其名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金院本有“装旦”,为“五花爨弄”脚色之一。宋元南戏中,旦泛指女主角;元杂剧中,旦为女脚色之统称,如正旦、小旦、搽旦、花旦等,其中正旦是同正末并重的两个主要脚色。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各戏曲剧种均有旦行,且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分、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支行,如京剧的青衣(正旦)、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等。旦行过去在京剧班社中俗称“占行”,或系“贴旦”的“贴”字之简写。 ☚ 正旦 生 ☛ 旦 旦dàn❶太阳将出未出之时。《邶风·匏有苦叶》三章:“雍雍鸣雁,旭日始旦。”毛《传》:“雍雍,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昕,xīn,太阳快要出来的时候。《说文》:“旭,日旦出貌。一曰明也。”“旦,明也。” ❷用如动词,直到天明。《唐风·葛生》三章:“予美亡此,谁与独旦。”陈奂《传疏》:“旦,读如 ‘昧旦’之旦,夫不在,故自伤其独旦也。”王先谦《集疏》:“独旦,独处至旦也。” ❸明亮,光明。《大雅·板》八章:“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毛 《传》:“旦,明; 游,行; 衍,溢也。”郑《笺》:“及,与也。昊天在上,人仰之皆谓之明,常与女出入往来,游溢相从,视女所行善恶,可不慎乎?” ❹早晨。《陈风·东门之枌》二章:“穀旦于差,南方之原。”毛《传》:穀,善也。”王先谦《集疏》:“穀旦,犹言良辰也。此诗‘于差’即‘吁嗟’。” ☚ 业业 旦旦 ☛ 旦读音d·an(ˋ),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得按切,去,翰韵。 ❶天亮;早晨。如:“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旦。” ❷日。如:元旦。 ❸生日。 上一条: 贉 下一条: 但 旦 旦戏曲脚色行当。宋杂剧已有“装旦”,以扮演女性人物。第三十五回写及书童装旦儿,即男扮女,模仿戏中的旦角。胡应麟《庄岳委谈》云:“元院本无所谓生旦者,杂剧旦有数色,装旦即正旦,小旦即今副旦,或以墨点其面,谓之花旦。令惟净丑为之。唐有弄假妇人,宋末盛,元多用妓乐,名妓如李娇儿为温柔旦,张奔为风流旦,直以妇人为之。” ☚ 马蹄金铸就虎头牌 苏州戏子 ☛ 旦ㄉㄢˋdàn一1232①名肉汤凝成的浆。闽语。广东揭阳〖 〗。②代跟人称代词一起运用时相当于「这里」或「那里」。吴语。上海松江:吴侬~我这里‖什侬~你这里。   旦dan❶天亮,早晨。与“暮”相对。《木兰辞》:“~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后汉书·王符传》:“~脱重梏(gu),夕还囹圄(lingyu)。”(梏:木制手铐。囹圄:监狱。) ❷[旦旦]:诚恳的样子。《诗经·卫风·氓》:“信誓~~,不思其反。”(信誓:誓言诚恳。不思:想不到。其:语气词。反:违背。) 旦❶〈隐〉清末以来杂役业指数目一。参“旦、竺、春、罗、悟、交、化、翻、旭、田”。 ❷〈隐〉清末以来铜锡行指数目一。参“旦、衣、寸、口、丁、龙、青、戈、欠、田”。 ❸〈隐〉清末以来刺绣业指数目十。参“偏、时、习、言、百、俄、之、水、越、旦”。 ❹〈隐〉旧时玉器业指数目一。参“旦、竺、清、罢、语、交、皂、未、丸、章”。 旦dàn❶天亮的时候;早晨 △ 通宵达~。 ❷指某一天 △ 元~。 ❸传统戏曲里女性角色的统称;也指扮演女性角色的演员类别 △ ~角|老~|武~。 ❹姓。★一旦 毁于一旦 枕戈待旦 旦dàn
旦❶早晨;天亮:~夕︱~暮︱危在~夕︱通宵达~︱坐以待~︱枕戈待~。 ❷某一天: 一~︱元~︱正(zheng)~︱穀(gu)~。 ❸戏曲中扮演妇女的角色:~角(jue)︱花~︱正~︱老~︱武~︱彩~。 ○撒~(基督教用语,指魔鬼)︱信誓~~(誓言诚恳可信)。 旦dàn❶ 天亮,早晨:旦暮│枕戈待旦│通宵达旦。 ❷ 日,天:元旦│毁于一旦。 ❸ 传统戏曲里扮演妇女的角色:小旦│旦角。 旦(2次) 天明;早晨。角宿未~《天》 ~余将济乎江湘《章·涉》 另见〔叔旦〕〔申旦〕 旦dàn❶明亮;天明。《天问》:“角宿未旦,曜灵安藏?”金开诚校注:“旦,明,天亮。曜灵: 指太阳。以上二句说:东方未明之时,太阳藏在哪里?”《九叹·怨思》:“身憔悴而考旦兮。”汤炳正今注:“考,至。旦,明。‘考旦’犹言由夜至明。” ❷清晨;早晨。《左传·成公十六年》:“旦而战,见星未已。”杨伯峻注:“从早晨战至黄昏后尚未停止。”《九叹·思古》:“旦徘徊于长阪兮,夕彷徨而独宿。”王逸注:“言己旦起徘徊,行于长阪之上,夕暮独宿山谷之间,忧且惧也。” 旦dan旦角(jue) 旦暮 旦日 旦夕 彩旦 达旦 花旦 老旦 撒旦 贴旦1 文旦 武旦 一旦 元旦 正(zheng)旦2 正(zheng)旦3震旦4 刀马旦 旦不保夕 旦夕祸福 危在旦夕 通宵达旦 信誓旦旦 枕戈待旦 坐以待旦 人有旦夕祸福 旦(同)晨 早 晓 曙 朝 (反)夕 昏 晚 暮 旦dàn戏曲中扮演妇女的角色:(这女孩子)到像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净、丑那一个角色来。(三十·697)(薛蟠)又打听他最喜串戏,且串的都是生、~风月戏文,不免错会了意,误认他作了风月子弟。(四七·1088)
旦dàn旦明也。《詩經·唐風·葛生》: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鄭玄箋: “旦,明也。”《詩經·陳風·東門之枌》: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鄭玄箋: “旦,明。” 陸德明《經典釋文》: “旦,鄭音旦,本亦作且,王七也反,苟且也,徐子餘反。” 旦dàn❶旧时铜锡行谓数目一。参“旦、衣、寸、口、丁、龙、青、戈、欠、田”条。 ❷旧时卖玉器者谓数目一。参“旦、竺、清、罢、语、交、皂、未、丸”条。 ❸旧时顾绣业谓数目 十。参“偏、时、习、言、百、俄、之、水、越、旦”条。 ❹广州地区市井谓手表。 旦 旦中国传统戏曲中扮演女性人物的脚色行当,源于秦汉歌舞、百戏,最早见于宋代歌舞,宋元南戏和元杂剧沿用。明清传奇和各地方戏曲剧种都有这行脚色。是各剧种中的主要脚色。随着戏曲艺术表现现实生活的日趋扩大和深入、细致、精确,明中叶以后,逐渐繁衍出许多不同年龄、身分、性格特征和表演特色的分支。如正旦、小旦、老旦、贴旦、武旦等等。正旦扮演举止端庄、为人正派、性格刚烈的中年或青年女性,由于所扮人物大都穿青色褶子,又称青衣。如《秦香莲》的秦香莲等。花旦在梆子声腔系统剧种中多称小旦。主要扮演性格活泼、开朗,聪明、机智,或泼辣放浪的青年女性。在秦腔等梆子声腔剧种中,这一角色,常以精细的内心刻画和细致的表演艺术相结合为特点。如 《拾玉镯》的孙玉姣等。贴旦简称贴。如 《琵琶记》赵五娘由正旦扮,牛小姐就由贴旦扮。扮演人物性格不够一致。昆曲、汉剧、粤剧等剧种的贴旦与花旦名异实同,京剧则无此行。闺门旦主要扮演闺阁少女。老旦扮演老诚持重的老年女性。汉剧、湘剧和粤剧称夫或婆旦。彩旦又称丑旦。扮演奸刁、滑稽的喜剧人物。秦腔又称媒旦,川剧称摇旦。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也扮演女将、女侠或神话中的女仙、女妖等。京剧的刀马旦也属这一行。 此外,不少戏曲剧种还有各自的独特旦角行当。如昆曲的刺杀旦,扮刺杀的女性; 豫剧的帅旦,扮女性元帅或大将; 潮剧的罗衣旦,扮聪明伶俐的少女; 京剧的泼辣旦,扮精通武艺、豪爽泼辣的人物; 湘剧的玩笑旦,扮喜剧人物,川剧的魂旦,扮鬼狐形象,昆曲的神仙旦,扮女性神仙; 秦腔中的挽袖青衣、帔蟒青衣等,表现出旦角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 生 净 ☛ 晨、旦、曙、晓、早、朝;昏、暮、晚、夕○晨chén(名)日出前后,也泛指半夜以后到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光|~曦|清~|凌~|一日之计在于~|寥若~星。 ○旦dàn(名)〈书〉清晨;天亮:吾攻赵,~暮且下|枕戈待~|坐以待~|通宵达~|危在~夕。 ○曙shǔ(名)〈书〉天刚亮:~光|~色|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天。 ○晓xiǎo(名)天刚亮的时候:~雾|春眠不觉~|~风残月 |拂~|破~|鸡鸣报~|~行夜宿。 ○早zǎo(名)早晨:~上|~操|~市|~班|清~|赶~车|起~摸黑|~出晚归|从~到晚。 ○朝zhāo(名)〈书〉早晨:~阳|~霞|~雾|~齑暮盐|~云暮雨|~歌夜弦|~不保夕|~令夕改|非一~一夕之功|只争~夕。 ●昏hūn(名)日落之后;天刚黑的时候:~星|黄~|晨~|~定晨省。 ●暮mù(名)〈书〉傍晚:~色|~霭|~鼓晨钟|桑榆~景|朝三~四|朝秦~楚|朝思~想。 ●晚wǎn(名)晚上:~会|~饭|~间|~霞|~安|夜~|傍~|早~|今~|昨~|~照|上~班|从早到~|早出~归。 ●夕xī(名)〈书〉傍晚:~烟|~阳|~照|朝不保~|朝发~至|朝~相处。
旦;生○旦dàn(名)戏曲角色,扮演妇女:花~|老~|刀马~|武~|正~|~角。 ●生shēng(名)戏曲角色,扮演男子:老~|小~|武~|~角。 旦←→夕dàn ← → xī旦:早晨。 夕:晚上。 【例】 敌人杀到门前,已经危在旦夕,他在地上走来走去,低头寻思了片刻,又抬起头问: “谁能舍死掩护红军退却? ”(梁斌:《播火记》) 旦dàn〖名词〗 一、天亮,早晨(7)。《曾子易箦》: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希望等到天亮,请允许我来换掉它。《种树郭橐驼传》: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早上看看,晚上摸摸,已经离开,又回来望望。《待漏院记》:待旦而入。——等到天亮就入朝。 二、日,天(1)。《送杨少尹序》: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有一天,因为年满七十,也禀明宰相离开京师回到他的家乡去。 旦dàn❶ 天亮,早晨。与“暮”相对。《木兰诗》:“~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方苞《狱中杂记》:“号呼达~。” ❷ 日,天。《触龙说赵太后》:“一~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旦*dànB5A9 ❶〈文〉天亮,早晨:~暮/枕戈待~/通宵达~。 ❷〈文〉(某一)日:元~/一~/~~有之。 ❸〈文〉农历每月初一:秦人以十月~为岁首。 ❹传统戏剧中扮演女性人物的角色:京剧中有花~、武~、老~、刀马~等。 ❺姓。 称农历各日 称农历各日一日:朔(朔日) 吉(初吉) 旦(旦日)上日 合朔 每月的朔日:气朔 月朔 每月初一或指正月初一:月吉 每月末一日及初一日:晦朔 二日:初二 三日:胐 初三 五日:月五 初五 五月初五:午 九日:青(九青) 中九 初九 十五日:望(望日;月望) 月半 圆日 十六日:既望 十九日:下九 二十一日:马(马日) 二十九日:上九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晦日;月晦) ☚ 日 称各天 ☛
某月某日 某月某日一月初一:春元 元旦 元日 元春 元正 元辰 元朔 正朔 正辰 春旦 正旦 正朝 正日 王正 新正 新元 新吉 月吉 岁朝 三朝 三始 端日 鸡日 大年初一 正月初:开正 道家称正月初一:天腊 一年的第一天:岁旦 每月初一:旦(旦日) 月吉 一月二日:狗日 一月三日:猪日 一月四日:羊日 一月五日:牛日 破五 一月六日:马日 一月七日:人日 一月十五日:上元(上元节) 上巳 元巳三五 一月十六日:耗磨日 二月二日:龙抬头(龙抬头日) 春龙节 二月十五日:花朝(花朝节;花朝月夜;花朝月夕) 百花生日 花辰月夕花晨月夕 五月一日:端一 端壹 五月五日:午日 端五 端午 端阳 重五 重午 恶日 七月七日:七夕 灵夕 绮节 双七 驾鹊 驾乌鹊 七月十五:中元节 八月十五日:月夕(花朝~) 中秋 九月九日:九日 九九 上九 重九 重阳 长久日 十月一日:阳朔 十月十日:重十 双十 十月十五日:下元(~节) 十二月初八:腊八 腊日 王侯腊 十二月二十四日:小年
另见:节日 日 ☚ 称天数 日期 ☛
天亮 天亮晓(破晓) 旦(明旦) 昕 登晨天明 破亮 天将亮:乡晨 漏尽 临晓 投晓 东方的天空即将要亮了:东方欲晓 临近天明:傍亮 天刚有些亮:麻麻亮 天快亮了:月落星沉 月落参横 月坠星沉 月没参横 参横月落 天刚亮:曙 破晓 揭晓 升晓 逗晓胐明 投明 放亮 早晨天刚发亮:蒙蒙亮 破晓,天亮:开晨 日刚出而天未大亮:昢(~明) 天色大亮:天光大亮 (太阳快要露出地平线时,天空发出光亮:天明)
另见:早晨 ☚ 发光 发亮 ☛
角色 角色角(主~;配~;正~;反~) 脚 内行角色:行角 戏曲角色:旦角 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杂色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生(小~;老~;武~)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末(正~;副~) 在戏曲中扮演刚烈或粗暴的角色:净(净角;武~;黑~;红~;大~;正~) 黑头 偏重唱功的花脸脚色:铜锤(~~花脸)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旦(老~;小~;花~;粉~;正~;丑~) 戏曲中旦角的一种:花衫 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丑(~角;小~;官~;文~;武~) (戏剧、影视剧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角色) ☚ 演员 歌手 ☛
生日 生日诞(诞辰;诞日;诞序;降诞日) 生(生辰;生甲;生期;生朝;月生) 旦 寿(~宴) 降日 初度揽揆 览揆 出生的年月日时:年庚 庚甲 八字(生辰~) 年命 生时 始生之年、时:初度 称人的生辰八字的境遇:贵造 对人生日的敬称:庆旦 贵降 对公主生日的敬称:鸾降 对人生日的美称:华诞 岳旦 对别人生日的美称:仙诞 称自己的生日:母难日 母难之日 谦称自己的生日:贱降 贱诞 贱日贱辰 男子的生日:弧悬 悬弧辰 悬弧之辰悬弧之庆 设弧之辰 男子出生的年月日时:干造 女子的生日:设帨 女子出生的年月日时:坤造 父母先人的生日:霜露之辰 帝王的生日:诞节 诞圣节 皇帝或皇太后的生日:万寿 圣诞 君王的生日:长春 君主的生日:万寿节 皇帝诞日的敬称:灵夙之期 太后生日:圣寿节 皇后、贵妃、太子亲王生日:千秋节 耶稣或孔子的生日:圣诞 去世的人的生日:冥诞 冥寿 愍忌阴生 逢十的生日:整生日 50、60、70岁的整生日:正寿 不是整数的生日:散生日 小生日
另见:祝贺 祝词 婚日 ☚ 生日 寿辰 ☛
大致时间 大致时间顷(年三十~) 左右(七点~) 上下 光景 不确定的时间:旦 某日 某天 某月 一天(有~) 一日 日子 当天以后的某一日:改天 不定什么时间:随时 不时 逐时 不定哪一日:某日 一日 不定什么时间和地点:随时 时时处处 无论什么时间和地点:随时随地 方便的时间:便(未得其~) 确切的大致时间:几小时 一两天 一两年 两三月 三五天 三五月 两三年:三冬两夏 大约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一年半载 不确定的、遥遥无期的时间:猴年马月驴年马月 ☚ 大致时间 在某时 ☛
照见 照见照见物体:灼(~于四方) 焮 旦(旦旦) 旭 烛照 照烛 可以照物:可鉴 照见物象:照景 照见骨骼:照骨 照见容颜:照面 照见万物:温渚然犀 照见细微的东西:鉴微 照见昏暗:烛幽 (从光照或发光物中映现:照见)
另见:镜子 ☚ 呈现 显露2 ☛
日 日天(白~;两~;全~) 日(~历;单~;末~) 朝(今~;三~)旦 一日之内:日内 日中 一天内的一段时间:晌(前~;晚~) 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天(五更~;~还早呢) 一天内的一段工作时间:班(早~;上~;顶~) 清明前一日:黄明 每月的头几天或头十天:初(~一;~五;~十) 年及年后的几天:年节 岁节
另见:日子 ☚ 日 称农历各日 ☛
早晨 早晨早(早辰;早来;早饷;早朝;早上;早间;早晌;起早) 晨(晨间) 旦(平旦;清旦) 朝(朝上;朝旦;朝来;朝晨;朝起;终朝)夙(~兴夜寝;~夜之忧) 蚤(蚤晨) 晁 鼌 调 东隅 上午 午前 开昼 晓日 早晨的漏刻:早漏 早晨和晚上:早晚 辰暮 辰夜 晨夜晨昏 晨夕 晨暝 朝夕 日昏 日夕 旦夕 旦暮 朝暮 朝昏 宿夜 蚤夜 蚤晏 蚤莫 夙夕 昏夙 晦朔 曛夕 曛旭 曛晓 晓昏 昏昕 早晨和傍晚:晨暮 早晨与白天:朝昼 朝、昼、夕、夜:四时 夜晚早晨:宵晨 六点至七点:卯(卯时) 今天早晨:今晨 今朝 今早 今旦 明天早晨:明晨 明旦 明早 来朝 诘晨 诘明 来辰 次日清早:旦朝 次晨 翌晨 来晨 第二天早晨:越早 昨天早晨:昨朝 一个早晨:一早 一朝 崇朝 每天早上:日旦 (从天亮到八九点钟的时间:早晨)
另见:天亮 日出 起床 ☚ 早晨 天亮时 ☛ 旦dàn得按切,去翰。 ❶天明,破晓。《孟子·离娄》:“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 ❷早晨,拂晓。《乐府诗集·木兰诗》:“~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❸白日,白天。萧绎《旷野寺碑》:“圆珰~辉,方诸夜明。” ❹明亮,光明。《诗·大雅·板》:“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及尔游衍。” ❺通“怛”。诚恳。《诗·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 〖旦〗 粵 daan3〔誕〕普 dàn ❶ 日出,早晨,與「夕」相對,有成語「通宵達〜」。許慎《說文解字》:「〜,明也。」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 ❷ 白天。姚瑩《捕鼠說》:「〜遊院庭,若無人者。」
旦 旦指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女性角色的行当。它又可以分为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几个门类。 青衣,又叫正旦,主要是扮演端庄、严肃正派的妇女,而且大都是贤妻良母和节妇烈女。这类角色以唱为主、动作为辅,在表演上要稳重,以示其沉静、贤淑,念白用韵白。人物如《六月雪》中的窦娥、《铡美案》中的秦香莲等。青衣行当中还有一类角色是唱、做兼重的,表演上稳重而不拘谨、活泼而不外露。如《宇宙锋》中的赵艳蓉、《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等,有人称其为“花衫”行。 花旦多扮演性格活泼,伶俐的年轻女子,如丫环或小户人家的女孩子等。在表演上,花旦唱工不重,重在念、做。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身份,花旦又可分为以下几类:闺门旦,通常为足不出户、常在闺阁但天真浪漫的小姑娘。如《豆汁记》的金玉奴、《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玩笑旦,指 一些性格泼辣,好说好闹的女性角色。如《一疋布》的沈赛花、《打面缸》中的周腊梅等。旗旦,以穿旗装、梳旗头为特点,念京白。如《大登殿》中的代战公主、《探母》中的铁镜公主等。泼辣旦,常扮演那些性格泼辣、淫荡、不守妇道的女子。如《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姣、《翠屏山》中的潘巧云等。刺杀旦,指那些虽不会武艺,但有侠义之心,敢于同强者斗争的女子。如《青霜剑》中的申雪贞、《一捧雪》中的雪艳等。贴旦,又叫小旦,多扮演小女孩。如《翠屏山》 中的迎儿、《御碑亭》 中的王淑英。  旦
武旦,多扮演 一些精通武艺的女将、女侠或女的神圣。在表演上重身段,重翻扑跌打,但唱较少。人物有 《十字坡》 中的孙二娘、《扈家庄》中的扈三娘、《青石山》 中的九尾狐、《白蛇传》 中的青蛇等。 刀马旦,多扮演女性将领,要扎靠。动作造型既妩媚又刚劲,又要挺拔有力度,表演上念、做较多、而唱较少。人物如《樊江关》中的樊梨花、《穆柯寨》中的穆桂英等。 老旦,扮演的是上了年纪的女性角色。在表演上极重唱工,在唱、念上用本嗓。如 《钓金龟》中的康氏、《赤桑镇》中的吴妙贞等。有的老旦戏也重做工和念白,如《清风亭》中的贺氏、《李逵探母》中的李母等。也有一些老旦戏中有开打,而且要扎靠,如《对花枪》 中的姜桂枝、《雁门关》 中的佘太君等。 彩旦,又叫丑婆子,通常扮演媒婆、禁婆、乡下妈妈等角色,唱念用本嗓、念白用京白。表演上重说白和做工,语言、动作滑稽幽默。一般情况下由丑行应工。人物有 《拾玉镯》中的刘媒婆、《春闺梦》中的李家嫂、《四进士》中的马氏、《六月雪》中的禁婆等。 ☚ 生 净 ☛ 旦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女性人物。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脚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如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旦 旦传统戏曲角色行当的一种,扮演女性角色的统称。旧俗称“占行”。按扮演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以及表演上的特点而划分为较多专行,如京剧的正旦(青衣)、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刀马旦、老旦等,表演上各有特点。 ☚ 武小生 正旦 ☛ 旦dàn❶天亮,早晨。如:旦暮,旦夕,枕戈待旦。 ❷某一天。如:一旦,元旦。 ❸戏剧角色。如:花旦,老旦。 旦dànⅠ ❶ [书] (天亮) dawn;daybreak:通宵达 ~ throughout the wholenight until the dawn; 坐以待 ~ sit waiting for the dawn ❷ (天) day:元 ~ New Year's Day ❸ (戏曲中扮演妇女的角色) the female character type in Beijing opera,etc.Ⅱ {纺} (纤度单位) denier ◆旦角儿 female character types in Chinese operas; 旦夕 [书] this morning or evening — in a short while; 旦夕祸福 unexpected good or bad fortune;Fortune is fickle.;sudden changes of fortune 旦danfemale lead in drama 旦dan;female character type 旦dàn❶旦不保夕|旦旦而伐|旦夕之间|旦夕之危
❸命在旦夕|危在旦夕|信誓旦旦
❹秉烛达旦|秉烛待旦|毁于一旦|鸡鸣戒旦|夙兴昧旦|通宵达旦|枕戈待旦|坐而待旦|坐以待旦 旦旦,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甲骨文第一字形是基本字形,从日,丁聲。偶作第二、三字形。舊説以日初出於大地會意,這可能是後世重構的理念,或因金文“日”下的塊面狀筆畫變成一横而引發。本義是天明、早晨,引申之指一天或農曆每月初一。卜辭多用本義,或讀爲 “壇”。銘文多用本義。 楚簡帛文作  ,篆勢猶存。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旦dàn (甲) 会意字,“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dan 阴平:担(担当) 上声:胆(肝胆相照) 疸(黄疸) 泹(青菜之类入沸水后捞起叫“泹”) 去声:但(但是) tǎn 坦(坦率) 袒(袒护) 钽(一种稀有金属)
旦 甲骨文; 金文; 篆dàn[日(意符)+丁(聲符)→旦(《説文》:“旦,明也。從日見一上。一,地也。”不確,旦,從日丁聲。早晨〈旦暮。通宵達旦。枕戈待旦〉;農曆的正月初一日〈旦望〉;農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1.明天;2.白天。傳統戲劇裏扮演女子的角色〈老旦、花旦〉。旦,甲骨文置“丁”於日上或日下,證明“丁”(後來訛變爲一)不是指“地平線”。如果説“日”在地平線下,只能説“現在尚未日出”。所以説“旦”爲形聲字,而非會意字。“旦”表示天亮的時刻,當然也指日出時刻,有學者認爲當時尚未有“形聲字”出現,這種説法並不符合事實,譬如“星”,就是典型的“形聲字”,不但出現于金文,而且早就出現於甲骨文,其他範例很多,不再一一列舉。)] 《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女的説:“雞叫了!天亮了!”男的説:“没大亮,再躺躺。”) 旦(dàn)“ ,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凡旦之属皆从旦。”(得案切) 甲骨文或作 、 、 ,金文作 、 、 ,字形下象光影,用日与光影相接之形表示日初升之时。或说,日下表示地面或水面,合起来表示太阳刚从地面或水面升起的意思。“旦”义为天明,早晨。甲骨文和金文均为常用义。传世文献也常用。如《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 战国出土文献中,“旦”又为姓氏;又“秦简‘城旦’,刑徒。《汉书·惠帝纪》‘当为城旦舂者’,注‘应劭曰,城旦者,旦起治城,皆四岁刑也’”[1]。 旦部只有一个属字“暨”,云:“日颇见也。从日,既声。”段玉裁注:“日颇见者,见而不全也。” 旦dàn(5画)
 【提示】日,中间一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旦dàn5画 日部 (1) 天亮的时候: ~夕|通宵达~。 (2) 指某一天: 元~|一~|穀(gǔ)~(吉利的日子)。 (3) 戏曲中扮演妇女的一种角色: ~角儿|生~净末丑。 旦 ☚ 旦部 暨 ☛ 旦dàn甲骨文、金文、小篆都象早晨太阳在云气上升起。小篆简化,把云气写作一横。义即早晨。如:旦暮|枕戈待旦。引申指天,日。如:元旦|旦夕|一旦有事。 旦★常◎常
dàn表意,甲骨文、金文从日,日即太阳,太阳下边是它的影子,小篆从日从一,一象大地之形,隶定为“旦”。(一说甲骨文形声,从日,丁声,后音符讹变为一。)本义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引申为早晨、某一天等,假借为戏曲角色(扮演女性人物)。 【辨析】 以“旦”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dàn:但、担∣dān:担∣dǎn:胆、疸∣tǎn:坦、袒、钽∣dá:妲、怛、笪、靼。旦 (dàn)从日見一上。一,地也。 【按】《説文》:“旦,明也。” 旦 ☚ 末 半 ☛ 0000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