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护

为“九姓铁勒”中的一部。又作乌鹘、乌骨、乌纥等。分东、西两支。东支游牧于色楞格河,西支游牧于吐鲁番以北的天山中。初臣属于突厥汗国。唐朝初期,西支逐渐迁至巴尔喀什湖和锡尔河下游。东支则成为回纥的属部,并融合其中。

乌护

亦称“乌纥”、“乌讙”。古族名。隋唐时原为铁勒西支中一氏族,分布在天山附近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后与附近契苏、纥骨等氏族合称乌护,以后成为回纥的一部分。属回纥的西支。后被并入西突厥。最后隶回纥瀚海都督府。

乌护

乌护

铁勒族的部落之一,为西汉时期乌揭人的后裔。南北朝时,以金山为界,分东西两部,东部乌护被突厥人称为“九姓乌护”,即是高车族的六种之一——护骨氏的后裔,西方史籍又称之为九姓乌古斯(Toguz guz),后为回纥族的主体成分之一。西部乌护游牧于高昌(吐鲁番盆地)以北的天山内外,又被译为乌骨、乌鹘、乌讙。突厥强盛时,臣属于突厥汗国。唐朝初年,又分属于薛延陀汗国和西突厥汗国。唐玄宗统治时期,渐与韦纥相合,统称回纥,统一蒙古高原,建立回纥汗国。此后“乌护”的名称即在汉文史籍上消失,西方史籍则以“九姓乌古斯”来指代回鹘。

☚ 韦纥   阿跌 ☛

乌护

乌护

铁勒部落的名称,其部渊源于秦汉时期的乌揭,原来游牧于阿尔泰山,臣属于匈奴。后扩散至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蒙古高原的一部分称乌护,突厥文《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称乌护或九姓乌护(ToguzUguz);准噶尔盆地的一部分称乌讙、乌鹘、乌骨、乌纥。突厥汗国强盛时,臣属于突厥;突厥汗国分裂后,又分属于东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突厥衰落后,乌护和九姓乌护与袁纥(即“十姓回纥”)融合,组成回纥,成为铁勒族中的强部,终于在唐朝中期建立了回纥汗国。西方历史记载直称回纥为“九姓乌古斯”(Toguz Uguz),实际上是九姓乌护的音变。

☚ 维吾尔族的族源   韦纥 ☛

乌护

即“乌纥”(328页)。

乌护

亦称“乌纥”“乌讙”。古代西域民族。隋唐时原为铁勒西支中一氏族,分布在天山附近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后与附近契苾、纥骨等氏族合称乌护。此后成为回纥的一部分,属回纥的西支。西突厥强盛后,统治其部。唐平西突厥,以其地建瀚海都督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