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托邦社会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托邦社会主义

即“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是拉丁文的音译,意即“没有的地方”。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用“乌托邦”命名自己的理想社会,故人们把“乌托邦”作为“空想”的同义词。

乌托邦社会主义Utopian Socialism

亦称“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早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最早提出于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于19世纪初期发展到顶峰。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对未来社会主义提出了很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理想社会,对启发和提高工人觉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仅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乌托邦社会主义

乌托邦社会主义Utopian Socialism

资本主义生产和阶级斗争尚未充分发展时期产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又称空想社会主义。它从产生到最高的发展,经历了如下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6~17世纪开始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T. 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和T. 康帕内拉(Tommaso Companella,1568~1639)。他们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矛盾,幻想地描绘了消灭剥削制度和实行财产公有的理想国家。莫尔在1516年写成出版的《乌托邦》(Utopia)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并因此而把空想社会主义称为乌托邦社会主义。
第二个时期是在18世纪获得重要发展的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摩莱里(Morelly,1700~1780——生死年月不详,这是传说的大约时间)和G. 马布利(Gabriel Bonnot de Mably,1709~1785)。他们认为,不仅应当消灭阶级特权,而且应当消灭阶级本身。但他们企图通过普遍平均的办法来达这一目的,以致在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
第三个时期是在19世纪初的最高发展时期。这时出现了H.G.R. 圣西门(Henri Claude de Rouvroy Saint-Simon,1760~1825)、C. 傅立叶(Charles Fourier,1772~1837)和R. 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对资本主义作了尖锐的批判,并提出了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的思想,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断言资本主义并非自然的、永恒的制度,而必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同时还对未来社会制度作了天才的具体描绘和猜测,其中包含有许多积极的思想和结论,如提出了要消灭私有制、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生产、生产要以满足需要为目的、劳动将不是沉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以及要消灭三大差别、国家要消亡等观点和猜测。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对启发工人觉悟和推动历史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且成为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但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从唯心史观出发,并未真正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把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和个别天才人物身上,并企图通过宣传、示范来达到目的,因此,他们的社会主义学说不能不含有虚幻和空想的性质,而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它也就愈益失去积极意义和原来的阶级基础,而逐渐蜕变为反动的或保守的社会主义。

☚ 经济浪漫主义   李嘉图学派社会主义者 ☛

乌托邦社会主义

utopian socialis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