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无根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无根藤

药名。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又名无爷藤、无头藤、无娘藤、无根草。为樟科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 的全草。分布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甘、微苦,微寒,有小毒。入肝、肾经。清热解毒,利湿凉血,凉血散瘀。
❶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急性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泄泻,痢疾,白带,咯血,衄血,尿血。煎服:9~15g。
❷治多发性疖肿,湿疹。捣敷或煎水洗。孕妇忌服。不能采用寄生在有毒植物如钩吻、鱼藤、马桑上的无根藤,误用可致中毒。本品含无根藤碱 (Cassyfiline)、无根藤定碱 (Cas-sythidine)、六驳碱等。尚含半乳糖醇。无根藤定碱可有利尿作用,对动物有致惊厥作用,大量可致死。

无根藤

无根藤,又名无头藤,樟科。多年生缠绕纤弱多汁小藤本。无叶,花果期在夏季。药性凉味微苦,具香气。消肿散瘀,化湿利水。主治肾炎水肿、尿道感染、结石、肝炎、感冒发热头痛、多发性疮疖肿痛。其用法是:药用全草。常用0.5—1.5两,水煎服,外用鲜草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产于黎族地区。

无根藤filiform cassytha

Cassytha filiformis L.,樟科,无根藤属。多年生缠绕寄生草本。生于灌木丛中,常为害油茶等寄主。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及浙江等省区;全球其他热带地区也有分布。茎细长线形,黄绿色或绿褐色,以盘状吸根附于寄主吸取养料。叶退化为微小鳞片状。穗状花序;花小,两性;花被裂片6枚,白色,外轮3枚小,内轮3枚较大;能育雄蕊9枚,第1轮花丝花瓣状,其余为线状,第3轮花丝基部有2枚无柄腺体,最内轮为3枚退化雄蕊,花药瓣裂;子房上位,1室。浆果小,球形,有宿存的花被裂片。花果期4~12月。全草药用,有去湿消肿功效。又可做造纸用糊料。

无根藤wúgēnténg

中药名。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无根草。为樟科寄生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 的全草。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甘、微苦, 平, 有小毒。入肝、肾经。清热解毒,化湿利水, 凉血散瘀。治感冒发热、急性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咯血、鼻衄, 煎服: 9 ~ 15 克。治多发性疖肿, 捣烂敷。孕妇忌服。本品含无根藤碱、无根藤定碱、六驳碱等。所含生物碱可致惊厥, 大量可致死。禁采寄生在有毒植物钩吻、鱼藤、马桑上的全草, 防止误用中毒。

无根藤

无根藤

无根藤,又名无爷藤、无头藤、罗网藤、无根草、金丝草。为樟科寄生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的全草。寄生于有毒植物上的无根藤,不入药用。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
本品味甘、微苦、性微寒。有小毒。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感冒发热头痛、肺热咳嗽、肝热目赤、急性黄疸型肝炎、痢疾、咯血、衄血、尿血、肾炎水肿、尿路结石、多发性疖肿、跌打损伤、湿疹、烫伤等证。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可配茵陈、山栀; 痢疾,可配叶下珠、铁苋菜;肾炎水肿,可配白茅根、萹蓄草、车前子;尿路结石,可配连钱草、海金沙。用治多发性疖肿、跌打损伤,以鲜品捣敷;湿疹、皮肤瘙痒,煎水洗;汤火烫伤,干品研末油调外涂。煎服,10~15g;鲜品,30~60g。孕妇忌服。
实验研究: 无根藤鲜茎含无根藤碱、无根藤定碱、六驳碱等生物碱,尚含半乳糖醇。
无根藤定碱可能有利尿作用,对动物有致惊厥作用,大量可致死。

☚ 小飞蓬   天青地白 ☛
000021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