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番茄链格孢菌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番茄链格孢菌病 贮藏期间,番茄果实上由链格孢菌引起的病害有3种:早疫病、丁斑病、假黑斑病。通常危害轻,但如贮运不善,番茄遭冷害,病果便大量增加。 1.症状 熟果上病斑褐色,淡褐色,近圆形至不正形,有时略具同心轮纹,常从有“V”字形病痕的果蒂处发生,腐烂虽深入果肉,使之变黑,但通常不严重腐败,除非番茄受冷害、日灼、脐腐等损伤;未熟绿果被害一般自花萼附近开始,病果易开裂,病部发硬。早疫病在田间还危害叶片,引起近圆形轮纹斑,严重时大量叶片早枯。各部位的病斑上均生黑色霉状物(病原菌)。 2.病原 病原是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的链格孢菌,学名为Alternaria solani(Ell.et Mart.)Jones.et Grout。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圆筒形,有1~7个膈膜,黄褐色,分生孢子梗顶端单生或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棍棒状,黄褐色,具纵横膈膜。分生孢子顶端有细长的喙状细胞称为嘴胞,嘴胞无色或淡褐色,有数个横膈膜。 3.侵染途径 (1)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体遗留于栽培地越冬。 (2)在室温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17个月左右,所以病菌也可附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3)病菌借助气流或流动水传播,由皮孔、气孔或表皮直接侵染。温湿度适宜,病菌侵入寄主组织的潜育期只有2~3d,形成病斑以后3~4d病部就能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扩大危害。 4.发病条件 (1)早疫病在温度21~26℃时腐烂较快,在15.6℃下推迟成熟,发展较慢,但在低温下贮藏较长时间,甚至在2℃时病菌也能缓慢生长,并逐渐引起腐烂。锈斑病在24~26℃时发生较多。 (2)植株衰弱发病多,果实受伤也增多。伤害、冷害明显增加贮运期间链格孢菌病的发病率。 5.防治方法 (1)对质量较好的番茄果实,如能进行适当处理,譬如在15.6~21.1℃下迅速催熟,可防治贮运中早疫病。 (2)防止冷害和延迟成熟。采收时防止伤果,发现灼伤、脐腐和裂果在包装时剔除。 (3)自衰老植株上采收的果实,不宜长距离装运。如温度低于15.6℃时不宜采收晚秋植株的果实入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