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无机尘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无机尘肺

无机尘肺

无机尘肺是指各种无机粉尘引起的肺纤维变,占所有尘肺(包括有机尘肺)的绝大多数,其中以矽尘肺尤为普遍重要。一般说,粉尘的化学性质,如二氧化矽是游离还是结合状态; 粉尘的物理性质,如含矽量多少,浓度和分散度的高低; 接触粉尘的时间久暂等,都会影响肺部纤维化的演变及其相应的X线表现。无机尘肺的主要X线表现为结节和网织(简称网)两种阴影所组成。有人主张按结节和网的比率不同,将尘肺分为结节型、混合型和间质型三种。结节型也称结节网型是以结节为主,网为次的,可用矽肺为代表;混合型则结节与网大致相等,可用煤矽肺为代表;间质型也称网结节型是以网为主、结节为次的,可用石棉肺为代表。这三方面的尘肺不仅多见,而且各自的表现基本上可以概括一切无机尘肺。
矽肺 矽肺是接触游离二氧化矽所引起。其主要X线表现为结节合并网和大块纤维阴影。矽结节是矽肺的特有病变,它是由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所组成,纤维成层而呈旋涡样或同心圆样紧密排列,因此其密度较高,边界清楚,有时相当锐利。结节的形态明确,多半呈圆形或类圆形,在国际上称圆形小阴影。其大小用字母p、q、r来区分: p直径达1.5mm或以下; q直径超过1.5mm达3mm;r直径超过3mm达10mm。矽肺的结节多半属于q级,常成簇地出现于中、下肺野,尤以右侧为甚。随着病变的发展,结节越来越大和越多,可以均匀弥漫地分布到全肺。但矽结节不一定都那么典型,因为在矽肺早期,结节的形态不太明确,其密度低而不匀,呈细小的斑点,常见于微细的肺纹理交叉附近; 而且如粉尘中含矽量较少时,则结节小而密度低,形态不整,边界也较模糊。一般的矽结节是在网的背景上出现的,故称结节合网。网的病理基础是肺间质纤维变,是沿着肺血管、支气管、淋巴管、小叶、腺泡以及肺泡间隔周围发展,状如索条,并相互纠结和交织成网状分布。小泡性肺气肿及其周围受挤压的肺组织也参与网的形成。网分网格和网眼; 网格密度高; 网眼常为小泡性肺气肿所构成,故密度甚低,形成所谓“白圈黑点”影象,这一影象在矽肺并不显著,尤其至后期时,网影可逐渐减少,甚至不见。另外间质纤维变还可以表现为线状致密阴影,称间隔线。间隔线一般有三种形态: 一种为从肺门区向外延伸的长线,可达5~6cm,不分叉,不同于肺纹理的走向,称Kerley A线; 一种多见于肋膈角之上的基底部,呈水平方向的横线,长约1~2cm,同侧胸壁垂直,称Kerley B线,一种为相互交织呈鱼网状的线,称Kerley C线,一般以B线较为明显。
大块纤维又称融合病灶,在国际上称大块阴影。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由密集的结节和增生的间质纤维相互融合而成。在大块纤维的形态方面,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所谓“八”字型,病变呈长条状,见于两肺上方相当对称。融合条同后肋垂直,不受叶间裂的限制,外不靠胸壁,内不连肺门,这是因为有肺气肿相隔之故。大块纤维的另一种形态是圆形或类圆形团块,可以单发或多发。无论是长条状或团块状,它们都有这样发展趋向,就是继续融合,可使大块越来越大;纤维组织收缩,可使大块缩小,而其密度则增高,大块的一部分可由于周围组织粘连被牵拉而使伸出,状如伪足,称“伪足征”,牵拉还可使大块纤维移动位置,大多移向中线,可靠近纵隔或肺门,外缘呈弧形,边界清楚(X片-31)。
矽肺的次要X线表现为肺门、肺纹理、胸膜的改变,以及并发症等。肺门的改变,通常表现为肺门阴影的增密与增大,由于含尘细胞在肺门淋巴结内堆积和崩解,引起纤维增生所致。另外,由于增生的纤维组织牵拉肺门大血管,可使肺门结构紊乱,轮廓不清。若对右肺下动脉进行观察,可见其边界不整,同心脏右缘间隙变模糊及其分支变形等。纤维变的淋巴结可以发生玻璃样变,继而发生坏死和钙化,钙盐沉积于淋巴结包膜下,状似蛋壳,称为蛋壳样钙化,在矽肺的出现率约为4~5%,在有色金属矿工矽肺中可高达20~40%,是矽肺的特征之一。肺纹理的改变也是由于间质纤维增生,表现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变形、中断或断续呈串珠状、移位甚至消失等。胸膜的纤维增生则表现为肥厚与粘连,可发生于胸膜的任何部位。
矽肺并发症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 肺气肿: 在矽肺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尚未纤维变的残余肺组织发生形式不一的肺气肿。中期矽肺常发生轻度小泡性肺气肿,即“白圈黑点”现象。晚期矽肺常发生大泡性肺气肿,多见于两肺下部,使膈的位置降低,大块纤维周围也可见到。胸膜下大泡如破入胸腔,可引起气胸,多见于晚期矽肺。
(2) 肺原性心脏病: 由于矽肺的纤维变广泛地破坏肺内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随之增高,使右心室发生代偿性肥大,其表现为心尖上翘、心前区隆起和肺动脉部凸出。有时由于上述严重肺气肿存在,可使整个心影相对地缩小,呈现为滴状心,心尖部向右旋转,同膈的接触面减少,甚至脱离膈面。
(3) 肺结核: 矽肺患者极易并发肺结核,矽肺越严重,肺结核的并发率也越高。矽肺结核发展快,常在结节之间和大块纤维病灶内发生干酪坏死,并易形成空洞。空洞一般较大而不规则,壁的厚薄不匀,内面凹凸不平。结核还引起纤维组织增生,更加重了肺内纤维化过程。另外矽肺结核胸膜炎也较单纯矽肺明显得多。胸膜可以十分肥厚,其程度同该侧结核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在侧壁的胸膜炎可呈喇叭状,其基底部紧挨胸壁,尖端指向肺门。肥厚的胸膜下一般有空洞存在,须照体层相才能显示。
煤矽肺 煤矽肺是由煤和矽(游离二氧化矽)两种混合的粉尘引起的尘肺,发生于煤矿工人,是典型的混合性尘肺。单纯煤尘对肺组织的刺激性很小,少量并不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当大量沉积时则可引起肺间质纤维变,但一般不严重,且以网织纤维增生为主。在呼吸细支气管周围可见网织纤维的结节状增生,称为煤斑,多半以p型为主,密度较低,边界模糊,形态多不整齐,略呈星芒状。由煤和矽的混合粉尘所引起的煤矽肺,其病变的轻重程度主要决定于粉尘中矽的含量。一般而论,煤矽肺结节大小不等,p型多半是煤斑;q型则与矽尘有关,密度高,边界也较清楚。由于肺间质的弥漫性纤维变,加上小动脉硬化,煤矽肺的网影比较显著。结节或煤斑周围的肺野通常不象矽肺那样相对地清晰,血管周围的网影呈绒毛样,形成绒毛样肺纹理。煤矽肺经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其小叶中心性肺气肿,也即小泡性肺气肿比较严重,因而其网影呈蜂窝状,加深了“白圈黑点”影象,并比矽肺多见、明显。单纯煤肺很少见到大块纤维。煤矽肺同矽肺基本一致,典型的“八”字型较少,常呈不规则的团块。所谓Caplan综合征,指的是多发的圆形块状病灶,大小从0.5~5cm。它同大块纤维的不同点是发展快,往往成堆出现,可以在短期内增多或减少,也可以经久不变,还可以钙化或消失,患者中约50%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煤矽肺的肺门、肺纹理和胸膜改变以及各种并发症与矽肺基本类似。如前面所提,其慢性支气管炎则较矽肺为重。
石棉肺 石棉是结合状态的二氧化矽,是矽酸盐的一种,在工业上用途甚广。发生石棉肺的工种包括开采、选矿、纺棉等;周围的人群甚至在家纺棉的家属也能发生。石棉肺的X线表现以间质纤维变为主,一般先从两下肺开始,因为石棉粉尘随空气吸入肺部后,首先多沉积于两下肺的呼吸细支气管内,在这里粉尘刺激局部组织,导致慢性炎症反应。一部分粉尘进入肺泡,再穿入肺间质,使肺泡间隔和支气管周围等部位发生广泛的纤维变。增生的结缔组织相互纠结和交织而呈索条状和网状分布,常被描述为线样、网络、蜂窝或瘢痕样等,在国际上称不整形小阴影,用字母s、t、u来区分粗细。这些阴影逐渐遍及全肺野,使肺野有磨玻璃感,很象盖了一层面纱,在儿童患者尤为明显。通常能见到间隔线,主要是KerleyB线。肺内还可以看到近似结节的阴影,其实不是结节,而是较细的纤维颗粒,其分布无规律。石棉肺的病变也可以融合,这是由于结缔组织不断增生,肺泡可被充塞而变为实性。这样融合的大阴影边界模糊,称(id)型,常出现于两肺基底部,与矽肺或煤矽肺的大块纤维不同。石棉肺的肺门改变不大,因为石棉纤维太长,被巨噬细胞吞噬的机会少,进入淋巴管者更少,因此肺门淋巴结很少发生纤维变。肺纹理则增强,后期可以极度扭曲变形,是肺血管和支气管周围纤维变的结果。胸膜在石棉肺极易受侵犯,这同石棉尘呈长条形的特性有关。它穿破肺泡壁,再通过脏层胸膜而达壁层,引起严重的纤维变,多见于侧胸壁、心包膜面和横膈面。一般以增厚开始,继而发生粘连,还可见到胸膜斑,后者多半同后肋缘平行,呈线条状。胸膜增厚和胸膜斑在晚期都可以钙化,也呈线条状或杯状,可较局限,也可很为广泛,并包裹全胸,而且往往双侧对称地出现。综上所述,石棉肺的X线表现可以总结为“石棉肺三征”: 胸膜增厚; 胸膜钙化; 肺间质纤维变。所谓“蓬发状心影”,一般认为心包膜同胸膜壁层的严重粘连所致。
石棉肺的常见并发症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以及胸膜间皮细胞瘤等。其中以间皮细胞瘤最重要,在接触石棉人群中的发病率较一般人高出10倍以上,值得重视。

☚ 肺部转移瘤   有机尘肺 ☛
000069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