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无头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无头疽

病名。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酿成。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黯。病程多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等;外用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多种病证。详见各该条。

无头疽

是一种初起无头,发于骨骼肌肉深部的脓肿。特点是白色漫肿,或不红不热,或微红发热,疼痛剧烈。难消、难溃、难以敛口。随处可发,但多在胁助四肢部分的深部。如胁疽、肋疽,易伤骨膜。在四肢处的如附骨疽、股间疽; 发生于关节处的如疵疽、踝疽等,均为无头疽。其它如流注、流痰也都属于无头疽的范畴。因其性质不同而另行分类。

无头疽

病名。初起无头,发于筋骨及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其特点为病程长,病位深,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难消难溃,溃后稀脓淋漓不断,不易收口,甚则伤筋烂骨。发于胁肋的称“胁肋疽”、“渊疽”,发于四肢骨骼的称“附骨疽”、“流痰”,生于关节的称“足踝疽”、“环跳疽”等。多由毒邪深陷,寒痰凝聚、气血不通而成。治宜温经散寒,活血消肿。

无头疽wútóujū

病名。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多因毒邪深陷, 寒凝气滞而成。患部漫肿无头, 皮色晦暗, 病程缠绵, 甚者伤筋烂骨, 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内服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等, 外用阳和解凝膏、冲和膏( 《医宗金鉴》: 紫荆皮、独活、白芷、赤芍、石菖蒲)等。本病包括附骨疽、流痰等多种病症。详各条。

无头疽

无头疽

初起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发于深肌和筋骨的疽,称为无头疽。它具有病程长,病位深,初起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微热,痠多痛少,难消、难溃、难敛的特点,属疮疡的阴证。发无定处,有发于胁肋的,如胁疽、渊疽、肋疽等,易伤内膜或肋骨;有发于四肢,多在长管骨与关节,如附骨疽、流痰等,易伤筋骨。亦有生于腕关节的兑疽,生于踝关节的外踝疽、内踝疽,生于股间的股阴疽,最易造成畸形。本病多由寒邪凝滞,气血不通,经络阻塞而致,治宜温经散寒、活血消肿,用阳和汤。脓成宜温阳托毒,用神功内托散。外治,初起宜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用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若溃后甚难愈合,多形成瘘管,处理参见“瘘”条。

☚ 内陷   附骨疽 ☛

无头疽wú tóu jū

deep abscess; gangren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