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方东美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方东美1899—1977安徽桐城人 方东美
方东美
方东美1899—1976中国现代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名珣,字东美,曾用笔名东英。安徽桐城人。幼读经书。1918年入金陵大学哲学系。1919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并出版译作《实验主义》。1921年赴美留学,1922年获威斯康辛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在武昌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学校、中央大学等校任教。1933年出版《生命情调与美感》。1937年发表《哲学三慧》,出版《科学哲学与人生》,并在南京中央广播电台播讲《中国人生哲学精义》,激励全国人民抗战救国的精神。1948年去台北任台湾大学教授。1957年发表英文版《中国人生哲学》。1959年后先后任美国南达科大、密苏里等大学访问教授。1976年著成英文本《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同年病逝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有《方东美先生全集》。方东美将中国的传统形上学(主要指以“易”为主的本体论)与现代西方柏格森、怀德海诸说融汇贯通,他的哲学、伦理学统摄百家,自成一系。其精神可以用“生生之德”概括,是一种生命哲学。认为哲学的任务就在贯通宇宙万物,使人的生命升入精神的“神性”境界。儒家哲学富于生命创造,阳刚劲健,生机漫游而又广大和谐,体现着饱满酣畅的生命情调与精神,这种精神便是“生生之德”。现代中国人应振作生生的精神,激发生命潜力,开出民族文化的新天地。认为道德是生命的本质,也是生命价值的具体表现,“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而生活——那是任何野蛮动物都能作到的,我们是要不断地提高生命意义,增进生命价值,再接再厉,以止于至善,我们是为了实现最高的价值而生活。”(《中国人生哲学》)孔子的“忠恕”、老子的“慈惠”、墨子的“爱利”,名称不同,实质一样,都是中国人在道德上一贯的精神,“他们真是我们民族的道德发言人,他们一直不停的在精神上指导我们,现在轮到我们接下这火炬,来照耀中国的未来,乃至于世界的未来了。”(同上) 方东美 方东美1899~1977名珣,又名逊,字德怀。枞阳杨湾乡人。幼失父母,靠兄方琛抚养成人。童年酷嗜庄子书,16岁桐城中学毕业,继考入金陵大学攻读哲学。在校参加“少年中国学会”,主编会刊《少年世界》。发起成立“中国哲学社”,任社长。1921年留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以《柏格森人生哲学述评》论文获硕士学位。继而转入俄亥俄州立大学,业师莱森,研究黑格尔哲学,完成博士论文《英美新实在论之比较研究》。1924年夏回国,先后在武昌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随中央大学入川,任哲学研究所导师。1944年被推选为中国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1946年随中央大学返回南京,在该校任教直至去台湾。1961年应邀访问美国,先后任南达柯州立大学、密苏里大学、密执安大学、俄亥俄奥柏林学院访问教授。1964年参加东西方哲学家会议,其论文《中国形上学中之世界与个人》受到高度评价。从1967年起,在台湾大学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魏晋三玄及隋唐大乘佛学》、《科学哲学与宗教》、《中国大乘佛学》。其认为中国哲学思想传统有四大主潮,即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宋明理学,皆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三大通性:旁通统贯或称一以贯之;不拘于知识而重知识成智慧;人格的超升。中国哲学的价值乃在于它沉淀了中国人的生命精神,而启迪人们不断提升生命价值,以求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即是从事哲学研究的价值。他认为佛洛依德前后那些重在揭示人的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学均忽视了人的生命精神的力量与作用,他把自己不断提升生命价值的学说叫做“高度心理学”。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被认为是港台地区现代新儒家主要代表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主要著作有《华严宗哲学》、《哲学三慧》、《科学哲学与人生》、《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生生三德》、《新儒家哲学十八讲》、《中国哲学之通性与特点》、《原始儒家思想之因袭及创造》、《方东美先生演讲集》、《坚白精舍诗集》等。 ☚ 施普 李则纲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